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沉淀池斜管填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6

沉淀池的介绍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部,则斜管长度为:-d*tgθ式中a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a=du/dt上诉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有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水平管沉淀池五种。
1、平流式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
2、竖流式又称立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3、辐流式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4、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
5、水平管沉淀池是目前最接近“哈真”浅层理论的沉淀池,它将沉淀管水平放置,沿水平行流动,悬浮物垂直分离,具有沉淀和分离功能。安装时可将预制的“水平管”模块组装为水平管沉淀池。
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分成若干层,由此增加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悬浮物的沉降距离,缩短了悬浮物沉淀时间。
扩展资料
注意:
为避免短流,一是在设计中尽量采取一些措施;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在沉淀池投产前应严格检查出水堰是否平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在运行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不等而产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堰口上的浮渣。
三是用塑料加工的锯齿形三角堰因时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形,管理人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出流均匀,减少短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使沉淀池的短流现象降低到最小限度。
对于已经在斜板和斜管上生长的藻类,可用高压力水冲洗,往往一经冲洗即可去除附着的藻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二次沉淀池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沉淀池的运转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对整个系统的净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淀池
沉淀池的做法是什么?
挖出一个水池,安装高压清洗机,放在池子旁边进行清洗。
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1、平流式沉淀池池体一般为长方形,由进水口、出水口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污泥斗在池进口处。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但占地面积较大。
2、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或多角形,污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管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污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3、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多为圆形,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污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辐流式沉淀池排泥设备复杂,操作困难,施工要求高。
扩展资料:
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为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池深、池宽、长宽比、长深比等,设计有关要点如下:
沉淀出水浊度,当作化学水处理进水水质时应不大于5NTU,当作冷却水水质时应不大于20NTU。
池数或分个数一般不少于2座。
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或高浊度水时,沉淀时间应适当增长。
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一般为0.3~0.5m。
池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1,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9m,最大为15m。
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10:1。采用吸泥机排泥时,池底为平坡。
什么是沉淀池
沉淀池采用的是重力分离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粪污中部分密度大于1×103千克/米3的悬浮固体依靠自然沉降从粪污中分离出来。
根据粪污在池中的流动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等基本形式,它们各具特点,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占地面积大,配水不均匀;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为圆形,占地面积小,排泥不方便,且池深过大,施工困难;辐流式沉淀池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粪污在重力沉淀池中停留时间为1~3小时,可以去除50%以上的固形物。沉淀池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但沉淀池分离出来的固形物含水量较高。
沉淀池的作用有哪些?
沉淀池采用的是重力分离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粪污中部分密度大于1×10千克/米”的悬浮固体依靠自然沉降从粪污中分离出来。
根据粪污在池中的流动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辆流式等基本形式,它们各具特点,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占地面积大,配水不均匀;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为圆形,占地面积小,排泥不方便,且池深过大,施工困难;辐流式沉淀池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粪污在重力沉淀池中停留时间为1~3小时,可以去除50%以上的固形物。沉淀池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但沉淀池分离出来的固形物含水量较高。
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它原理是什么?
你好!题主。
污水处理池它的沉淀池的原理是什么呢?
1、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2、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污水沉淀池的打开方式
1.沉砂池
污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手段,用于去除水中易于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采用物理法将砂粒从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
其作用是从水中分离出相对密度大于1.5且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密度较大的有机性颗粒如果核皮、种籽等。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提升设备和处理设备之前,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水构筑物的堵塞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的缩小,同时可以减少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2.初沉池
污水初级处理的过程,可较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同时去除一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以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有时初沉池也单独使用,对水进行一级处理后排放,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
初沉池用于处理城市污水时,沉淀时间一般为1.5-2h,对进水BOD5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30%,对悬浮物S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
3.二沉池
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一般如果出现氨氮、cod等指标超标的情况,需要投加药剂才能达标,药剂的投加位置就是在这沉淀池后面投加。
4.污泥浓缩池污水池中的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层,悬浮物颗粒浓度很高,颗粒间相互挤压,相互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浓缩。
粒群与水群之间有明显界面,但水群之间密集,界面沉降速率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