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做父母的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意一直带孙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等我年纪大了,儿女们成了家有了小孩子,我经济能力不错的话,我也愿意出钱请保姆帮忙带小孩子。我就好好的过我的退休生活,不再去操那么多的心。

现在有些做父母的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意一直带孙子,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帮儿女带小孩子不是做父母的责任,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流行这样带,老人如果不愿意带那么周边的人就会觉得这不合常理。所以经济条件好的话,又不想帮着带小孩子,不出力出钱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所以现在有些父母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意一直带孙子,这样的做法,我很能理解。老人没有必须带小一辈的义务,能出钱请保姆帮忙带小孩子的话,我们应该更感激他们。


你好,我是 育儿 字传,中国从古到今的婆媳矛盾、隔代溺爱的纠葛、三代共处一室的尴尬、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我想最能解释你上面提出的问题。

作为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先说生活习惯,年轻人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喜欢周末邀三五好友家中聚会,喜欢和老公过甜蜜的二人世界,然而父母在,就没那么自在了。我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很好的人,为了孩子,可以说能奉献自己的一切。但说实话,我内心是不愿意的,真的是很不方便。

其一,穿衣不随便。公公婆婆退休后整天在家,我想在家穿得随意一点,比如不想穿着胸罩,但是实现不了,一年四季,下班了,回到家,想要摘掉胸罩放松放松,但是碍于尴尬,只能一天十多个小时穿着,到了夏天,更是超级难受;

其二,买东西不随便。年轻人爱购物,买些自己喜欢的衣服啊、包包啊、鞋子啊,不光是为了美,也是工作需要,可是和老人住一起,每次我买东西回来,婆婆总是会唠叨“你的鞋已经那么多了,又买鞋”、“有衣服穿就可以了,又买这么多”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心理非常不爽,那感觉就好像你花的是我儿子的钱,但实际是,我每月过万的收入,买什么,我没必要跟做贼似的,为了减少矛盾,我再买东西,都是偷偷地拿到我自己的房间,过段时间再穿,内心真是别扭的很。

其三,过夫妻生活超级压抑。公婆不喜欢关门睡觉的习惯,我真的是无语,每次和老公在一起,都感觉内心放不开,不敢出声,完全没什么兴致可言,老公虽然也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那毕竟是他父母,他又能怎么办呢,也只能忍着,我真怕有一天,我造成心理障碍,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其四,住一起,再好的关系也会变质。没结婚前,我一直是生活在公婆身边的,他们当我是女儿一样,对我照顾得很好,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住在一起,我们的做事习惯完全不同。婆婆有很深的强迫症,无论多么累,她都要把所有她想做的活干完,可是她的时间分配很有问题,从早到晚,想起什么干什么,看似很忙碌,其实很窝工,浪费时间,我做事情有自己的规划,既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所有想做的家务也都没耽误,但是,婆婆就是看不惯我做事,她觉得我就该像她一样忙碌才算干活;而且,她儿子可以什么都不用做,都是她在伺候,可我做不到像保姆一样照顾她儿子,我们的矛盾越来越多。

再说照顾孩子方面,我们的分歧也很大。他们很溺爱孩子,孩子被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有些过头,比如,5岁前,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孩子有小便,他们都是拿瓶子接的;孩子吃饭,他们总是代劳,不是上手喂,就是追着喂,由于这种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我儿子脾胃特别不好,总喂总喂,造成孩子习惯性呕吐,对于这个问题,我和他们交涉了很多次,终于在我的抗议下,制止了他们喂饭的行为,现在,孩子可以自己好好吃饭,也没再出现呕吐的情况,抵抗力也增强了很多。

另外,在教育孩子上,老一代的固执、脾气大,也在我儿子身上有所体现。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异常叛逆,脾气暴躁,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坚决要求他们不要参与孩子教育,由我和孩子爸爸来进行教育,实践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至少现在,我的儿子阳光、自信、平和,也能懂得理解他人,并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在发展。

但是,我发现,我和公婆之间,在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关系变得很微妙,没有以前好了,这就是和父母住一起,由父母带孩子,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很多父母可能也是经历了这些,或者害怕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糟,所以,宁可自己出钱雇保姆看孩子,也不愿意亲自带孙子。作为年轻人,我们要理解他们,其实,两代人之间有各自的生活空间,想念了,就彼此看望,这才是最幸福、最和谐的距离。

