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演讲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的父亲演讲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1

  我的爸爸是高中老师。学校和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长着一张教政治的严肃的脸,实际上教英语,一口非常地道的伦敦音。每天早晨六点上班监督学生晨读,晚上要查完寝室才回家,接着在书房备课,从没见他在十二点前睡过觉。这样的“高三”作息,他重复了快30年。在我抱怨公司八点就要上班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那你不如早起跑个步再去上班,或者读书也行,一日之计在于晨。”印象中,他几乎是不怎么管我的,我们之间,也就没有其他父女那么亲近。读高中前,我起床时他已经工作去了,我睡觉了他还没下班,见不了面自然没办法管我。到了高中,他也很少顺路载我去学校,一直都是我坐公交车或是自己骑车去,就别说接我放学了。至于动用私人关系请老师帮忙给我换个座位这之类的事情,更是得到了令人无比寒心的回答,“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你自己找老师讲。如果是不合理的,我更加不会帮你讲。”从小到大,他甚至没有带我去过一次公园或是吃一顿麦当劳。小学时候开家长会,他连我上几年级都给忘了。

  曾经在我心里,爸爸是个好老师,可他不是个好爸爸。后来转眼,到了我高考那年。高考的那三天,爸爸像变了个人。他准时准点叫我起床,送我去考场,和其他父母一样在考场等我出来。考完最后一场,我坐在他的车后座上,他没问我考得怎么样,突然叹了口气说,丫头,你上大学了,我都快五十了。我鼻子一酸,然后紧紧搂住了他

  他真的慢慢变老了。他的高考,他的青春,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奶奶有五个儿子,爸爸是唯一上了大学,离开农村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他就自己出去做家教挣学费。农村中学几乎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他学英语就靠着一台很旧的收音机,每天听BBC新闻。系统的英语学习是在他第二年考上大学才开始的,毕业之后他没有留在城里,而是回到了自己当初读书的那所乡村中学,从此就成了英语老师。我第一次听说这些的时候感叹道,“爸,你好崇高啊,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要帮助更多的人,是吗?”他一愣,“其实也不是。在哪里教书都一样,都是教书育人,有什么崇不崇高的。”

  “以前的梦想是做播音员,现在是英语老师,差不多嘛。丫头,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梦想,或者说愿望和欲望。我们必须一直努力,但不是所有梦想都要实现的。爸爸现在的梦想是我们一家人平安快乐,到目前为止,爸爸做得很好。”

  这回轮到我发愣了,长这么大,还没听他说过这么感人的话。他已经知道我要离开家去外地念书了,我还没走,他就开始舍不得了。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离别。离开他之后,我才知道在我过去二十年的生命里,他给予我的也许不是我曾经渴望的宠溺和陪伴,而是更加重要的、关于心性和行为的修养

  他带给我读书的启蒙和学习的韧劲,经济的拮据从来就不能成为拒绝学习的理由,而只要是进取的、向上的精神,也从来不会为任何困难所打倒。他影响我如何做人。爸爸教的是英语,按家里一些亲戚的说法就是,暑假随便带些学生,就能挣很多钱了。但是他从不,当然学生家长的红包也是一概不收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是作为一个党员的底线、一个人民教师的良心。”

  事实上,在学会独立的这几年里,我也的确更加依赖于他。在学业和工作的事情上,我频繁给他打电话,想听听他的意见。而他,却渐渐成了一个倾听者,越来越少地干涉我的决定。他说,其实我帮不了你更多,很多决定需要你自己判断、选择。你的世界已经超过了我的,爸爸可以给你的是一些人生的经验,还有最后的支持和后盾。不要怕,往前走,都会好的。

  我问他,爸爸,你会失望吗?以前我说我要做工程师,做大记者,现在都没能做成,我没有你以为的那么优秀哎。电话那头,他没有犹豫一秒就回答我说,“没有,没有失望。过去你是个学生,在学业上你完成得很好。现在你决定要去工作,就要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利益、做贡献。学习不是只为考试,是为了锻炼心智。工作也不是只为挣钱,而在于实现价值。我们一家人都是很普通的人,和这世上大多数人一样,都是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我也是,你妈妈也是,现在到了你。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善良的人,做任何工作都尽职尽责,爸爸就不会失望。有理想很好,这样你就会不断进步。不能实现也没关系,至少没有虚度时光,这就够了。”

