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老人说到幼儿园就自然会自己吃了,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你好,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宝贝三岁了还不会吃饭,奶奶说到幼儿园自然就会了,首先这是真的。

虽然有的小朋友入园不会吃饭,不会如厕,不会穿脱衣服等等,都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孩子也模仿别的孩子,慢慢就什么都会了。 但是我不建议孩子什么都到幼儿园来学习,而且有的幼儿园是不接收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的。幼儿园虽然讲的是保教结合,但并不是保姆,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到了学校就要老师帮助改正,老师也是很难做到的。

对于已经三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独立吃饭了, 如果你的宝贝还不会独立吃饭说明他的动手能力比较差,要多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我们幼儿园有的宝贝还不足三岁来幼儿园都是自己吃饭。如果宝贝什么都不会来上幼儿园,也不利于宝贝 健康 发展。你想别的孩子吃饭,睡觉,如厕什么都会,能力强的还会去帮助别人,就会交到很多好朋友,还会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上学就更加有自信,会很快融入集体生活。反之,你的孩子刚刚入园本来就有分离焦虑症,如果又什么都不会,就会缺少自信,是不是会加重他的分离焦虑症,就会找各种理由不想上学 ,他就很难更快的融入幼儿园生活。

所以, 建议你和奶奶让宝贝尽早学习独立吃饭,每天让宝贝和家人一起享受 美食 ,就算是刚开始吃的到处都是,你也要坚持让他自己吃,其实孩子是很乐意自己完成的,只是我们家长总觉得孩子吃的慢,担心他吃不饱,还可以多让他玩插式积木或者做手指操,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指力量。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祝宝贝早日学会自己吃饭

这句话是真的,我外孙女二岁半去幼儿园,也是穿衣,吃饭等都不会,是老师手把手教会的,真的很感谢这些有爱心的幼儿教师,你们辛苦了!

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孩子,带到这个美丽大千世界上,在欣喜的迎接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从孩子睁开眼睛那一刻,他或者是她,不会说话的时候,但是孩子的感应力是非常强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到开始左摇右摆,迈开第一步的时候,父母和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就要一点一滴,教会孩子们,如何认知物品玩具和吃的是什么东西? 题主的孩子,三岁还不会自己吃饭?而且奶奶说到幼儿园就自然自己会吃了?这个建议让我;目瞪口呆???如果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当然到幼儿园老师能教会孩子吃饭,穿衣服,穿鞋子等等一系列生活问题了。 但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却是把孩子最佳的早期教育,彻底失缺了,我敢断言!这样的孩子,在任何智力开发,和自理能力,自我生存能力,都比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们,慢半拍或者是更多更多!

一般的孩子,从快到十个月左右,就有语言表达能力,会说一个字到两个,我儿子在一周岁那天,就会拿筷子吃饭,而且从来没有掉过一个饭粒。

父母不仅仅是给预孩子们生命,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成长,从一点一滴开始,教孩子说话走路,学会那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孩子坚决不能动的。

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尤其至关重要,三岁了一切如果去幼儿园学习,一些小朋友肯定会笑话你的孩子,幼儿园老师也特别费劲费心单独照顾你的孩子,孩子那时候,看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也会产生自卑感。

所以,坚决不赞同题主家的,孩子奶奶这种溺爱孩子的说法,现在必须马上,细心的开始教孩子,吃饭穿衣服,穿鞋子或者应该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

早期智力开发,关系到一个孩子,未来人生成长的每一件事,忽视不得,多少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这样,孩子什么都学会自理,到幼儿园才能和所有的小朋友们,融洽在一起能玩到一起,希望题主赶紧重新开始,教会孩子所有的事情,祝题主的宝宝成为聪明才智的儿童宝贝。加油!