孩子可爱,太累人了。同事6岁儿子幼儿园放假60天(估计要上一年级了),正好小孩爷奶有事,就带办公室来了,还没3天,办公室人要被整疯了。中午休息几个人玩会 游戏 ,被这小子发现了,下午不管有没领导在场,缠住要玩 游戏 。不理他就大声说我看不起你,把人气的够呛。中午睡醒看不到他爸,他爸下楼开会了,又不能带他去,就哭不停,办公室人谁受不了就去哄一下,搞的大家头都痛。

作为孩子的爷爷奶奶能出钱请保姆,让保姆来照料孙子,说明孩子的爷爷奶奶想帮儿子与儿媳出一份力,内心是很疼爱儿子与儿媳的,给年轻人缓解压力。

你是幸福的人,遇到了明理的公婆。

为啥爷爷奶奶不愿带孙子?

首先,请保姆的钱是爷爷奶奶出的。并且也说明孙子在爷爷奶奶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爷爷奶奶打心里是很疼爱孙子的。

其次,为了避免婆媳矛盾

很多家庭没有小孩之前,婆媳相处的很好。但孩子出生后,婆婆带孩子多少会出现一些陋习,与现在的 育儿 理念不吻合,隔辈亲带孩子都会溺爱孩子,隔辈亲带孩子都会大包大揽,隔辈亲带孩子会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隔辈亲带孩子,孩子一定很亲奶奶。因为隔辈亲只会一味地对孩子好,不懂得教育孩子。这就在无形中破坏了婆媳关系,为了孩子,婆媳之间意见都会不合,因为两代人生活的环境不同、理念不同。其实谁都没错,只是生活的年代不同。

这就说明,你婆婆想家和万事兴。不想破坏婆媳之间的关系。

最后、保姆带孩子,她不会出现溺爱孩子的行为。

保姆只会负责孩子的吃与安全问题,至于教育不是保姆范围内的事,教育孩子是你们夫妻的事,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你婆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让你们尽快的进入为人父母的角色,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育问题上也不会出现代沟,孩子的三观以后也很正确。两代人的想法不同会误导孩子的。孩子只会懂得谁对我好,我就对谁亲的理。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你婆婆的想法了不起。是个好婆婆,既不想破坏婆媳关系又帮儿子儿媳减轻了压力。孩子从小就能得到正确的教育理念。

能出钱帮请保姆照顾孙子孙女的公公婆婆,基本上要么是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要么就是还在工作岗位或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阿姨叔叔们,基本上思想方面比较开明,很少会是村里的公公婆婆们,他们辛苦工作了大班辈子,真的特别想乘退休还有点体力的时候到处 旅游 看看,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



一、避免婆媳、公媳矛盾

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媳妇害怕和公公婆婆住一起,怕引起家庭矛盾,其实有些思想开明的公公婆婆,也不喜欢和年轻人住一起,公公在媳妇面前也会有不自然的时候,他们还真的是宁愿付钱请保姆,也不愿意和儿子儿媳长住一个屋檐下的。

比如我的一位亲戚,夫妻两人都是职工需要上班,婆婆五十岁已经退休了,公公还要等到六十岁才能退,儿子出生的时候,公公婆婆俩就出钱请了月嫂,满月之后请了保姆,公公婆婆偶尔会来小家庭小住几天,按公公的话说“我在家大夏天光膀子习惯了,在媳妇面前可不能这样自由,还是自己老两口住合适。”

我就经常听一些宝妈反应,和公公婆婆住一起,真的是薄一点的睡衣都不敢穿,洗个澡出来还得穿上内衣,感觉特别扭。

因此,公公婆婆愿意出钱请保姆照顾孙子孙女也不愿意自己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二、精力、体力不允许

有些老人是年纪比较大了,精力、体力都跟不上。

我就经常见一些年纪稍大的阿姨们带孙子孙女,小孩跑得老远了,老人在后面边喊边跑,真怕老人们不小心摔倒。我的邻居也是婆婆带孩子,婆婆都快七十岁了,平时从来不带孩子下楼玩,她说带下去孩子都跑不见了。

因此,年纪大的老人们不愿意带孙子孙女,确实是帮不上忙,年轻人应该体谅老人,让他们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三、让老人享受晚年生活

