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2
知道错了也知道改了难道这不是一种善良吗
第2个回答  2023-03-11

意思是:做人不注重于没有过失,可是注重在能够改过。

出自《教条示龙场诸生》,选自明代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

原句是:“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节选原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

译文:

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不注重于没有过失,可是注重在能够改过。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吗?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吗?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能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

扩展资料

《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是王守仁在龙冈书院期间,专门为教育他收授的诸生而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所言主题突出,结构清晰,以小搏大,看法独特。所说的“立志、助学、改过、责善”四事,既是讲学习的道理,又是讲做人的道理;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启发性;既是学习上的修养要领,也是道德上的修养原则。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留有三本传世之作《传习录》、《阳明全书》(即《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门人所辑)、 《大学问》。《大学问》被认为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著作,阳明学在现代中国仍有广泛影响。

蒋中正也是王阳明学说的信徒,并因此将台北草山改名为阳明山。阳明学逐渐演化成了七个流派:江右学派,南中王门学派,粤闽王门学派,北方王门学派,楚中王门学派,浙中王门学派(左派),阴阳左派(泰州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条示龙场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