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尿酸高,它们相互促进?治疗有何讲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经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很多高血压患者的尿酸也高?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与高血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2020版《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就告诉我们: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第一大共患疾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47%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毫无疑问,高尿酸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危害我们的 健康 ;以及,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治疗上,有什么讲究。

尿酸在机体中的形成,与嘌呤有关,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摄入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嘌呤代谢相关生物酶的缺乏、内源性嘌呤生成过多、肾脏功能下降等,都可以造成血尿酸水平的升高。

血液对于尿酸盐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当尿酸盐的浓度超过420umol/L时,尿酸盐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从而形成痛风石与尿酸性肾结石等。因此, 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非同一天,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若男性的检测值均超过420umol/L,或女性的检测值均超过360umol/L,就可以被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的观察数据,很早就发现了,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密切关联。应该说,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专家们,都一致认为,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言之就是, 血尿酸水平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就越高 。一项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的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每升高1umol/L,高血压的患病率会增加0.3%。与之相呼应的另一项meta分析研究,医学专家归纳出: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umol/L,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会增加15%~23%。

事实上, 高尿酸血症不光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总体风 险。一项老年性高血压研究当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心房颤动、肾功能衰退等,都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全因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既然,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那么,把尿酸给降下来,高血压可以得到缓解吗?

有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约6周后,就可以观察到血压水平的明显下降。 而也有观察发现, 对于高血压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而言,降血压的同时也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其血压控制程度,要好于那些只降血压而不控制尿酸的患 者。

然而,最新的研究认为,降尿酸治疗,未必能够显著降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这是因为,血尿酸在高血压的不同阶段,其发挥的作用与机制有所不同。有医学专家提出, 对于肾功能正常并且高血压尚处于早期的患者而言,降尿酸治疗降低血压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而对于慢性高血压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尿酸治疗的降压效果,则不那么显著。

这也提示我们,不要等到其他降压药效果都不好时,再寄希望于通过降尿酸来降压,那时,往往效果也不会好。 而应该,在发现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的早期,就及时地进行治疗干预

前面,我们说到的,主要都是高尿酸血症给高血压所带来的问题。其实,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是相互作用,共同危害人体 健康 的。高血压,也可以加重高尿酸血症。

医学观察发现, 合并有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其发生痛风的概率,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 患者。而高血压的存在,还可以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频率。此外,肾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高血压可以造成慢性肾脏损伤,而机体内70%的尿酸需要通过肾脏来代谢,因此,高血压可以通过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的升高。

所以,并不只有降尿酸,可以帮助控制血压;控制血压,其实也有利于降尿酸。因此, 当同时存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时,治疗应该做到“双管齐下,协同并进”。

临床上,无论是高血压还是高尿酸血症,其治疗药物的种类都不少,作用机制各异。因此,要想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尿酸, 用药的关键原则就是:优先选择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或不影响尿酸水平的降压药,以及能够帮助降低血压的降尿酸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有5大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当中,特别指出, 利尿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XX洛尔)以及某些钙离子拮抗剂,可能会抑制肾脏对于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及硝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其中, 氯沙坦降尿酸水平的效果是尤其显著的 ,这些药物,推荐用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临床上,降尿酸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增强尿酸分解、碱化尿液等机制,发挥作用。被患者使用较多的,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比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研究发现, 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苯溴马隆,都在降尿酸的同时,还具有控制血压的效果。对于心血管总体风险较高的患者,优先推荐使用别嘌醇进行治疗。

事实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药物以外, 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可以同时帮助控制血压和血尿酸的手段。 主要是在饮食方面,限制饮食中盐、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食物中嘌呤的含量;鼓励多饮水,多摄入新鲜蔬菜以及果糖含量少的水果;戒烟、限制饮酒,以及规律地开展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