是真的,我的孩子因为上幼儿园比较早,两岁半上的幼儿园,所以自理能力稍微差一些,能自己吃饭,但是会弄脏。会自己睡觉,不用人哄。但是不会如厕,在家用惯了尿不湿。不会穿脱衣服。

但是到了幼儿园,很快就学会了上厕所,吃饭也好了很多,也会自己整理衣服了。主要是因为环境,幼儿园有小朋友,小孩跟着小孩学更快。而且老师说话孩子更愿意听,也更愿意做。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比较心酸 孩子只有在父母身边会充满安全感,在幼儿园虽然老师也会照顾,但是老师毕竟要管理那么多小朋友,不可能把一个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自然而然就被迫独立起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去幼儿园肯定比在家里好,因为他/她的学会 社会 化、纪律性、自理等等。去幼儿园之前家长还是应该锻炼一下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这样孩子在幼儿园会更有自信心,也会更愿意去幼儿园。

我是不建议太溺爱孩子的,但是老人照顾孩子时大多会溺爱。我的孩子之所以那么早去幼儿园主要也是因为我和孩子爸爸很忙,老人带孩子太溺爱,说也不听,就想着差不多到年龄了,还不如早点上幼儿园。想您说的那种情况,孩子三岁了还不会吃饭,老人说到幼儿园自然就会了,就可以看出老人是一直在喂孩子的,而且您说了还不听吧。

确实是这样没错,但是你真的要等到孩子去幼儿园才学会自己吃饭吗?看完我小舅的例子,再做决定吧。

实例

小舅的孩子,就是一直喂饭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喂,边追边喂。去了幼儿园之后,在幼儿园里是会自己吃饭的,但回到家还是要追着喂。

孩子有这个能力自己吃饭吗?毫无疑问,一个三岁的孩子,没有生理疾病的困扰的一个正常孩子,必然是具备这个能力的。

所阻碍孩子自己吃饭的,恰恰就是怕孩子饿着的这份过度担忧,这种教育模式的背后,其实就是家长自身没有正确认知孩子的能力所带来的阻碍孩子的独立发展。

要解决这一点其实非常简单。

让孩子自己吃饭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喂食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可以让他吃好吗?

通常我们喂孩子吃饭,更多的是处于担忧孩子吃不饱不长身体,可实际上当我们追着他喂的时候,他即便吃了,也对身体无益处,这会导致消化不良。

另一个层面,则是阻碍他的精细动作发育,对自己手部操控能力及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吃饭,是需要把米饭从碗里精准送入嘴巴的动作,这中间是包含有一段距离的感知的。

这一点危害,会在孩子写字、绘画的时候对笔的操控时体现出来。

所以,其实对有能力自己吃饭的孩子进行喂食,是不利于孩子长身体的。

而让他们自己吃,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知并相信孩子的能力

担忧,恰恰就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对孩子的信任不够。

第二、给孩子一份规则,让他体验真实生活

和孩子约定饭点时间,然后饭点到了给他一份提醒,最后把是否吃饭的选择权还给他,同样把挨饿的责任还给他。

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认识到吃饭对于他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饱腹感是多么舒服,体会到饿肚子是多么难受。

如果你还在担心孩子吃不饱、饿着伤身体的问题,请回到上面的问题:喂食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可以让他吃好吗?

第三、给他他需要的、适合他的工具

孩子需要有适合他的餐具,一套儿童餐具可以降低他吃饭的难度,也可以衡量好他的饭量。

不要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他的食量,使劲给他装一大碗满满并强迫他一定要吃完,一身肥肉的孩子并不符合 健康 的标准。

第四、减少自己的麻烦

给孩子一个围脖,和在他吃饭的位置上铺上一块餐巾,这可以减少你收拾的麻烦,更重要的是能调整你的心态。

因为一开始他练习的时候,一定会弄得一地都是、弄得浑身都是米饭,这会让家长很烦躁,心急火燎地就又给孩子喂上了、或者是训斥孩子,而他更需要的是一份鼓励和一份包容。

另外,开始让他自己吃饭的时候,可以多给他准备一点食物,因为练习是有成本的。

第五、当一个贴心的妈妈

煮饭的时候,把米饭煮软烂一些;煮菜的时候,把食材切小一些;调味的时候,把味道向孩子的口味做一点倾斜...

