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一起来看看元素周期表知识,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元素周期表知识 1

  主族元素的判断方法:符合下列情况的均是主族元素

  1.有1~3个电子层的元素(除去He、Ne、Ar);

  2.次外层有2个或8个电子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3.最外层电子多于2个的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4.全部非金属元素。

  离子半径的比较: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离子半径减小。

  2.同一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即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如;

  3.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如。

  同一主族的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下列规律:

  1.同为IA、IIA的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2.若为IIIA、VIIA的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下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例如:Na和K原子序数相差8,而Cl和Br原子序数相差18。

  同一周期中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有下列规律:

  若为IA、IIA族元素或IIIA、VIIA族元素,只差1,若为IIA、IIIA族元素,则可能相差1(二、三周期)或1+10即11(四、五周期)或差1+10+14即25(六、七周期)。总之,左右相邻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两元素之间的过渡元素种类数”。

  几种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

  (3)质子数=原子序数

  (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注意: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

  元素周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

  单质质量最轻的元素:H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H

  最不活泼的元素:He

  最轻的金属单质:Li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含H质量分数最高的气态氢化物:CH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其次是Si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其次是Fe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Cs(不考虑Fr)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HClO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CsOH(不考虑FrOH)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元素周期表知识 2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