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的四字成语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 形容言传不如身教的4字成语

形容言传不如身教的4字成语——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解释】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巴金《家》二十五:“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褒义。一般用于要求别人严格;而自己在行动中也能够做到。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则;不能读作“zhé”。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则;不能写作“啧”。

【近义词】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反义词】以身试法

【辨析】~和“身先士卒”;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但“身先士卒”偏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做;走在群众的前面”;“~”仅指自己做出榜样。

【例句】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言行一致的。

2. 言传身教成语故事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作主语、谓语;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言教身传】:yán jiào shēn chuán,言教:用言语讲解、传授;身传: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现身说法】:xiàn shēn shuō fǎ,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以亲身经历来说明。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作谓语、宾语;指自己做榜样。

3. 言传身教的故事

我方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所谓身教是指以自己的行为或者实践来让他人获得教育,或是以自己的德行和情操去教育他人,而言传则是指单纯的用语言来教导别人知识.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无数的现实的例子也证明了我方观点,相信大家都听过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的这位伟大女性,自幼就是一个同时患有盲、聋、哑三种疾病的残疾人.她曾经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和艰难,最终战胜了命运,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等教育,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可是鲜为人知的是,是谁把她从黑暗无声的世界带出来的呢?是她的老师安娜.莎利文.就是这位老师用自己的勇气、才能、创造精神、顽强的斗争意识和坚韧的性格,以自己的身教承担起打开黑暗无声大门的重任.有人说是安娜把海伦.凯勒的心灵解放了.试问如果不是安娜握着凯勒的手让她去抚摸感受外界的事物,让她的手按住自己的喉咙,感受每一个字的发音振动,又怎么会有后来的海伦呢.这就是言传所无法企及的教育力量呀,而且在世人们都知道了海伦凯勒的事迹之后,凯勒本身就成为了那个萧条时代里的一盏明灯,她的坚强和力量为当时的人们带去了希望,这也是一种身教,是身教无与伦比的号召力、感染力和重要性的证明.

我国的《三字经》中曾经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不同而产生差异,身教通过其更具有感染力的和潜移默化性的本质,影响并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也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身教的感染力,才从某些方面促成了各地文化差异的形成,身教不仅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世界文化形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当今这个时代,应试教育和各种书面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非议,人们开始呼吁对于教育者本身学问、道德、能力素质的重视,我国的教育部门在前几年就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肯定身教重要性和呼吁身教与素质教育的观点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2002年的例会上明确提出了“重视教育者及教材编撰者的素质要求”的看法,所以就让我们在这里在此肯定下这个时代的潮流,并坚定我方论点“身教重于言传”!

4. 言传身教的素材(例子)两个,急

曾子杀猪

田母拒金

战国时期,田稷任齐国宰相,兢兢业业,办事公正。一次,他的属吏送给他百两黄金,几番推辞,最后碍于情面还是收下了。将它拿回去原封不动的献给了母亲。田母面露怒容说:"你为相三年,俸禄从没有这么多,难道是掠取民财、收受贿赂得来的?"田稷低下了头,以实情相告,田母严肃的说:"我听说士人严于修己、洁身自爱,不取苟得之物;坦荡磊落,不做诈伪之事。不义之事不存于心,不仁之财不入于家。你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就应处处做出表率。而你却接受下属的贿赂,这是上欺瞒国君,下有负于百姓,实在让我痛心啊!速将金子退回,请朝廷发落!"田稷听了母亲的话,羞愧万分,先将百金如数退还,又立即到朝廷坦陈过错,请求罢相。齐宣王听后,对田母的道德风范称赞不已,他对群臣说:"有贤母必有良臣!相母之贤如,何愁我齐国吏治不清。赦免相国无罪。"并诏令天下学习田母廉洁清正、教子有方的高尚品德。田稷更加严以自律,后来成为齐国一代贤相。

5. 言传不如身教的名人事例3个 不要太长

孟母三迁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曾参烹彘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呆着,我回来为你杀猪。”她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随后曾子就杀了猪。

刘荫枢教子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6. 言传大于身教的例子

言传和身教,都是教育的手段,传是传授,教是教导,传也是教,教也是传,言传是教育者把身教的内容加以总结阐发,用来教育被教育者。

身教是教育者把言传的内容加以贯彻落实,而且尤其是指教育者自身把他所要言传的东西加以亲身实践,从而教育被教育者。两者相辅相成,但是却略有轻重之分。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言传而非身教。如果身教重于言传,那只能说全世界古往今来的教育模式都是彻底的错误的。

有句成语:言传身教,为何古人把言传放于身教之前??而不说身教言传啊 身教有时间地点场合时机等局限性,因此有可能是无远都无法实现的,既然没法实现就何谈其意义啊。请对方辨友不要逃避这个可能条件。

7. 和言传身教类似的成语

” 【结构】联合式和言传身教相似的成语——以身作则;不能读作“jiāo”。

意之所随者。 【用法】含褒义、现身说法。

言传身教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解释】言传、言行不一 【例句】好的领导干部。一般用于领导。

【正音】教;身教:以行动示范、传授:用言语讲解。 【辨形】身;不能写作“深”、现身说法 【反义词】言而无信。

【近义词】以身作则。 【出处】《庄子·天道》;~;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既用言语来教导。指行动起模范作用,意有所随、长辈或其他受尊敬的人,又用行动来示范,不可以言传也:“语之所贵者意也;只有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