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02
个人觉得好的家庭教育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关系亲密,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每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出来。非常重要。

二是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所有,让他们不用去经受苦难、努力去获得金钱、地位、权力等等。但是没人可以陪伴孩子一辈子,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们一辈子。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个能力没有培养好吧。不过好像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了,在孩子的培养上比以前要好多了。

三是要给孩子建立界限,不要侵犯他人和社会。这又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也实际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自己没有界限,那就没有自我,被任何人随意的侵犯自己的尊严。如果对别人没有界限,那么就会侵犯到别人,最终被别人抛弃。无处不在的界限,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摸索。

四是要学会理财,这在未来很重要。钱是这个社会上很重要的介质,衡量很多的价值,孩子们应当知道钱的价值,知道如何挣钱,如何花钱,如何体现钱的价值,利用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被钱奴役。

五是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这个社会混的好的人不一定智商有多高,但情商一定很高,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必须要适应社会。

六是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自己的底线。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要迷失自己,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是稀里糊涂的活,直到稀里糊涂的死,浪费生命,毫无意义。
第2个回答  2022-05-02
1、世上没有坏孩子
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在一个优秀的父母眼里,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渴望被大人们认可、鼓励、赏识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鼓励越多,子女就越自信;反之,就越自卑。
家庭中,父母切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爱某个孩子,因为它最会让孩子从小产生心理阴影,且终会导致"社会排斥"。

2、要向孩子学习
人类学家玛格丽•米德当年所描述的"并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的文化)和"后喻文化"(老一代向新一代学习的文化),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出生、成长在新的时代,对变化的时代有天然的适应能力。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以孩子为师",并倡议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其三,向孩子学习绝不意味着成人的幼稚,恰恰相反,它标志着成人的成熟与睿智。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又变为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他们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可见,10岁到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
造成父母与孩子代际隔阂的原因是:一是由两代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引起的,二是两代人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对新技术适应能力的差距引起的。
所以,如果孩子在10-20岁之间,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应当即质问或训斥,而应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常这样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4、尊重孩子的权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也许,您看了这些权利会坐不住,这么小的孩子有这么多权利,谁还管教得了?
其实一个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更好教育,因为所有的儿童权利都在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当父母们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开始。
5、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0--14岁的孩子中,弱智能儿童仅占1.07%,也就是说,98.93%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存在的是爱不爱学、会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5-02
一、家庭关系亲密,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每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出来。非常重要。

二、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所有,让他们不用去经受苦难、努力去获得金钱、地位、权力等等。但是没人可以陪伴孩子一辈子,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们一辈子。

三、要给孩子建立界限,不要侵犯他人和社会。这又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也实际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自己没有界限,那就没有自我,被任何人随意的侵犯自己的尊严。如果对别人没有界限,那么就会侵犯到别人,最终被别人抛弃。无处不在的界限,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摸索。

四、要学会适当的理财。这在未来很重要。钱是这个社会上很重要的介质,衡量很多的价值,孩子们应当知道钱的价值,知道如何挣钱,如何花钱,如何体现钱的价值,利用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被钱奴役。

五”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这个社会混的好的人不一定智商有多高,但情商一定很高,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必须要适应社会。

六、从小培养正确的三观。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自己的底线。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要迷失自己,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是稀里糊涂的活,直到稀里糊涂的死,浪费生命,毫无意义。

七、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喜欢模仿他人,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八、尊重孩子,懂得倾听。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想法,不要以为他是个孩子就可以不管他的想法直接帮他做决定。家里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

九、容许犯错。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犯了错就好像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一样,又打又骂,他们还是孩子,认知水平还在发展中,只要不是性质恶劣的错误,都是可以容许他犯的。但是在他犯了错之后,我们要往正确方向引导,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第4个回答  2022-05-02
个人觉得好的家庭教育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关系亲密,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每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出来。非常重要。

二是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所有,让他们不用去经受苦难、努力去获得金钱、地位、权力等等。但是没人可以陪伴孩子一辈子,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们一辈子。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个能力没有培养好吧。不过好像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了,在孩子的培养上比以前要好多了。

三是要给孩子建立界限,不要侵犯他人和社会。这又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也实际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自己没有界限,那就没有自我,被任何人随意的侵犯自己的尊严。如果对别人没有界限,那么就会侵犯到别人,最终被别人抛弃。无处不在的界限,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摸索。

四是要学会理财,这在未来很重要。钱是这个社会上很重要的介质,衡量很多的价值,孩子们应当知道钱的价值,知道如何挣钱,如何花钱,如何体现钱的价值,利用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被钱奴役。

五是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这个社会混的好的人不一定智商有多高,但情商一定很高,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必须要适应社会。

六是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自己的底线。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要迷失自己,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是稀里糊涂的活,直到稀里糊涂的死,浪费生命,毫无意义。
第5个回答  2022-05-02
首先,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

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
好的家庭环境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好的家庭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所有,让他们不用去经受苦难、努力去获得金钱、地位、权力等等。但是没人可以陪伴孩子一辈子,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们一辈子。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个能力没有培养好吧。不过好像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了,在孩子的培养上比以前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