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古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12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①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②。   桃花潭水深千尺③, 不及汪伦送我情④。

【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第2个回答  2020-02-15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汪伦是唐朝泾州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他希望有机会一睹他的风采。可是荆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知李白要到荆州游历的消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汪文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熟悉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有力,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欣然前来于是汪伦并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此信立刻兴致勃勃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文微笑着告诉他桃花是我们这里水弹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我们这里酒店店主姓万,并不是说有1万家酒店。你白听了,现实一愣,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马上就明白了。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脸说佩服佩服。问留李白住了几天,李白在那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住处群山环抱。重峦叠嶂。住处里面池塘馆舍。清净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有与朋友高谈阔论一天,树燕长相聚会往往吹于蛋打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就送给他名马八匹绸缎十匹。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边的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是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3个回答  2020-03-17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第4个回答  2011-05-19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5个回答  2019-07-01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