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四年级下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加法运算定律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为第1课时,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7和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不仅理解加法的意义,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进一步用字母表示,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上好本次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次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

2、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六、教学难点:

能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洋葱小微课——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带着问题听故事(朝 三 暮 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位老人,他在家里养了很多很多的猴子。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地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们听了都高兴了起来。

生:大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猴子们太愚蠢,其实每天吃到的橡子是一样多的。

师:你怎样证明是一样多的?

生:3+4=7(个)  4+3=7(个)  3+4=4+3

师:对,两种吃法不同,结果每天吃到的橡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展示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呀?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1:李叔叔上午骑行了40km,下午骑行了56km。

生2:所求的问题是李叔叔今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生2: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自己尝试一下。(学生口述汇报)

(教师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师: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加起来,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生: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教师板书:56+40=40+5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提出猜想,举例验证。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师: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生:应该多举几个例子,多观察几组不同的算式,才能从中发现规律。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举例验证)

(3)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口述,师随即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得出了这条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

师;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老师出示一个小视频,大家一起获取数学信息(洋葱小微课——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生: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a+b=b+a

  3、学以致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66+589=589+(  )    300+600=(  )+(  )

□+=+(  )​    (  )+(  )=b+a

a+15=(  )+(  )​    (  )+65=(  )+35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49+75=(  )+(  )+(  )

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5、 作业布置:

熟记加法交换律;完成练习五的第2、第3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