孩子需要妈妈的贴心关怀,从这些动作中体现出来,这些动作,都是在减少孩子吃饭的难度。

孩子明明有自己吃饭的能力,别让你的担忧,成为他成长的枷锁。

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大多数已经会自己吃饭了,建议宝妈反思一下平时带娃过程中是否太过于事事包办了。孩子去幼儿园一段时间看其他小朋友都自己吃饭,过一段时间肯定也会自己吃饭, 但是可能刚开始会因为自己不会吃饭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不利于宝宝在幼儿园的人际交往,严重的情况下宝宝可能会排斥上幼儿园。

女儿现在20个月,自己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了,只是有时候也会弄的比较脏。我们家一致的态度就是, 脏点没关系,只要孩子愿意,就让她自己吃。

宝宝刚开始对自己吃饭表现出兴趣大概是在一岁左右,喂饭的时候开始抢勺子。从那时候我们喂饭都是宝宝拿一个勺子,大人拿一个勺子,期间也会让宝宝自己尝试一下。一直到15个月的时候,宝宝吃饭会开始抢碗,要自己吃。我们也就顺其自然让宝宝自己吃饭了,刚开始她肯定不能准确的把饭用勺子送到嘴里,饿极了会干脆用手抓,但是不管宝宝用手还是用勺子我们都没有制止她,用勺子的时候我们会夸她“宝宝好厉害,已经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了!”所以现在宝宝20个月,已经能独立用勺子吃饭了,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所以说到三岁的宝宝不会自己吃饭,宝妈回想一下,是否在孩子对自己独立进食产生兴趣的时候,家长由于太溺爱或者觉得宝宝吃的太脏了,就制止了宝宝尝试的行为?久而久之宝宝自然也就一直被动的进食了。

宝宝去幼儿园了,看到其他小朋友都会自己吃饭,自己身边也没有妈妈奶奶,孩子自然会自己吃饭。但是因为宝宝前期从来没有自己吃饭过,所以肯定也不太会用勺子之类的,会搞到衣服到处都是饭,甚至也会用手抓,就更脏了。反观幼儿园其他的小朋友已经能自己好好的吃饭了, 宝宝不免会遭到嘲笑甚至还会被孤立。这对于一个刚刚到陌生环境的3岁宝宝来讲是非常严重的。宝宝可能会由此对人际关系的交往产生恐惧,自卑,不愿意去上学等等。

现在离下半年幼儿园开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建议宝妈先在这两个月时间内教会宝宝自己吃饭。那我们应该怎么锻炼宝宝自己吃饭呢?

第一:喂饭的时候鼓励宝宝自己拿勺子,自己动手吃饭,并且在宝宝自己动手的时候 要适当的夸宝宝。 不要觉得小孩子会抓的很脏,很多小朋友学会吃饭都是从“手抓饭”开始的。家长只需要在旁边适当引导即可,切忌吼宝宝。

第二:邀请同龄的宝宝来家里做客吃饭。 宝宝看到同龄的小朋友都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自己也会模仿,自然而然的也就会自己吃饭了。

第三:利用一些儿童行为绘本引导宝宝自己吃饭。 比如“我会自己吃饭”“我会穿衣”这一类的。通过绘本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宝宝,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自己吃饭,宝宝现在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自己可以独立完成。

幼儿园是宝宝第一次离开父母,走向独立的第一步。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其中自理能力尤为重要,能直接促进宝宝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对宝宝以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好处。

最好就不要依赖学校,老师少学生多应付不来老师很辛苦的,人心肉做嘛,以为给了学费就什么都了事啦!
应该在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又不到您说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又是爷爷奶奶带疼坏了,我的孙子的心情好的就自己吃心情不好也是我喂[捂脸]骂不的打不行难呀!

