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峰会HWeek/XWeek值得去吗?

如题所述

入选XWeek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是我在知乎上的回答,就直接拿过来了,可以参考参考,原文链接如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9838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10632

我是第一批XWeeker,17年毕业于杭州学军中学,高考党,被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录取。

去XWeek之前自己心中也有很多疑惑,外界也有很多不解:为什么一个高考党要去参加出国的活动?且那年我是高三,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届,11月的行程开始前我的选考刚出分。选考的时候我感冒,成绩非常不理想,带着已经定了的极差的物理(且是擅长科目)分数,我飞向了美国,去探索与我鲜有交集的三所全球知名学府。

有一句话很好的契合了我当时的想法:We should embrace the challenge, not the success.

这句话是我在高考考后想到的。绝大多数人在说,我们要拥抱挑战,拥抱机遇,但事实上呢?他们拥抱的是成功。也许我们不止是拥抱挑战,我们更应该拥抱改变,拥抱不同。汤玫捷老师偶遇我们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如今仍印象深刻。对于我们高考党而言,XWeek是没有负担的体验,能让我们更好地去拥抱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大学文化。的确,没有包袱,没有任务,我张开双臂,三所学校就在那里。这段旅行,换句话说,这段冒险,是从挑战自己,拥抱一个不同的自己开始的。也许我的心态与其他同学不一样,但我知道我该舍弃坐上飞机时的那个自己,回国时我应该脱胎换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一场战斗中,不仅是所谓broaden your horizon 更多的是你获得了意志品质,你知道了身边的人竟然如此厉害,你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那接下来,除却综述,我想讲几点细节。

第一点,很重要,就是休息。

耶鲁的第一天,始于与时差作战,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哪里睡着……时差击败你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付出努力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能不能熬住一整天知道晚上再睡觉,而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你能不能舍弃手机乖乖钻进被窝,这一切也许没人能监控,但第二天的课堂表现会说明一切。同样的,没人打分,没人会因为这段旅行中你的表现而改变你的录取情况,但是你在其中的表现是你自己人生的缩影,慎独二字请谨记心中。充足的休息保证了一切,当然也会有时差反复的情况。我基本调整好了作息时间,可到后来hackathon的时候三点睡了一次第二天就八点睡着了……哦还有一点就是尽量别和国内的小伙伴聊天→_→我等回复等了一整个白天……

第二点,讲讲饮食吧。

well,我是一个热爱吃的孩pang子zi,所以我很在意饮食呀!在XWeek的话,每一餐都不带重样的(如果去国外大学读书的话可能会逊色很多),领队老师想了很多办法给我们换着东西吃,还教了我们很多“生存技巧”,我们也基本把三所学校范围内的招牌美食吃了个遍。不得不说,虽然很好吃,但是还是导致了以下两个结果:1.我回国大吃了一通 2.我坚定了在国内读大学的想法。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最后一餐吃的越南米粉,现在想起来深夜打字的我都还有点饿……没记错的话就在Harvard Yard里 大概就在coop边上? 反正很好吃就对了→_→还有就是第一天在yale某个餐厅(大概叫Commons)吃到的自助餐。那个餐厅说是yale最棒的了而且后来要翻修,估计这几年的XWeeker无福享受啦!感觉学生主食基本上是披萨和沙拉了,而且和国内吃到的还是差别很大的,怎么说呢,必胜客那个感觉已经和披萨距离有点远了hhh 沙拉基本上都有大块的cheese,反正吃不惯是常态啦。饮料也很奇怪,我在yale吧寻寻觅觅找到一家珍珠奶茶店,来自台湾,风味正宗就是有点贵。在探索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美食,当然也会踩雷,比如难以下咽的blue cheese,我还买到过大得吓人的corned beef sandwich……总之,带着自己健康的身体去探索总不会吃坏的吧。

