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全齿高h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齿轮全齿高就是齿顶高加上齿根高,全齿高 h=2.25m即全齿高等于2.25倍模数。 

齿轮一般包括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

齿轮的基本术语:

1、模数

模数是全世界通用的称呼,使用符号m(模数)和数字(毫米〉来表示轮齿的大小,数字越大,轮齿也越大。

另外,在使用英制单位的国家(比如美国),使用符号(径节)及数字(分度圆直径为1英吋时的齿轮的轮齿数)来表示轮齿的大小。比如:DP24、DP8等。还有使用符号(周节)和数字(毫米)来表示轮齿大小的比较特殊的称呼方法,比如CP5、CP10。

模数乘以圆周率即可得到齿距(p),齿距是相邻两齿间的长度。

用公式表示就是:

p=圆周率 x 模数 = πm

2、压力角 

压力角是决定齿轮齿形的参数。即轮齿齿面的倾斜度。压力角(α)一般采用20°。以前,压力角为14.5°的齿轮曾经很普及。

3、齿高与齿厚 

轮齿的高度由模数(m)来决定。 

齿顶高(ha)是从齿顶到分度线的高度。ha=1m。

齿根高(hf)是从齿根到分度线的高度。hf=1.25m。

齿厚(s)的基准是齿距的一半。s=πm/2。 

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为 此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扩展资料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齿轮传动的应用日益广泛。先是发展摆线齿轮,而后是渐开线齿轮,一直到20世纪初,渐开线齿轮已在应用中占了优势。

国际上,动力传动齿轮装置正沿着小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特殊齿轮的应用、行星齿轮装置的发展、低振动、低噪声齿轮装置的研制是齿轮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

按规格或尺寸大小分类,齿轮型号分为标准和非标准两种;按国内外计量单位不同,齿轮型号分为公制和英制两种。

国内主要采用公制/模数(M/m),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齿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