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霍振山这个人,他的原型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12
只知道霍振山是霍元甲的后人。
第2个回答  2021-12-12
青面兽杨志。俩倒霉蛋杨志,麟府杨家将后人,绰号青面兽,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这是他在水浒传里的生平大概。小说里杨志还算是有自己单独剧情的主角团之一,不过小说毕竟算不得数,然而正史上也能找到他的只言片语。《三朝北盟会编》卷六说童贯在宣和北伐(?)到河间的时候,以种师道为东路总兵,麾下前后左右四军之外,还有选锋军一部,主将是赵明、杨志。等拿(mǎi)下燕山府之后,杨志的名字再次出现:杨志昨在燕,曾受高托山极赂。——《三朝北盟会编》卷三〇引《沈琯与李纲书》这里头涉及到三个人。李纲,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无须赘言。沈琯,字汝律,湖州德清人,宣和间改任燕山府提举。金人南侵时为郭药师所执,终不见屈,被遣同李邺至宋议和,逃归首陈虚实,乞邀击之,不用。有《南归录》《经世录》,以摅忠愤,自号柯田山人终老。高托山,宋人,宣和六年起义反宋,活动于青、徐、沂、密等州,众至三十万,声势极盛。宋以内侍梁方平为河北京东制置使率兵镇压,杨惟中、王渊、张俊、辛兴宗、韩世忠等皆预其役。北宋灭亡后举抗金大旗继续活动在河北山东,金天会六年在河北清河被金将王伯龙击败,后不知所终。据说此公是《水浒传》河北义军田虎的原型之一。杨志的再一次出现,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记载。宣和北伐被打成了天会南征,靖康元年,金军再次南下,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率军围攻太原。五月,河北制置副使种师中驰援太原,《三朝北盟会编》引《靖康小雅》载其“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公独与亲兵小校数百搏战,……遂力战而死。”“巨寇杨志”,仅见此处。文献到此,杨志不知所踪。如果把这个“巨寇杨志”和前边的军官杨志看做是同一个人,那故事就可以是这样的:杨志曾是大宋官军的一个将领,跟随童贯参与了宣和北伐,并驻扎在新光复的燕山府。然而因为滥用民力、监额科敛过多,加上天灾人祸,宣和六七年的时候山东河北等地出现一系列民变,比如张万仙、张迪、贾进、武胡、李太、徐进等等,还有上边的高托山。随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协助招安?买路?买军备物资?),杨志收受了义军头目高托山的贿赂,但是被为人正直的上司沈琯察觉并举报,杨志趁机逃走,并成为了山东河北义军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就是投奔了高托山)。次年义军被宋军逐渐平定,恰金军南下,于是义军改换头面,投降宋廷组织抗金,成为了“巨寇”的杨志也是其中的一员,被安排进种师中驰援太原的部队里当先锋,结果不战而逃,后不知所踪。如果故事到此,我们仍然不觉得这个人和《水浒传》里的杨志有什么相通之处,无非就是这个杨志也是军官落草再被招安。巧了,2014年5月,河南济源施工工地发现宋金墓葬一座,出土墓碣一方,杨志的。故赠登州防御使杨公墓碣公姓杨氏,讳志,邓州淅川人。世业耕桑,性刚烈,年十六因伤人亡命充军伍,后以战功补官至武德郎、閤门宣赞舍人。公勇敢超绝,收勋有素。上皇尝召见,嘉之曰:胆勇过人可尚,独领雄兵敢战,遇敌无不先锋。靖康初,大军攻太原,都统王渊率师往援。时公受制于渊,不意缘私憾虚,坐失利。越明年八月二十二日,例置之以法,享年五十有五。识与不识,闻者莫不痛悼。秦是时忝预麾下,同诸将火其尸,倍骨而归。后闻朝廷,知渊以私隙见害,就死无辜,后复降渊罪。赠公前件官。公无嗣。夫人马氏,宋州人。止一女被虏,不知所在。至齐阜昌元年,秦守恩州。是年冬十月,夫人扶护公柩归葬淅川道,过甘陵,闻邓路梗,欲还宋州,而无亲旧可投。于是秦重念素出门下,最蒙眷知,哀死生之无归,因请卜葬公于城东祖印院地,仍迎侍夫人,以晨昏礼事之。后六年夏大水,屡遭湮没,即改葬东杞。至阜昌八年十一月齐废后,秦奉命权知孟州,既而图居济上,于大金天眷二年岁次己未七月己卯朔二十五日癸卯,特迁公柩葬于龙潭寺之西原,为夫人身后祔葬计也。呜呼!公事宋日,竭节尽忠,毅气凛然。前圣语所称谅匪诬矣,馀不复具载。儒林郎知孟州济源县事刘谦益书。门人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前权知孟州防御使马秦立碣。曹宝刊。这方墓碣给上文所述的掐头去尾的杨志故事补充了开头结尾,而且也让我们把这位杨志和《水浒传》里的杨志联系起来了:杨志并不是麟府杨家将的后人,他出生于北宋熙宁六年,是河南南阳淅川的农家子,十六岁那年(元祐二年左右)因为过失杀人(没毛大虫牛二?)而被充军发配(因为如果是故意杀人那就被斩了),后来在军队里混的还成,成为了中下级军官(徽宗政和中定武臣官阶五十阶,武德郎为第三十六阶)。宣和中参加北伐,驻扎在燕山府,后因受贿被处理,落草为寇。靖康中被招安,隶属于真定府都统制王渊,奉命救援太原,结果进军路上出事(不战而逃?战败?),次年八月二十二日被处死,后由其麾下将领马秦等人收敛尸身并火化。朝廷不久也知道了此事,调查明白是王渊跟杨志有过节,被杀是不该的,所以给杨志平了反,其妻子马氏(不知和马秦是否有姻亲关系?)