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灯笼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1. 用 红红的灯笼 诱人的香气 摘 装 运 热火朝天 写一篇作文 怎么写

暑期长假,天高气爽,去苹果园采摘是项很好的活动。

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红红的灯笼,诱人的香气扑鼻。整个苹果园里,摘、装、运,大家都忙地热火朝天。采摘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集体劳动的快乐,体会到了亲近自然的快乐!让我们这些在钢筋水泥的密林中长大的孩子也有在大自然间自由呼吸、玩乐、奔跑、嬉戏的快乐与放松,滚一身泥土,出出汗,对身心都有益。

上午10点之前,虽然太阳高照,但到处一片雾霾,总觉自己的眼睛被蒙上一层薄膜,视线有些模糊。站在家门口的马路边,只见川流不息的车辆在眼前晃来晃去,不一会儿又都消逝在白色弥蒙之中。

此时,我和已经预约好的朋友一起,约莫11点过后,我们的车子渐渐将雾霾甩在身后,车窗内泄进温暖清晰的阳光。车窗外是一片片盛夏景象,树上挂着的熠熠生光的叶子。

午饭后,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前往远近驰名的果园,准备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

不一会儿,车子渐渐进入一望无际的果园腹地。透过车窗,发现密密的果树林内不断传递着一个个惊喜。果园里有挂满枝头的果子,正在热情地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

我收获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绝不可主观臆想,客观事物永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眼前所见,真的令人欢呼雀跃,欣喜无比。因为,到果园亲手采摘,对我来说,以前很向往,但一直没能如愿。

可能是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和特殊土质的原因,这里盛产的苹果的确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包括我们家,一年四季,几乎就认准这种品牌的果子。

不过,假如不到果园实地感受,很有可能就是终身遗憾。这个果园里采摘的果子,被果农称之为“冰糖苹果”。原因很简单,市场上的果子,基本上两个月前就摘下来了,而现在的果子,直到冬季都会一直生长着,糖分营养自然充足。

除此之外,就是亲身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勤地不懒”,什么叫“科学种田”。平时,我对几乎天天吃的苹果充满不少想象,更多的是以为,这些果子大多是高高地挂满枝头、随风摇弋吧?可是我所见到的,这些果实既顶天,又立地,挤满枝头的果实一直垂到地面。

钻进果林,眼见那犹如葡萄串似的枝头上,一只只黄橙橙红彤彤的果子外层,包裹着一层薄薄的塑膜。果农介绍说,这是不用打药的绿色食品。采摘中,我第一次在果园里尝到了“冰糖苹果”的滋味。那感觉,仿佛从来没有吃过苹果似的。

采摘的乐趣,使我忘却了刚刚过去的一周,刚刚过去的一月,刚刚过去的一年的紧张和疲惫,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知不觉中,我和同行朋友采摘了十几箱令人垂涎的果子,只是不见果树“瘦身”。因为一棵树就有数百斤的产量。

采摘苹果,的确为假日休闲带来无限快乐。不仅能修心养性,愉悦心情,花几乎同样的钱采到了市场上不可能买到的第一鲜和优质果子,而且还乐得果农笑逐颜开,不用饱尝运输销售等等环节之苦,就可以坐地收银,实现实质意义上的直销,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2. 关于红灯笼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暮色四合,月亮渐渐露出它的笑脸,在云的帘帐中缓缓穿行。月下一座美丽的小镇,西面的山上忽然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红光。一点,两点,三点……那红光迅速蔓延,渐渐红遍山野。

接着,通往白水寺的盘山大道上热闹起来,人们穿着大衣,围着围巾,戴着手套,冒着严寒,往山上涌去。哦,原来是白水寺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开始了。于是,我同好友小宣也欢喜地随着人流一起上了山。