3岁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老人说到幼儿园就会自己吃了。这肯定是真的,因为现在孩子在家有父母、爷爷奶奶惯着,都是“喂养”的,当然不会自己吃饭了。到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老师最多给每个小孩盛一碗饭,自己就得动手去吃。过集体生活,孩子就容易独立,有利于成长。

到幼儿园自然会自己吃了,首先肯定,这是真的。在幼儿园有老师,老师会耐心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或者喂,班里其他会自己吃饭的小朋友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学会自己吃饭肯定要比在家里快的多。

但是,要不要进幼儿园后再学,我先讲一下我家大宝幼儿园的一些经历,供参考决定。

我家大宝因为是下半年出生,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三岁八个月了,各方面自理能力都很好,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脱衣穿衣,脱鞋穿鞋。事实证明,能自理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更容易一些。大宝上幼儿园很快就适应了,从第一天就很喜欢幼儿园,回家后还告诉我,班里好多小朋友都在哭,她没哭,而且还帮着老师安抚哭泣的小朋友,拉着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她很自豪。

后来从大宝口里了解到,小朋友中就有吃饭的时候有哭的。我们上的公立幼儿园,一个班配备三位老师,二十多个孩子,如果不会吃饭需要喂的孩子在三个以内,老师们还很好照顾,如果多了,总会有个先后顺序,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等在那里,看会自己吃饭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己饿着肚子,心里肯定也是着急的吧,好强心重的孩子或许还会因为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产生失落、自卑。幼儿园一般午饭都是有固定时间的,老师必须在时间点内把餐具送回食堂,收拾教室,准备孩子午休。如果孩子不能自己熟练吃饭,或者吃得很慢,一顿饭吃不饱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与其让孩子在幼儿园经历这个过程,不如在家时就注意培养自己吃饭的能力,到了幼儿园,吃饭就不成问题了。孩子从一岁左右开始有自主吃饭的意愿,只要适当放手,三岁左右学会自己吃饭不是难事。

其他自理能力也一样,能提前培养好是最好的,这样孩子在幼儿园会很自如,不慌乱,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在家里不容易学到的东西。

所以,虽然上了幼儿园孩子自然会学会自己吃饭,但是不建议让孩子到了幼儿园再学习自己吃饭!

把儿妈观点:

3岁的宝宝还不会自己吃饭,这个我想首先应该问问宝宝的父母,或者宝宝的监护人,多方找找原因。

一、3岁宝宝不会自己吃饭背后的原因

通常大多数宝宝3岁还不会自己吃饭,都是有父母和其监护人宠爱的结果。

宝宝自己吃饭,应该从七、八个月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开始了。

七八个月的小宝宝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食物的色香味都会特别关注。

一般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在吃饭的时候用小手乱抓食物送进口里。

而且,这个月龄的宝宝模仿力特别强,还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吃饭,有的还会使用餐具,虽然还拿不稳,但是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雏形。

很多新手父母和监护人这时候就会担心宝宝弄脏弄乱,而不让宝宝自己动手。久而久之,宝宝也就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

如果父母能抓住宝宝这个时候的敏感期,那么基本上在1周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宝宝独立吃饭的过渡。

二、怎样培养3岁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3岁了,还不能自己吃饭,除了父母和监护人的努力培养之外,还应该食物的种类和花样上下功夫。

比如说食物的形状和所用的餐具,可以把食物用卡通模具做成宝宝喜欢的卡通样子,所用的餐具也可以用一些色彩柔和的卡通形状的,来吸引宝宝自己吃饭的注意力。

开始不要怕宝宝吃不好,凡事都有第一次。父母应该尽量陪伴左右,以身作则,酿造愉快的吃饭氛围,并亲自示范吃饭的动作要领,陪宝宝一起完成这个过程。

三、从吃饭角度训练宝宝其他方面逐渐独立

吃饭是其中一方面,通常3岁还不会自己吃饭的宝宝,在其他方面应该也是不太会的。

所以,举一反三,父母和监护人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上为宝宝做榜样,并教会宝宝先从模仿自己的行为开始,一步步的和宝宝一起训练,增加宝宝尽早独立的兴趣。

结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吃饭睡觉穿衣等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心疼孩子就一手包办。

开始宝宝会抗拒,只要父母坚持,并且多一些耐心,久了自然而然就会跟随父母的步伐完成这一过渡。

宝宝是天生的模仿大师, 做为父母和监护人,我们应该相信宝宝的能力,多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争取早日让宝宝变成生活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