  那一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爸爸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做老师的人。

  他对知识和学问心怀崇敬而非功利,他把传道受业解惑作为自己工作的初心而非要求。至于赚钱养家,他将这件辛苦非常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最大幸福。他有时很古板守旧,至今不会用支付宝,但为了更理解教材里的课文,也愿意花上一整个周末和我聊国内外的当代流行小说。他总是严肃淡漠的,却有一颗宽厚温柔的心,对学生、对家人,都倾其所有。他从不苛求他人,但始终严于律己。他没什么大的事业,一生都耕耘在最普通的乡村和城镇中学。

  他教的是英语,却从来没去过国外,但为了练习口语和阅读,直到现在每天也还会在手机上收听BBC和CNN的新闻。他从不抱怨,也教育我如何面对生活。他从不懈怠,于是也激励着我前行奋进。而我终于在即将离开象牙塔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之际了解到这一切、关于他的、我过去所不能理解的坚持。

  他是个好老师,更是个好父亲。

  “爸,我找到工作了,也要毕业了,你抽空来上海看一看吧?”“好啊,有空就去。一定会去的。”

  说来他就真的来了。在黄浦江边,我们倚在栏杆上聊天。我撒娇地搂住他的胳膊说,最近真的不开心哎,缺钱缺爱。

  他摸出手机,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个红包,然后抬头看向我说,丫头,你知道的吧?爸爸一直很爱你的。

  我怔在那里,然后拼命点头。想起十四岁的时候学校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那也是唯一一次爸爸给我写信。信的最后写道,“爸爸不会苛求你成为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我和妈妈对你的最大期待是希望你能一直快乐,并带给身边的人快乐。遇到困难时也能心怀感激,有所向往。能一生自由生活,爱与被爱。”

  我终于明白,二十二年来,我能够如此天真简单地活着,是他用更大代价的守护才换来的。他是最好的父亲。像爸爸这样,用全部的爱与力量做孩子们的麦田守望者,或许也是天下许多父母一辈子的心愿。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父母之恩不能忘,

  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演讲稿。

  同学们,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不多,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缺少不了父母的哺育,那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记呢?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华民族的道德史册上,孝敬父母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大多数人都把孝敬父母当做自己应该尽的义务和崇高的品德,然而,也有极少数的人,不愿这样做,把繁重的家务推给父母,把体弱多病的父母拒之门外,把没有经济来源的父母撵这赶那,兄弟间互相推脱,谁也不管,还有人恬不知耻地为此辩护说:“不做封建道德的孝子贤孙。”这不是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和荒谬吗?

  亲爱的同学们,封建统治阶级宣言的“孝顺、孝道”,其实内容是要子女绝对服从父母,即使父母错了,作为小辈的也不能反驳和违抗,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在他们看来,只有从小做到“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长大了才能做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以便听任统治阶级的奴役驱使。这就是所谓的“孝子出忠臣。”你们觉得这种旧的道德观念是对的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吗?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

  生活上,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让我们吃好、穿好,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学习上,为了让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他们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放弃了娱乐的机会;为了让我们学习不受干扰,他们连话也不敢大声说;当我们在学校上课在外面又下起大雨时。他们打着伞来接我们,为了不让我们淋雨,他们任凭雨水沿着鬓角流下;为了让我们茁壮成长,他们买来补品为我们补充营养,而他们的两鬓添上了几缕银丝……对这一切,我们读懂了多少?我们对父理解了多少呢?我觉得我们的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呀!

  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志士都有一颗孝敬的心。陈毅元帅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洗尿裤浙江林学院的学生刘霆背母亲上大学……这不是孝敬父母的真实写照吗?