山上真美啊!漫山遍野的红灯笼,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红色的梦幻世界。每盏红灯笼下面都吊着一张小的纸牌,灯下的人们小声地说着,讨论着,红红的灯光辉映出他们红红的笑脸。原来他们是在猜灯谜。每当一个灯谜被猜出来,围观的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和掌声。

我和小宣当然也加入了灯谜会。小宣一边翻看着灯谜,一边得意地告诉我,这些红灯笼都是她爷爷做的。小宣说,爷爷是个扎灯笼的老艺人,就住在这山的半山腰。于是,我提议去她爷爷家看看,小宣欣然应允。

随着红灯笼的指引,我们来到半山腰的一座欧式小洋楼前。两层楼,通体洁白,而房顶是一片炫目的红,如同给这小洋楼戴了一顶漂亮的红帽子。大理石的栏杆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精致极了。再配上二楼走廊正中央悬挂的两个火红的大灯笼,犹如仙境。

我忍不住感叹道:“这可真是一个世外桃源,住在这里该有多么幸福啊!”小宣的爷爷闻声出来,这是一位蓄着花白胡须的老人,穿着厚厚的灰蓝色羽绒服,尽管背有些驼了,但在红灯笼的映照下却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爷爷把我们引进了屋。小宣跑进里屋洗水果去了。我仍在感叹,多么漂亮的房子啊。爷爷听得哈哈笑,然后大声说:“丫头,这屋也是在以前的老屋址上翻建的,来的人没有说不好的哩。”然后指着墙上的一个镜框接着说道,“看,这是以前的老屋。”

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看去,洁白的墙壁上挂着一个老式镜框。镜框里是一张放大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位身着麻灰色大衣,深黑长裤,脚穿圆口布鞋的长发女孩羞涩地笑着,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她的背后有一团土黄色的东西,似乎是座房子。由于年代久远留下了斑驳的裂痕,整个墙面如同蜘蛛网般纵横交错,乍一看像一个土坯。远处的路面凹凸不平,还微微反射出积水的粼波。

“这就是我们原来的家,是四十年前的这个地方。”爷爷笑眯眯地说。

“怎么可能?”我不禁失声尖叫。这时,小宣从里屋端着苹果出来了。她接过话茬说:“有什么不可能?这里以前只是一个穷山村而已。可是现在,成了风景区,我爷爷闲时卖些旅游纪念品,每年年末就开始准备第二年灯会用的灯笼。看到了吧,这山上的灯笼全是我爷爷做的。”

“你这鬼机灵!”爷爷笑呵呵地拍了一下小宣,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与喜悦。

“爷爷,照片上的那个姑娘是谁啊?”我边吃着苹果边好奇地问。

“我奶奶啊。”小宣抢着说,“漂亮吧,就是有点土气。”说完赶紧瞅了一眼爷爷,爷爷嘿嘿地笑了两声。

“现在来看,穿着是土了点。”爷爷回头瞅着照片悠悠地说,“那个时候,人们就只能穿这些土布衣裳,都是自家织的布,哪像你们啊,今儿一件,明儿一件地换着穿。不过呀,我还是觉得过去的土布衣裳好看,穿着也舒服。当年我学扎灯笼的时候就穿着你奶奶做的土布衣裳,干活麻利。”说着爷爷又乐呵呵地笑起来。

下山的时候,爷爷将我们送出门外,感慨着说:“如今老啰,也快扎不动灯笼了,只盼着你们这些孩子的日子就像这红灯笼一样永远红红火火啊!”回首望去,满山的红灯笼越发地红了,如同朝霞,红遍山野。

3. 我会做灯笼写作文二年级

大家一定见过红红的,圆圆的灯笼吧?不过,大家肯定做过这红彤彤的灯笼?这是我第一次做,做灯笼要细心,仔细,要有耐心。

我先准备了红纸,剪刀,胶水和竹条,做灯笼时先用剪刀把红纸剪下来,接着再用胶水把竹条粘起来,两头粘结实,使竹条呈圆形,竹条的尺寸长的必须相同。接着等胶水干后把红纸粘到圆形竹条上,最后用铁丝做一个小钩在圆形的一端上,做挂钩以挂红纸。另一端用剪刀剪出长方形红纸,再将另一端的红纸剪成细丝。哇!一个红红的灯笼终于做出来,红红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喜庆。

在家觉得我做的灯笼好看吧!大家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呢!红灯笼真漂亮!

