《我亲爱的朋友们》——向死而生,夕阳也足够灿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我亲爱的朋友们》(Dear My Friends)是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部韩剧,短短16集,我分了三四个月才看完。为什么呢?因为每次看完一集都要缓很久。

之所以要缓很久,倒不是因为虐心,而是因为有太多的感动让人思考。

这部韩剧讲的,是女主角 阿莞视角下的一群老人 ,他们有九十多岁还在做农活的 双芬外婆 、有丈夫出轨独自抚养女儿的 兰熙妈妈 、有为环游世界辛苦一辈子的 晶雅阿姨 、有一直像个孩子的 喜慈阿姨 ,还有严肃的 忠楠阿姨 、感性的 英媛阿姨 、风趣的 成才叔 、古板的 石均叔 ......

这群性格各异的老人,在漫漫人生路的最后一程,没有风烛残年的凄凉,有的是相伴一生的友情和温暖。 感谢有你,在我变老变丑的时候,还陪在身边。

这部电视剧在豆瓣拿了9.5的高分,因为它真实而伟大。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喜慈阿姨想各种办法求死而不得的情节。喜慈是孤独的,丈夫去世后,她不会换灯泡、不敢在卧室睡,甚至不愿意自己做一顿饭。

可她却 不愿意去打扰儿女们的生活 ,宁愿自己蜷缩在客厅的地上安静地睡着,被玻璃扎伤也只是向朋友求助。到了后来老年痴呆症越来越重,也不忍心看小儿子为自己操劳,甘心搬去狭小如牢笼的疗养院。

兰熙妈妈是直爽执着的女强人,丈夫出轨早故,自己经营餐馆,养活近四十岁还没成家的阿莞、九十多岁的父母和腿有残疾的弟弟。

直到后来遇到了小自己十多岁的吉他男,戴着眼镜礼貌干净,她的生活仿佛多了几分光彩。 可是命运呐,它总是不够友好 ,兰熙被发现患了癌症,有扩散。有害怕、有不甘,更多的是舍不得,但是兰熙在第一时间连夜打电话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

这群老人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这种友情让我羡慕。

晶雅阿姨和喜慈阿姨,一个乐观开朗,一个敏感善良,截然不同的性格却有着最为深挚的友谊。

开车在路上撞了东西,两个老人吓得逃离了现场。可是架不住良心和正义的折磨,相约去自首,“明天我们一起去,像以前一样”,就像每一次一起外出,我们约好了不分开。

喜慈情感丰富,总是因为小事和晶雅生气,半夜三点还在打电话向对方质问。晶雅说,“你还生气吗?别生气了,明天我去看你”。

最常见的,是喜慈随身带着糖,拿出来剥好了之后,第一个就是往晶雅嘴里喂,“吃点糖吧,年纪大了容易低血糖”。

喜慈送的那件风衣,是晶雅最常穿的衣服。

这样的友情,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无知小孩儿,到经历人生风雨几十载的老者,怕是早就变成亲情了吧。

石均叔大概是整个剧里成长最大的角色。

在过去几十年里,男权思想严重的石均叔曾是所有人都讨厌的那类人: 自私 ,只顾着自己家人,从来不为妻儿考虑; 吝啬 ,妻子多吃一碗饭就会受到指责; 冷漠 ,不会安慰只会挖苦。

在晶雅阿姨受够了这种生活搬出去之后,石均才慢慢懂得了怎么做一个丈夫、一个朋友。他慢慢学会了做饭,收敛了脾气,懂得了感恩,嘴里念叨的,都是“顺英她妈”。

分离让他懂得自己曾经被爱,让他学会反省,让他转变了大男子思想。 爱让人成长,让人宽容 。

阿莞的爱情贯穿全剧,深爱的延河因为车祸不能站立,舅舅又是因为腿残疾给家人带来了很大负担。兰熙妈妈说:有两种男人绝对不能找——有妇之夫和残疾人。阿莞的爱情在纠结痛苦中坚韧地生长着,但是为了照顾患癌的妈妈,不得不向命运妥协,和延河说再见。

可是阿莞也是被妈妈爱着的啊,兰熙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退让放手,为阿莞买机票,鼓励阿莞去找延河。我为你担心,可我更怕你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