婆婆也是辛苦了大半辈子拉扯大子女,已经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到了晚年,特别是经济条件不错,有退休工资和养老金的老人们,会比务农的老人们更懂得享受生活,她们更加希望过一个充实的老年生活,因此宁愿出钱请保姆照顾孙子孙女,而自己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邻居伯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五十多岁从教师岗位退休之后,每个月领着四千多块的退休金,在我们小镇上算是收入很不错了,孙子出生之后,她出钱请月嫂照顾媳妇,满月之后又出一半的退休工资给媳妇请保姆,孙子现在都快三岁了,她也是平均每隔三个月就去儿子家住半个月看看孙子,平时就和一帮退休的姐妹们去 旅游 ,跳广场舞,还报了老年绘画班。

既过上了自己想要的晚年生生活,又避免了婆媳矛盾,她媳妇也是很乐意请保姆照顾孩子的。

世界上最繁重和操劳的工作就是带孩子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职业女性有孩子后会回归家庭,当全职家庭主妇照顾孩子?因为要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操心孩子的 健康 问题、安全问题等等,不全职就无法让孩子 健康 成长……

父母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意带孩子,主要是因为小辈对老人带孩子的方式有不同理念,老人做的再多也不一定合你的心思,稍有不慎你内心还充满抱怨,说不定就挂在脸上了。老人不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干脆出钱你请人带吧,这样就不用看你的臭脸了,免得伤了老人家的自尊,伤了彼此间的亲情。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人身体不好,带不了孩子了。很多老人有高血压、心脏病,他们自知带不了心爱的孙儿,只好花钱雇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依我看,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带亲,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培养正是始于幼年,而年轻夫妇通过带孩子也能体验到长辈的不容易,同时与孩子一同成长,这是最完美的事了何乐不为呢……

我身边就有许多您问题中所说的例子,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意一直带孙子。据我跟他们的交流了解,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通常老人带孙子通常是去子女家带,但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老人与子女间的 育儿 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我二姑去带孙子,才带了两个月便跑回家,我问了其原因,是他儿媳妇嫌她过于溺爱孩子,并且嫌弃她许多陈旧的观念,导致我二姑心里苦闷便毅然决然的跑回了家。当然事先跟儿子沟通了下,她出线给他们请保姆,但不要她再去带孙。

上述的例子非常普遍,许多老人存在着非常传统的思想观念,如小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或者是过度的溺爱,满足孙子一切有理或无理的要求,这种现象在“421”家庭中非常普遍。而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在孕期看了诸多 育儿 相关的书籍, 育儿 理念更趋合理化、科学化。使得在 育儿 观念冲突时,婆媳间极易产生矛盾。许多父母为了避够婆媳间的冲突,便只能自费请保姆,照顾孙子。

老人辛苦一辈子,退休后也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带娃苦、带娃累,老人本身身体状况要弱于年轻人,带娃便更加辛苦,为了保重身体便不愿意一直带孙子。我姨就属于这种类型,他早年养育2个孩子都费足了劲,觉得带娃太辛苦,我表弟叫她去带孙,跟表弟跟了一大堆道理,最后出钱给他请保姆,表弟也认同这种做法,皆大欢喜。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了,不想再因为带孙子影响生活质量,情愿出钱也不愿意长期带孙子,做为子女对父母的这种想法应该持支持态度,父母操劳一辈子,也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经济上支持出钱请保姆,这可以说的上是两全齐美。

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有多不容易,带孩子责任有多重有多累。

现在 社会 大多都只有一个或则两个孩子,都是掌中宝,娇贵着,磕着碰着都会心疼不已。

对于父母带孩子这个事,其实真的说不清。父母并没有义务帮子女带孩子,但现在的 社会 逼得年轻人不得不需要父母的帮助。

对于带孩子这个事,我觉得父母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都已经很好了,还有什么不满足?

1.老人自己也需要思考,是否过度管子女的事情,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适当的放手、退出,可能会生活的更好,家庭关系更和谐

2.养孩子是大事,子女必须要自己亲自体验去当父母的每一天,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3.已经为子女操劳一辈子了,老了老了,想过几天清净的日子

4.老人和子女之间有代沟,尤其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老人看不惯,索性眼不见为净

那些都是有钱人,如果有钱可以请保姆为什么要自己累死累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