4. 春节挂红灯笼一一作文

过春节挂红灯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我也非常喜欢红灯笼。

春节的时候,看见满大街都挂着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于是我也买个一个挂在家里。

灯笼红红的挂在客厅里,就像一个红红的柿子,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红红的灯笼高高的挂上,家里一下子就有了节日的喜庆氛围。灯笼的表面是用红绸包裹的,非常艳丽。红绸上有许多的美丽花纹,上下两边都是金色的。最有趣的就是灯笼上挂的小金珠了,小金珠随水,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想摘下来摸摸。近看,金珠表面刻着双龙戏珠,两条龙栩栩如生,玩耍的多开心啊。

灯笼真美丽啊!我每次看到他,心里都甜蜜蜜的。

有一次奶奶也往墙上挂灯笼,奶奶一边挂一边说:“过年了,挂灯笼,喜喜庆庆的过一个好年,红红火火的过年,美好平安”

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更美好平安。

5. 描写灯笼的作文

这一天,我刚吃完晚饭,就点了两个灯笼下楼游玩,这时,楼下已经人头攒动了,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我来到滨湖公园,哇!这儿简直是人间仙境!湖边树梢上点缀着几盏五彩缤纷的灯笼,它们把湖水映得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人们手里都提着灯笼,快看:那个孩子拉着一辆兔子车;这位姐姐手里擎着一朵闪烁着五彩光波的荷花,还放着一首《恭喜发财》;前面一位阿姨,提着一盏玻璃灯,灯里“合家团圆”四个字不停地转动;后面一个小弟弟,拎着一站透明的,会溅出小球的灯;旁边有个小妹妹拖着耳朵会动的“小兔子”, ……你拿着一只小猪,我拽着一辆小车,大家的灯真是多种多样啊!

突然,蓝幕似的夜空中,出现了一些花蕾一样的亮点。随着一阵阵轰鸣,这些花蕾绽放了,他们开的那样的迅速,又是那样的绚丽。开始只有一点花芯,接着就出现了一片比一片美的花瓣。“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烟花朵朵,笑声朗朗,彩灯盏盏,滨湖公园里热闹非凡。

夜深了,人们仍沉浸在那欢乐的气氛中。

6. 描写灯笼的作文

我的故乡在北更,秋天,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灯笼,秋风吹来,柿子灯笼树在摇晃,一个个红灯笼好象在阳光下翻滚着,闪闪发亮。真可爱。

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柿子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嫩黄的叶子,慢慢的,柿子树叶长厚了,毛绒绒的,它在雨雾中欢笑着。

春天过后,柿子树上挂满了青青的母指大小的小柿子,它扁扁的,有点像西红柿,等柿子渐渐长大了,颜色也渐渐地从青色变成黄色的了,等柿子成熟了,它的颜色就变成了橙黄色。你剥掉它的皮,就可以看到那黄色的果肉,当你轻轻的咬它一口,那黄色的汁水就会流出来,舌头上,牙齿上同时染满了金黄色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柿子,不能吃,只要牙齿一咬开它嘴里就会感到苦涩,熟透了的柿子还要从树上摘下来泡上石灰水,过一个星期后才可以吃,那时它才甜。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柿子,因为好吃,就吃得太多了,感觉肚子很不舒服,还有点恶心。妈妈说:“柿子虽然甜,但是不能吃得太多,特别是肚子饿的时候不能空腹吃,它不好消化的。”从此,我才知道,柿子吃多了也不行的,吃多了对胃不好。

