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音乐剧“酒吧”开唱,沉浸式演艺持续破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刻板印象里酒吧和音乐剧似乎应该在两个独立的场景,一个是 娱乐 品酒,灯光与音乐迷醉的放松空间;一个是文化摄入,表演与剧情共推的高雅作品。

但如今,随着新消费模式的兴起,剧本杀、密室逃生、精致露营、主题商业街区......一种种新兴商业业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酒吧也开始和剧场深度绑定,沉浸式演艺在文旅行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

北京作为文化 旅游 重点城市之一,近些年涌现出了不少新型演出剧场,书店、酒吧、咖啡馆......越来越多的新型演绎空间在这座城市出现,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空间限制,重置剧场空间和观演方式,提供了多样的体验。

北京城首座环境式音乐剧剧场“时间剧场”近期开幕,电影导演李妮为该新上音乐剧创始人和导演。剧场以酒吧为环境主体,舞台设计在酒吧中部位置,四周环绕座位,小二层搭有高处的看台,观众可在任意位置近距离观看演出,灯光、音乐、美酒、 美食 以及欢乐的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让肃穆的剧场变得柔和起来。

在非典型的舞台和环境式的表演空间里,观众能够充分和演员互动,沉浸表演里。舞台上的故事结束后,观众仍然可以留在剧场内,品美酒,论剧情,一场演出的结束是另一场cozy life(舒适生活)的开始。

沉浸式演出不是一件新鲜的事物,早在2016年,风靡纽约的沉浸式舞台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便打入中国,在上海一炮而红。在没有固定位置、没有舞台间隔的空间里,演员充分和观众互动,将观众带入到剧情发展的一部分中,演出赢得观众的阵阵好评。

作为世界沉浸式戏剧的先驱英国 Punchdrunk 剧团,他们推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眠之夜》,结合现代舞、音乐和表演等多种元素,在5层楼、90多个戏剧房间的宏大布景和电影级别的沉浸式环境中震撼上演。

几年过去,观众对于这场演出的热情久增不减,这场视觉盛宴漂洋过海,也将“沉浸式”的概念再次掀起。

目前,这种未来演艺和文化消费趋势强劲,2021年,文旅部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 旅游 景区等相结合”,受众需求和国家政策同步,进一步推动了沉浸式演艺的发展。

酒吧和剧场的结合,是沉浸式演艺和夜间经济的双重融合。经济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随着人们满足了生理、安全等基础需求后,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层次就会越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分析数据表明,2016年以来,我国夜间经济规模逐年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将突破36万亿元,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

其中,2021年中国小酒馆行业市场规模约1280.4亿元,小酒馆类业态持续发展,预计2023年中国小酒馆行业规模达1487.8亿元。小酒馆为年轻人提供了社交空间,也为文学经典的传播拓宽了未来的发展。

各种新消费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入消费市场,在后续的发展中,期待文化产品和载体空间能有更多的排列组合,在磨合碰撞中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