准备在伪齐阜昌元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八年)从恩州(武松二次发配地)护送杨志骨灰返回淅川老家,却因为宋金在唐邓一带拉锯战道路不通而被迫停留在故城县(衡水故城县城,别名甘陵),于是旧部将马秦便说服杨志夫人,将其葬于故城县东。又过了六年(也就是阜昌七年),河北闹水患,杨志坟墓被淹,于是迁葬东杞,次年伪齐被废,马秦亦改调孟州(武松首次发配地)为官,于是在天眷二年(南宋绍兴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再次迁葬于马秦为官的河南孟州下边的济源龙潭寺西原。杨志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靖康之乱的时候被金人逮走了,不知所踪,其遗孀无依无靠,由其老部下马秦赡养。《水浒传》上说,梁山兵马征讨方腊时,杨志刚刚渡过长江便因患病而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后病逝于丹徒县,就地安葬,追封忠武郎。圹志里现实中的杨志和艺术创作中的经历迷之镜像,他们俩同样的一生淹蹇,都误杀过人命,都被流放,都成为了下级军官,都一度落草为寇,都被宋廷招安,都未死于军阵,却又都死不还乡,天暗星,注定是无光可言。哦对了,在程善之的《残水浒》中,杨志随卢俊义投降朝廷,被种师道授为清塞军右厢都指挥。历史上,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种师道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保住了开封,京师解围之后却又旋即被解除兵权,不久病逝。而他的弟弟种师中,则在他病逝四个月之前,战死在了救援太原的路上。也许在这个次元,没参加驰援太原的天暗星杨志没有和上司发生不睦,没有不战而逃,也没有不明不白的被军法从事吧。
第3个回答  2021-12-12
霍振山是霍元甲的后人。
1、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秘宗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
2、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3、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扩展资料
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足进步,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并在24岁那年5分钟之内击败了一位打败了霍元甲的哥哥与弟弟的人。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艺”,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2-12
可能没有,但历史上这种人是存在的,有可能他叫别的名字却上演的同样的故事,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好的光彩所以被历史遗忘,因为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做什么光明大事,他们只是在人群中默默的做着大事才有了现在的和平。
历史上是没有明世隐这个人的,但是他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原型是明崇俨和袁天罡。
明世隐,手游《王者荣耀》中的男性英雄之一。明世隐的定位是辅助型法师英雄,可以利用技能为队友提供增益效果,也能在战斗中不断削弱敌人的实力,可谓是一名战略型英雄,而大招的爆发效果让明世隐拥有较强的收割能力。这样一名输出增益的英雄,在对战中的重要性很大。
扩展资料
明世隐的原型简介:
1、明崇俨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唐高宗时期的政治人物,其祖先是平原士族,世代在南朝为官,南朝梁国子祭酒明山宾五世孙。父亲明恪,豫州刺史。其人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出身士族,却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年少时,父明恪任安喜县令,县吏有个会召鬼神法术的,明崇俨学会了他的法术。
入仕途后,最初担任县丞一职,唐高宗时代,皇帝总犯头疼病,明崇俨竟真的看好了皇帝的病,由此深得唐高宗和武则天喜爱。仪凤四年(679年)五月初三,被盗贼杀死。唐高宗追赠他为侍中。谥号庄
2、袁天纲
袁天纲(俗写为“罡”,528一635),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隋时为资官令,唐武德年间为蜀郡火井县县令。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贞观八年(634年),在其请求下,唐太宗复任他为火井县县令,以让他返回家乡,同年袁天罡卒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明世隐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还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