第三,爱情。

不多说了,这趟旅行有着婚姻介绍所般的魅力,成了3对(而且大都是异地),愿他们终成眷属。

第四,住与行。

在Yale我们当时住的是motel。和电视里看到的还是区别挺大的,条件还是不错,两人一间两张床。到Boston之后情况变得有些微妙,4人住在套房里,仍然两张床。环境其实一流,设备齐全,冰箱、咖啡机、微波炉、酒杯……应该是那种一家子来住还可以烧饭做菜的设计。但是四个大老爷们挤两张床总有些尴尬hhh最后经过探索我们用沙发叠了张床,垫子做了张床,大家倒还睡得蛮开心的。住的地方还有一些其他设施例如健身房,旁边也有个Target,很方便,最后一天还进行了大采购hhh买了些专辑什么的。

有关行的话,一定要听指挥,什么时候集合,报数的时候也一定要全神贯注。剩下的自由活动时间就靠两条腿啦,一切都做好预留时间。接送基本都有校巴或者大巴不用担心,只要做到准时到就好了。如果需要做出租或者其他交通的话一定要注意目的地是否准确,有两位伙伴就回错了酒店,因为当地有不止一家resident inn。

第五,衣。

我们第一批出发的时候是冬天,因为教室内一般会开空调,所以建议搭配是夏季或者秋季的衣服外面裹上几层容易穿脱的冬衣。会有一些情况需要bussiness casual,所以就里面穿好到时候脱外套就行了。也不用准备太多,毕竟也可以到coop买一些纪念衫。

第六,买!

不建议买很多乱七八糟的,推荐几家纪念品店吧。Yale Bookstore和它旁边的一家官方店都是不错的,在MIT和Harvard都是Coop,最好能找当地的中国学生借用一下student ID,能便宜不少hhh我个人的想法的话,是不建议买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吧,总要找一些有特色的……我比较推荐各个学校的筷子hhh又便宜又有纪念意义!土豪自便啦~反正别买太多东西……没什么意义的,别花太多时间,你的重点应该是在课堂,而不是花大把大把时间在shopping

第七,课堂。

把课堂放到最后讲吧。在每个学校我们都会拿到可以参加的一些课程的时间表,大多是初级课程,建议多选一些进行参加,有lecture也有seminar,如果是前几天的话还有时差在影响,不建议参加seminar(除非你能挺得住),因为在seminar上睡实在是太不尊重了……当然seminar的互动能让你清醒也是可以的。选的课程尽量不要专业性太强了,要不然你会魂飞魄散……举个例子,我在哈佛听了一堂统计学的课,有关不确定性,老师又有口音,听得我神魂颠倒……同一天,我没吸取教训,迈入了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发言现场……一天内第二次魂飞魄散……当然,物理学的那场讲座听的人本来就少,也有不少人中途离席,我想表明的观点就是,你来XWeek是寻求体验的,不是寻求知识的。听不懂课是不要紧的,重要的是你要尝试着去听懂,不要听不懂就抓紧这一点墙外时间刷刷ins和facebook……另外的话,要给予教授和他们学生足够的尊重。再举个例子,我们当时在Yale的最后一天是大选过后……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Hilary输给了Trump之后整个Yale一片寂静(Hilary是Yale毕业的),当时美国很多大学的很多教授也停课了,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seminar没停课,结果连我有6个prospectivestudents坐在seminar room,1个很老(听介绍很著名)的教授在讲课,旁边三个教授旁听(同系资历稍浅),三个学生(没错,只有三个!)。你可以想象得到他们7个人看到6个中国学生时候的惊讶!这时候就要主动解释啊交涉啊,他们是不一定知道有XWeekers的存在的,但是只要友好交涉的话一般来说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人家要你离开你也得离开,别死皮赖脸……他们是有权利请你离开的。当然啦,即使不是大选也会碰上停课的事件的,那就换个教室好啦,总之,在校园的行为你要表现的得当,要自信不是自负,要自在而不是随意。

那么大概就讲这么多吧,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随时提问,之后我也可能会做适当的补充的。

