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日吞158万个塑料微粒:这么多塑料下肚,会有害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近日有新闻报道,纽约大学研究发现, 婴儿大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 ,引发了大家对使用塑料制品的担忧。

其实早在2020年就有研究推算过,婴儿吮吸奶瓶每天会吞下158万个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塑料纤维,或者塑料薄膜。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体内。

这些微塑料到达人体肠胃后,无法溶解于胃酸,不能被消化。

其中一部排出体外,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永远留存在我们体内。

01

认识塑料标识,减少有害风险!

认识塑料标识,能在我们与塑料之间建立一个保护盾,减少我们接触塑料有毒物的几率。

塑料标识在塑料产品的底部, 是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三角形内有一个数字。

数字从1到7,代表不同安全级别。

这些标识是由美国塑料工业协会在1988年制定的,用来帮助民众区分不同的塑料类型。

现在我们国内的塑料制品,也是采用了这套编号。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辨别, 局长整理了常见的塑料编号及其常见产品和特性 ,信息量比较大,大家一次消化不完可以收藏备用。

编号数字7的塑料制品,是把前6种材料以外的其他塑料都被归在了这一类。

使用这类塑料最大的风险就是,你不知道这种塑料究竟是什么。

但也不是说“7”类塑料就一定不安全,比如,近年来被证实比较安全的材质tritan就属于这个“其他类”。

总结:

0 2

微塑料究竟在哪里?

1、矿水泉瓶、饮料瓶

常见的矿泉水瓶、饮料瓶,瓶身多采用PET(聚酯)材质,不能 长期 循环使用,不能长时间在太阳下 暴晒 ,更不能 装热水 ,否则可能释放出有毒物质。

2、塑料奶瓶 、水杯

奶瓶水杯主要由PP (聚丙烯),PES (聚醚砜),PPSU (聚苯砜)材料制成的。

相比PP材质,PPSU材质的奶瓶材质,更耐高温,而PES材质次之。

无论使用哪种材质的奶瓶,安全起见,妈妈们可以 先在玻璃容器内冲泡好配方奶粉,并在冷却后倒入塑料奶瓶当中 ,以减少奶瓶因晃动和高温释放有毒物质的风险。

3、保鲜膜

市面上的保鲜膜有四种材质制成的,它们分别是含大量塑化剂的PVC(聚氯乙烯),常温下相对稳定的LDPE(聚乙烯),以及能耐高温的PVDC 和PMP 。

购买时选择 LDPE(聚乙烯)、PVDC、PMP 材质的保鲜膜,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虽然部分保鲜膜号称能放进微波炉使用,但无论哪一种材质的保鲜膜,在加热时都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此应避免将保鲜膜放进微波炉中或者用其他方式加热。

4、食品盒

部分塑料食品盒,标注能放进微波炉,它们真的能安全地被加热吗?

其实标有"微波炉适用"的塑料盒,之所以被认为“微波炉适用”,是 因为它们使用的材质耐热性好,加热不容易变形,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容器加热食物对 健康 无碍。

保险起见,仍然建议大家 使用微波炉专用玻璃容器加热食物

5、一次性水杯

去年11月,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在15分钟内会向饮料中释放大约25,000个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颗粒。

6、各种塑料玩具、文具、鞋等儿童用品

由于产品特性,这些用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化学成分,如邻苯二甲酸酯用于软化。

我们时常看到这种新闻:某进口玩具增塑剂超标766倍!

某品牌童鞋被检出增塑剂超标!

为孩子购买玩具或其他儿童用品时, 要注意检查玩具标签 ,确保产品不含PVC。

0 3

每周吃掉一张信用卡?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发布了报告称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包括在水循环中,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使用以上产品,也不可避免会吃进微塑料。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周仅仅通过饮用水,就可能摄入多达 1796个塑料微粒 ,按重量算, 等同于一张信用卡。

吃掉那么多微塑料,会有什么伤害吗?不清楚!

微塑料在理论上确实可能会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体”,但很可惜,现在国际上的研究都还无法确定微塑料对人体 健康 有没有危害、有什么危害。

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中的微塑料》报告给出了推论:

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环境中摄入微塑料和其他颗粒,但没有相关的 健康 影响迹象。

看到这个推论,你是否会比较安心了呢?

塑料的出现,给现代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塑料制品轻便、耐摔,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自然而然也承受着环境改变带来的风险,这是人类 社会 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

接受改变不了的现实,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自己和家人的 健康 足矣。

今天的妈妈调查局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

希望看了这篇内容后,大家放下心中的恐惧,正确选购及使用塑料用品~

- 作者简介 -

本文由妈妈网独家专栏「妈妈调查局」特约供稿,版权归妈妈网所有,如果想转载,请联系我们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