7. 谁有五百字的,描写红灯笼(灯笼上只有一个福字)的作文

确实怪难写。

1、每逢过年时都要准备上一盏红红的灯笼悬挂在门庭或屋中。

红红的灯笼在大年三十夜里点燃悬挂于门庭或屋中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这是多年来的一种习俗,也是儿时的一种童趣。

红灯笼是一种民间的手工工艺品,它精美绝伦,造形多样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我的故乡渭北至今过年和正月十五都要挂红灯笼,家家户户的门庭或院落悬挂上一盏红红的大灯笼,一到大年三十夜点亮直到大年初一早晨,象征着渭北人辞旧迎新,恭贺迎春的吉祥。

灯笼有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有方有圆。灯笼有象征人物的,也有象征动物的,这些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农历年三十夜点亮悬挂在渭北的村镇和街巷的庭房院落,一盏盏灯光点点,如同星空河汉。

这一盏盏灯笼从夜晚点亮燃照到第二天凌晨,喻意着农人辞旧迎新,来年五谷丰登和日子红红火火。我的儿时就是在这盏盏灯笼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春天。

我现在每每想起故乡渭北的过年和正月十五闹元宵心里就充满了 *** ,充满了一种儿时的快乐和天真,仿佛自己回到了那天真的童年。记得我十一岁时也曾自己学过扎灯笼。

那时距过年还有十来天时间,二十多岁的三叔父坐在院子里用竹子,高粱秸和麻线开始制作灯笼的框架。我们十多个孩子吵吵闹闹地围在他身边看他怎样扎灯笼。

三叔父让我们离他远点站着,他用刀子破竹子,一会儿功夫又长又簿的竹条破好了。三叔父用细细的竹条儿弯了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圈,又用竹条一一把几个圆圈窜起来用麻线扎好,一个象西瓜似的又圆又大的灯笼架子做成了。

调皮的小妹争先抢着拿给了三婶娘。三婶娘是刚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又年轻又漂亮,她纤纤的巧手接了灯笼架子,拿出红绸子量了量往灯笼架上罩,罩好了用红丝线针轻轻地一缝,一会儿一个红红艳艳的红灯笼就做成了。

做成的红灯笼挂在窑门上。三婶娘刚忙完了红灯笼,三叔父又扎好了一个半圆形的月亮灯架,小妹猴急似地抢着拿给了三婶娘,三婶娘笑眯眯地接了,用白纸剪好两个半圆形的弯月亮,在灯架上抹上了浆糊轻轻地粘上去,的平平展展,又糊了底,又用剪花的小剪刀在一方红纸上唰唰地剪了两个神态逼真的小仙女和几朵小红花贴在了月亮灯笼的两边平面上,此时,一个半圆形的弯月亮灯笼也做成了,小妹高高兴兴地提着精神巧巧的月亮灯笼,五六个女孩子都围着小妹拍手叫好。

我们一群男孩子继续看三叔父扎灯笼架,三叔父手里忙着扎灯笼架,嘴里还不停地叮咛我们:“不要挤,小心竹条子扎了你们的脸,一会儿一人一个”。不安静的我们听了三叔父的话都蹲在三叔父身边看他忙活。

七岁的小弟一看小妹有了灯笼便叫开了喊:“三爹,我要个公鸡灯!”三叔父笑了笑点头说:“好,我马上给你做!”于是三叔父扎好了一个小方灯笼架,急忙给嚷嚷个不停的小弟扎起了个公鸡灯笼。我们一群孩子围着三叔父看他一个一个的扎灯笼架,五六个女孩子全围着三婶娘看三婶糊灯笼。

整整一个上午全大家族里十三个孩子每人都得到了自己喜爱的灯笼才欢天喜地的散了。我得到了一个圆形的大红西瓜灯笼。

这个灯笼又红又大,上面有三婶娘用绿纸剪的嫦娥奔月图和黄纸剪的四个大字“五谷丰登”。这个灯笼十分的好看,招惹的许多弟弟妹妹眼馋我的灯笼哩!那时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象喝了蜜糖水。