下面贴几张在各个校园拍的美照,经过prisma做了滤镜,原图也是好美www


希望大家在美国有自己的无可替代的经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5

当然值得去,哈佛峰会,全名“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即“HSYLC ”由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HAUSCR)在中国上海、北京和杭州隆重推出,三百余名中国高中生将汇聚上海参加为期一周的会议,共同体验针对学习能力与领袖气质的“哈佛挑战”。峰会目标便是为中国的优秀高中生精英代表提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课堂,使他们有机会放眼全球,共商天下事,一展领袖风采,在日常课堂以外发掘自己的潜能。 

    简介

    峰会目标便是为中国的优秀高中生精英代表提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课堂,使他们有机会放眼全球,共商天下事,一展领袖风采,在日常课堂以外发掘自己的潜能。 在超过一周的时间里,HSYLC 的成员们将亲身体验一次独一无二的学习性挑战。他们将聆听由中美政界、商界、学术界的杰出人物所作的每日嘉宾讲座;通过辩论和模拟联合国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公众场合的演讲能力;在企业参观中见证跨国公司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在户外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

    为了使HSYLC能够成为一次真正富有意义的经历,主办方还邀请了哈佛的教授、导师和学生以及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请他们在会议期间,为参加会议的中国高中生举办讲座、进行课题教学指导、辅导英语学习并提供其他方面的指导。在哈佛专项写作课程中,经由授课人的监督与哈佛学生的指导,HSYLC的成员还将参与充满挑战的写作训练,举行写作讨论会以提高英语语言技巧。也邀请著名的政治家、商人和其他学者来为成员们作每日嘉宾讲座。他们在各自领域所拥有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经历一定会带给HSYLC的成员不少收获。此外,峰会组织者们还不遗余力,将为HSYLC成员们安排精彩的社交活动来平衡紧张的学术课程安排,锻炼社交技能,塑造全面人才。

    2006年举行了第一届,来自26省,直辖市,132所高中(82% 来自省、市、区重点中学)的318 位与会学生

演讲嘉宾包括:

5位哈佛大学嘉宾,包括3名常驻教授

5位复旦大学教授,均为院系负责人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国际建筑学奖得主 李晓东

阿里巴巴网的创始人,雅虎中国的执行总裁马云先生

Google 中国区主席 李开复先生

原高盛集团总裁 John Thornton先生

美国前总统卡特发言撰稿人 James Fellows

太平洋建设集团首席执行官 严介和

百家讲坛主讲人 易中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4
我是通过HSYLC峰会申请面试参加的11月份的HWeek。HWeek的行程是8天,但其实对我,HWeek远远不止8天。
其实从申请HWeek开始我是很茫然的。作为一个在国内高考的高考党来说,我从来没有写过那么多的英文essay,也没有太多的面试经验。Hweek最开始的四篇申请文我写了大概两个多个礼拜,就是那种绞尽脑汁想证明自己是个很优秀的人的那种感觉。再到哈峰的面试,15分钟的面试其实氛围没有那么严肃,但我真的是只能通过对外散播微笑来假装我真的一点都不紧张。收到application decision的时候开心的快要蹦起来了,很惊喜,也很荣幸。这似乎预示着8天的HWeek注定会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
我并不是第一次去美国,Harvard的校园我也不是第一次踏进,只是之前我只是一名游客,陶醉于Harvard学生拿着一杯星巴克抱着几本书的充实,可这一次,我却有幸成为了一样拿着一杯星巴克在Campus里面到处找课上的学生。所以HWeek一定是特殊的,因为我所经历到的全部都是特殊的。
其实HWeek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我在seminar上学到的知识,亦或是能够与教授交流的那份充实,因为我并没有对学术方面那么强烈的渴望,当然能听到自己喜欢的很棒的生物课与社会医疗方面的课我真的超级满足,我认为于我,我收获到的更多的是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的能力。Harvard的学生们非常优秀,而与我同行的HWeeker们也非常优秀。所有在8天HWeek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Harvard学生们都像是一个自己想要努力成为的翻版,而自己在HWeek过程中认识的朋友也都是非常棒的存在。8天的HWeek,说来你们可能不信,但似乎让我开始明白了自己与Perfect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今后能够努力的方向。
总之HWeek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地方,希望今年的申请者,以及以后的申请者能够如愿去到Harvard,亲自去体验超棒的HWee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