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审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15
  题目给出了一个思维的领域和想象的空间而没有命题,让考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展示写作的能力与才华。这种命题方式在湖北卷已经渐渐形成优良传统。考生少了审题的风险,可以快乐地伸展纸笔,考察对象直指写作能力。  要写好此题却不易,需要考生思维能力与文学修养相互配合。“幻想”悄然联系着理性与逻辑,但更是人类向往未来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充满着诗情画意。所以,这个题目给考生创造的又是一个审美空间,考生可以用美丽的词藻描写人类所创造的许多奇迹,尽情抒发人类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从文体的角度看,散文诗应是很好的选择,文学修养好词汇丰富的考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  而且,题干举例皆是小说,如果有考生有能力因此而论证幻想小说的独特魅力,应该算是别辟蹊径,可能独擅胜场。  此题联系到的热门话题——上海世博会,是所有高中老师和高中生都关注到的热点,因此写来不会缺乏材料,更不会无话可说,故得基本分容易。但是今年作文题要得高分也不容易,幻想、想像力、现实、愿望、求知等等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在这些材料中得出新颖而有意义的结论,也是不太容易的。因此今年作文题的立意非常重要。  此题体裁好把握,可以写成抒情散文,结合想象变成现实的主题,可以纵横捭阖,自由驰骋。能否得高分关键在于主题是否鲜明,当然还考察是否思绪开阔,文笔是否优美等;还可以写成议论文。考生可就幻想与现实,创新与求知,愿望与脚踏实地等进行议论;还可以写成诗歌。诗歌就应该要有想象力,幻想正是人类最好的想象力。  和历年来的作文命题一样,今年的命题方向仍然没有脱离“八股文”的窠臼,甚至与新课改的精神不相吻合。因为新课改强调的是,“写作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但这个命题并没有扣紧这一点。  古代的“八股文”命题,是代圣人立言,即从圣人的经典里撷取一句话,让考生去阐释。而我们的作文命题,同样没有脱离这个模式,让考生去阐释一个社会已经公认、尽人皆知的常理,这就类似于代圣人立言,是空对空的作文。材料虽然提到了“世博”,但其目的并不是引导考生去关注这一现实,而是做为一个幻想变成现实的例子。  再看看过去的科举考试,除了考“八股文”之外,也还有考“策论”的部分,这部分是引导考生关注国计民生的大事,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苏轼的《教战守策》一文,就是他参加考试时写的一篇有关国防问题的“策论”。同样,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结合这些现实给予引导,比方说,针对矿难频发现象,可以引导考生写“矿难频发之我见”;针对教育减负问题,可以写“‘负’为什么减不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并提出个人看法,虽然个人观点会或深或浅,但命题应该有一种导向。
第2个回答  2016-06-20
1、湖南省2015年高考作文题
  有
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
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含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
播到世界各地。(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仍然延续了材料作文形式,具开放性,立意角度颇多,考生有话可说。
  ①大树没腿、没翅膀,最终到各地旅行,说明人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奋斗的目标,就能创造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②大树得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得力于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提供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所谓君子情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③大树没腿、没翅膀,能周游世界,说明人生处世应“善假于物”。
  ④大树向往旅行,但拜托飞禽、走兽都被拒绝,它不放弃,决定自己想办法,并最终实现初衷。这说明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3个回答  2016-06-15
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