我想三叔父会扎灯笼架子,我也要学会这种本领。回想三叔父扎灯笼架子怎样破竹条,怎样弯半圆,怎样用麻线线把一一个个扎好的圆圈圈窜扎起来,我找来了竹子、刀子、麻线,一个人自己在屋子里偷偷的学习了起来。

第二天当我一个人做灯笼架时,一不小心被竹条划破了手指,一时血流不止,灯笼架子没做成自己反而受了伤,被母亲狠狠的训耻了一顿,我才丢了学做灯笼的心。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夜,三叔父点燃红灯笼悬挂于大门中央,那红红艳艳的灯光把整个门前和院子都照的明明亮亮,一家人吃过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我们一群孩子满院子,满村子跑来跑去看放鞭炮,看有的人家点香烧表,敬家神,好像过大年满街满村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喜庆之中,我们一群调皮而又淘气的孩子,有的踢健子,有的跳绳,有的边跑边闹边唱:“过大年呀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欢声笑语庆团圆”一村的孩子一直要闹到守岁的大人一个个来喊才肯回家去。

2、渭北乡村的大年一过完,最热闹、最喜庆的是我们这一群男女孩童急切地等着正月十五挑灯笼。那时候渭北的乡下农村文化极为贫乏,闹元宵就成了乡村里唯一的重要文化活动,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日这三天是乡村孩子最高兴最欢乐的日子。

这三天要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送灯笼时还要带上蜡烛、麻花、元宵、糕点、糖果等,每家的孩子这时候最开心,人人互相比灯笼,看谁的灯笼漂亮,看谁的灯笼上有花鸟鱼虫图案,一个个比来比去,一个个喜笑颜开。有讲究的人家,一到正月十四的夜里,如果刚养的小孩不满一岁,就给孩子点上一个火红火红的圆灯笼,由父亲抱着孩子,母亲挑着灯笼在门里门外先走一圈,意为吉祥避邪,扶正守发。

孩子多的人家,在夜幕降临吃。

8. 我的小灯笼作文怎么写

“嗯,做得挺不错!”“我觉得下面应该再弄平一些!”爸爸妈妈加上我,凑在桌前,七嘴八舌地说得很热闹。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我做的灯笼吧!

我的灯笼有种很喜庆的感觉,整个是火红的纸做的灯笼外壳,红纸上面点缀着一些装饰图案。家里人都觉得这个灯笼做得不错,那是因为我加工过好几次这个灯笼。这呀,还得从做灯笼时说起!

这一天,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些材料:木板、双面胶、彩带、钢丝、红纸、蜡烛,木棒。我开始动手做了,先用钢丝扎了三个圈,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再用四根长短一样的钢丝把这三个圈串在一起,然后在最底端的钢丝圈上绑上木板,最后把一个蜡烛钉在木板上。灯笼的筐架结构就搭好了!

我又拿出那张红色的纸,贴在刚才做好的灯笼架上。可是贴来贴去就是弄不平整,老是有的地方会皱起来。没办法,只能将就一下了。

灯笼的样子做出来了,该贴装饰品了。我拿了两条又长又细的彩带,一条黄色,一条绿色。把它们分别粘在灯笼的顶部和底部。灯笼像穿上了裙子一样,一下变漂亮起来!

可是灯笼怎么提呢?该把木棒加上去了!我把钢丝的一头系住木棒,再把钢丝另外一头系在灯笼上。就这样,灯笼完工了!

对着完工的灯笼,我很开心!可是我再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有点单调。于是在上面又贴了几个爱心,这才满意!

现在看看这灯笼,真的很好笑:圆圆的大“肚子”、花哨的装饰品、头上还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棒子,活像一个穿得花红柳绿的胖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