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一颗种子,让它自己开花 ----《走近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中华书局《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湖南版)》七年级上册第91页有“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80页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中,第一个活动“编一辑自然日志”也提到了二十四节气。“节气是华夏祖先用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历经千百年对气候、物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考察总结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它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其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二十四节气”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链接。将其转变成适宜的教学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其精髓,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对七年级的孩子们,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教给他们多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而是激发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一颗种子,让它自己开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设计中试图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呈现“二十四节气”文化内蕴,打通课堂内外,关联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课中分享、课后探究,带领学生在猜节气、读诗文、说民俗等语文活动中了解、传承节气文化,润物无声。

         回想课堂,我认为“走近二十四节气”这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去哪里,定位准确;教什么,取舍得当。

         依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如果只是把“二十四节气”当成文化常识加以介绍,肯定没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也不可能产生深远影响。这堂课,我要带学生去哪儿呢?很显然,我不能教会他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所有知识,哪怕仅仅是中华书局教材中的内容;我也不能把自己对“节气”的感受和认知强加给孩子们。我只能想办法引导他们去感知、品味、体验、思考。因此,我把本节课定位为: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激发学生探究节气文化的兴趣。“兴趣”才是关键词,才是我要播撒的种子。有了探究节气文化的兴趣,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到我想要他们去的地方,殊途同归。

        目标定好了,那么,教什么呢?可选择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围绕目标,依据学情,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决定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选取并组织材料。以“节气歌”和教材中提到的“节气口诀”为“面”,以节气里的诗文、民俗为“面”;以“惊蛰”这一节气和“九九消寒图”民俗为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节气”。这些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比较容易被接受。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二、  怎么去,路径清晰;怎么教,方法灵活。

        本节课流程简洁清晰,共五个环节:重温节气歌;诵读诗文,感知节气;分享民俗,品味节气;亲近自然,体验节气;依托课程,探究传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该校七年级开设了二十六个社团,每个班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报的社团分成合唱、舞蹈、绘画、书法等多个小组。依据学生的兴趣点,本节课在第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节气”的活动。此外,还有猜节气、读诗词、谈民俗、仿写等活动,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变换语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三、  教帮学,姿态明朗;学激趣,动态生成。

         我们常常“以学论教”来评论一堂课的好坏,我想回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节气文化的兴趣”,来反观这节课上得怎么样。我认为,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最有说服力,从他们清澈明亮充满好奇的眼神中,从他们专注愉悦的表情里,我认为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过程是有趣的、动态生成;结果是有效的、影响深远的。

        整节课,教师多元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寻找与发现,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教”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姿态明朗。例如,在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后,老师巧妙利用教材中的口诀,让学生反复诵读。此后问道:“今天是6月21日,就是一个节气,会是什么呢?”学生马上发现是“夏至”,而且感受到:节气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这个口诀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老师追问。尽管学生并没有完全发现“四立”、“二分”、“二至”等节气命名的规律,但老师并没有着急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而是在后面谈民俗“春分、秋分竖蛋”时,自然提到,既生动又容易让学生接受。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动的、兴致勃勃的,他们在一个个活动中,了解“二十四节气”,感悟华夏祖先的智慧与情怀,思维是活跃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比如,对“九九消寒图”民俗的了解,学生在拍手诵读“九九歌”时,不仅有个性化的动作、欢欣的笑容,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活跃。他们能求同求异找规律,体验到古人对春天的企盼,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再如,最后一个环节,小组展开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究和传承的讨论,孩子们各抒己见,我到每一个小组了解他们讨论的情况:有的提出最想探究节气的饮食文化,做一个《舌尖上的“二十四气”》系列节目,每周在班上展示一集;有的提出要搜集整理出一本《二十四节气谚语集》;有的想在每一个节气日到户外做一次有氧运动;有的说要举办一场“二十四气”游艺活动,让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并宣传节气文化;有的说要像苇岸那样找一个固定点,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拍照、记录……教室里炸开了锅,孩子们的思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下课后,还有学生围着我问:“老师,春分时真的可以把鸡蛋竖起来吗?”“老师,这剪纸真漂亮,我也要去学剪纸,剪一整套“二十四节气”剪纸作品,到时候就像黄永玉的猴票一样价值连城。”……我想,那颗“探究节气文化”的种子,我已经播下了。

        当然,每节课都是“断臂的维纳斯”,这堂课也不例外。学生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搜集的资料不够。适逢将要进行期末考试,老师和家长对这种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这堂课仅仅是引领着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二十四节气”,要理解其中的人文性、艺术性以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上升到国家认同的高度,实在是任重道远。另外,如果开设“二十四节气”研究性学习或者综合实践课程肯定会受孩子们的欢迎,但要走出教室、跨越学科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