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文言文专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1. 【鱼我所欲也】 这首 文言文 例题

例题2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 辟: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关古文鱼我所欲也的各种题目和答案

语文—— 基础题5道,(选择题) 基础默写题: 1.考了整首《登飞来峰》(挖了三个空)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PS:好像就没有了,不记得挖的是哪个空 反正考的就是这几句. 课内古文:他印的题是《鱼我所欲也》. 问题1:不记得题目了 反正答案是舍生取义. 2.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问:所学的课文XX中庄子与孟子的形象大不相同,请概括说说两者形象上的不同之处. 课外文: 1.议论文(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考议论文,大概明年也是) 2.文学作品(也就是散文,每年都固定要考的) 作文: 想起了____________ 我能想起来的语文题目就这么多 不过我们考的也差不了多少。

3. 有关古文鱼我所欲也的各种题目和答案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箪_______ 羹_______ 蹴_______ 屑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粗字的不同含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故不为苟得也 (2)所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贤者能勿丧也。

(5)蹴尔而与之 (6)万钟于我何加焉。 (7)乡为身死而不受 (8)此之谓失其本心。

4.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填空。

(1)鱼,________,熊掌,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 (2)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 综合练习 6.这篇文章以“鱼”和“熊掌”比喻,想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这一问题,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哪句话可概括全篇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12.课文中运用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试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搜集你以前学过的这样的句子。 1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哪一次对你影响最大,从中你总结出了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1.dān、gēng、cù、xiè 2.(1)通“欤”,语气词,给。(2)连词 表顺承;但是。

(3)比;对。(4)这样的;这。

3.略 4.(1)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时拥有,为了坚持正义而放弃生命。(2)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相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不遗失罢了。

(3)吆喝着给他吃,走路的人也不接受。用脚践踏了给他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从前宁可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5.略 6.人生在关键时候应如何做出选择。

7.不能失其本心。 8.“乡为身死而不受……失其本心” 9.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10.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11.略 12.略 13.略。

4. 有关古文鱼我所欲也的各种题目和答案

语文——

基础题5道,(选择题)

基础默写题:

1.考了整首《登飞来峰》(挖了三个空)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PS:好像就没有了,不记得挖的是哪个空 反正考的就是这几句.

课内古文:他印的题是《鱼我所欲也》.

问题1:不记得题目了 反正答案是舍生取义.

2.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问:所学的课文XX中庄子与孟子的形象大不相同,请概括说说两者形象上的不同之处.

课外文: 1.议论文(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考议论文,大概明年也是)

2.文学作品(也就是散文,每年都固定要考的)

作文: 想起了____________

我能想起来的语文题目就这么多 不过我们考的也差不了多少

5.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向(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

《孟子》书影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谓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