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智慧:得失随意,爱恨随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佛说:“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人们常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得失失就是人生的平衡木。

人的一生中,得与失是平衡的,在此处得到就会在彼处失去,永远的得而没有失是不可能的,永远的失而没有得同样是不可能。

人活着,要以好的心态面对得与失。

大千世界,得与失就像各置于天枰两端托盘中的物品,如一旦取出一端的物品,另一端就会下坠。得失相依,逢多必少,这就是生活的原本。

人生也是如此,当你认为得到时,可能你正在失去其他东西,当你觉得失去时,或许你已经得到另一些东西。

得与失,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没有一种选择是十全十美的,当然也没有一次决定是万无一失的。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01、得到,未必是福

当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时,每个人都期望得到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或者是拥有更多的权与利;再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尊严等等。

得到真的是福吗?

 

其实未必,得到有时不仅不是福,反而还会是祸。

人,有时就像下面这个故事里的猴子: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能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

但我们有时候也和猴子一样,为了得到一些而失去更多:为了得到职务而奴颜媚骨,失去了尊严;为了得到金钱而劳神伤身,失去了健康;为了成就事业而无暇顾家,失去了亲情……

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与失是人生不能回避的轮回定律。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得到,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承受多少,当你内心承载太多,往往会让你得不偿失。

我的朋友优优,是一个很努力的女孩。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什么年龄买房,什么年龄买车等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她拼命工作。

上班时,她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常常不吃正餐用泡面或面包这些速食充饥。晚上回到家,为了赶时间去参加培训班,也是在路边随便买个吃的边走边吃,一到家就开始在网上参加各种培训,一直忙到12点。

一次我们聊天时,她说到她的作息时间表,我听完后感到很惊讶,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她的时间安排的很满,连一分钟的休息时间都没有。

我对她说:“我知道你很努力是为了更快成功,但你这样透支身体去工作,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的身体就像机器一样,它也需要休息,不能一刻不停的工作。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身体好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工作。 ”

她说:“我也知道,有时也会觉得身体很累,吃不消,就想着这样能距离目标更快点,坚持一下就好了。”事实证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很快成为了公司的主管,待遇工资都翻了一番。

加上吃的不健康,好景不长,我们聊完的两个月后,我突然收到她住院的消息,原来她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得了很严重的胃病,需要住院调理一段时间。

生活中像优优这样的人很多,为了得到更多的工作业绩,便不顾自己身体的健康无休止的加班熬夜;为了多签几单,不顾自己的生命拼命在酒桌上喝酒。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为了美好生活努力没错,但努力得到的时候也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

人生拥有太多未必是好事。

人生在世,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太执念于得到,反而苦了自己。

02、失去,未必是祸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有些人因为创业失败跳楼轻生;有些人因为分手整日忧心忡忡;有些人因为被骗精神失常。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太执着于失去,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失去,上天是公平的,会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有时, “舍”比“得”更让人快乐 !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   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这就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典故。

失去,未必是祸,失去一份感情,会让你遇见新的感情;失去一份安逸,会让你重新燃起斗志;失去一份物质,会让你看清谁是真心。

不必太在意失去,有时失去也是另一种获得。

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到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丰硕的金秋。

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03、看淡得失,笑对人生

 

有人说: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就不可能拒绝暮鼓。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人之所以痛苦、烦恼,都是因为看不开、太计较得失。

人活一辈子,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其让自己每天活在惶恐,患得患失之中,还不如看淡得失,笑对人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活出生命的精彩。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遂,得与失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和不断失去的过程,我们应该 淡然处之,得失随缘,随遇而安 。

不必太在意得失,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时莫强求 。

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人生才会过得简单快乐。

孔子家语里记录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楚王和随从们一起出游,遗失了他的手弓。如果遗失的是一般的弓那倒也无所谓了,关键是这张弓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的,也是楚王最喜欢的弓,下面的人很恐慌,打算把方圆五公里的人家都搜查一遍。

楚王却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

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

“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

人活一世,有得就有失,得与失,只是相对而言。

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觉得失去时,也许正在得到。

凡事看淡一点,想开一些,一切随缘,随心。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

 

 

孟子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你选择了夏日的灿烂,也就要失去秋日的浪漫;当你选择背起重重的行囊,也就要承受得起背井离乡的惆怅。甜蜜也好,忧愁也罢,当我们做出了取与舍的决定之后,要承受得起随之而来的那份得与失,它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人生的路还很长,不在于一得一失之间定输赢,只要你坚信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一时的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个人的一生不会经历一点挫折和磨难,不面对得得失失,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

得失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看破,它就如太阳每天会升起会落下一样平常。

人生,其实无所谓失去,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所有得到的东西,终有一天都要放手,会失去。

 

得与失就如花开花谢,四时更替,该走的谁也无法挽留,该来的谁也阻止不了。

失去的就勇敢放手,你再不甘心,它也不可能回来了;得到时就好好爱惜,当它走的时候,你才不会追悔莫及。

最怕的是我们每天活在得与失的忧愁之中而不自知,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对待每一天,看淡得失,不为失去难过,也不为得到狂喜,珍惜你所拥有的,过好每一天。

人生过半,愿你能放开怀抱,坦然面对,以喜悦之心迎接每一个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个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