  亲爱的同学们,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我们要薪火相传,誓将迟到的报恩来奉献,用爱心写就美丽的故事,让孝心接力代代相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的父亲演讲稿 篇3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人。他位不高权不重,声名显赫,收入也不丰厚。从小到大,当别人问起类似“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老师? 医生?经理人?我总是很疑惑。因为父亲似乎时而为了公事东奔西跑,时而清闲在家,我甚至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来定义父亲的职业,我只有在平时不多的交谈中,些微地了解到他所无限付出的事业。

  父亲原本是广州证券公司的一名高级职员,基于他良好的个人形象,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就享有了丰厚的收入和舒适的待遇。可父亲的性格生来不安于现状,他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毅然离开了优厚的位置,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父亲就是最早白手起家、辞去广州证券公司高管职位、到北京带领自己的团队与朋友们一起开创事业的人之一。现在父亲的职业可以称为经理人,或者是企业投资者。他参与的四个公司分别经营网络通讯,航模制作,文化传媒等。

  父亲参与开创的第一家公司是时代鼎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提供信息化全生命周期技术咨询与管理的专业机构,是我国最早提倡信息化建设引进咨询和监理机制的公司之一。在北京、广州、深圳均常设有运营机构,业务主要覆盖华南、华北以及长三角地区。如今的父亲,不需要再为公司运营而操劳太多。只是当他提起这家他最初创建的企业,他就会意气风发,他那历经风霜的脸总会露出自豪而骄傲的微笑,这或许就是他人生完满的一部分吧。

  父亲的第二家公司是时代印象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以策划、咨询、营销、市场推广及承办大型公共关系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父亲在几年前和朋友合作创建的。那时候的他常常忙于工作,在东莞和广州之间不断往返。父亲一直以来热衷于公益事业,他希望每个人,无论地位身份,都能感受到艺术的力量。由此,他带领公司协助政府主办了“都市彩虹”——大型广场公益文化演出活动,吸引了东莞上百万群众现场观看,影响力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为打造东莞广场文化、推进公益文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如今,父亲除了偶尔到外地出差,每天都清闲地在家中看书。但这只是表面,其实不然,我经常会看见他在家中一边打电话,一边焦急地来回踱步,一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他深夜在电脑前忙碌着,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现在父亲最新创立的和实文化传播公司,经营的是多媒体制作业务。父亲过去很少接触电脑,但面对多媒体这样新兴的技术产业,他仍保持一种好学勤勉的态度,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作为公司的执行董事,父亲需要亲自去谈项目,考察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他要远赴寒冷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要奔赴西北的甘肃,父亲的足迹遍及中国。他已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身体和岁月,而现在的他,更多的是专注于筹划和思考,他把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地寄托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在我眼里,也许父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人,因为他身上并没有商人特有的精明,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文人慨以天下之忧乐的气质。我知道比起应酬接待客户,他可能更喜欢在家悠闲看书。他对事业价值的追求,达到了一种不在乎成败结果、只在乎过程的境界。我很少听见父亲向家人抱怨工作的辛劳,但我知道他所有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追求他自己的理想,更是为了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

  或许父亲的人生并不像某些人那样璀璨一世,拥有耀眼的光芒。他或许平凡,或许卑微,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会以自己的方式,一如既往的支持着他,因为我相信追求梦想的人,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父亲会是我不变的自豪和骄傲,这就是感恩吧!

  芸芸众生,有所谓显赫光环的人,有所谓卑微渺小的人,那是残酷的现实划出的界限。纵使如此,梦想的神圣没有大小之分,父爱的伟大也没有深浅之分。如果说一个人懂得了为自己的家庭而奋斗,那么他拥有了尊严;一个人若是懂得了感恩,那么他就拥有了真正的爱。

  父亲读后感言:

  从女儿的文章看到她是如何观察理解自己工作的。

  首先感到欣慰的是,在女儿眼中自己还算是个有事业心,有价值追求的人,同时感到些许遗憾,自己的职业经历和事业至今还没有什么太经得起说道的。生活在当今这种变化和改变急速的时代,自己再事业上不断尝试和追求,其实是希望寻求到一种能安顿身心的的定位,去发挥自己,希望自己的努力付出能让生命充实并最终能有价值于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际遇和使命,通过努力工作,我们改善着自己的也改善着社会,希望我们女儿这一代的生活能更加美好幸福。

  至少,有女儿的理解,尊重,体贴和支持,夫复何求?

  谢谢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