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语文人教版文言文 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 20分

速度 速度 急着用 10分钟之内发的 50分

第1个回答  2012-06-08
与朱元思书

一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二 古今异义①许:古义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划,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三 一词多义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百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多,猿则百叫无绝。
④轩:高,互相轩邈。开轩面场圃,窗或门。中轩敞者为舱,高。
⑤者:经纶世务者,……的人。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⑥见: 千丈见底,看见。才美不外见, 通现, 表现.四 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上,名词作动词,向上生长。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④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⑦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②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对偶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对偶句、比喻句: 急流甚箭,猛浪若奔。
重点句子翻译: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水势湍急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犹好像奔马。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 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五柳先生传
一 重要字词A 字音:辄zhé 箪dān 俦chóu 觞shāng B 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二 古今异义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赞美”、“夸赞”等义。
③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
④会意: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⑤旧: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三 一词多义: ①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 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 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黔娄之妻有言。 ④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⑤如:…的样子,晏如;像,亲旧知其如此。
⑥许: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示估计,左右、多,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四 词语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②亲旧知其如此: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 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③ 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倒装句: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判断句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重点句子翻译: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③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愉悦自己的心志。

马 说
一 重点字词A 字音:祉[zhǐ] 骈[pián] 食[sì]
二 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句意: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③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句意:真的没有马吗?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句意:喂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句意:只是辱没在奴隶人的手中。
三 一词多义 ①之: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凭,靠,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用,能以径寸之木。⑤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⑥其:代词,它的,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其实,其真不知马也!代词,它,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乎:介词,于,出乎其性;语气词,勉乎哉。
⑧而:连词,表示转折,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⑨或:以为死(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⑩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四 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
①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译:千里的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译:只好屈辱在低贱的人的手里。)
③尽粟一石 (定语后置,译:有时能吃下一旦粮食。)
省略句:
④策之不以其道(译:鞭打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⑤执策而临之(省略主语,译: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
⑥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句,译: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⑦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设问句,译: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重点句子翻译: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句) 译: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哪里,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
一 重点字词
A 字音:叱咄[chī duō] 俟[sì] 箧[qiè] 屣[xǐ] 皲[jūn]裂 膡[yìng]人 衾[qīn] 烨[yè]然 缊[yùn]
二 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的衣服。 三 古今异义: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因此。
⑥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两次。今常用义为:又一次。
四 一词多义: ①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相当于“而”,俯身倾耳以请;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 ②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③从: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当余之从师也。 ④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礼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⑥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⑦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⑧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故人具鸡黍,老朋友;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当初;温故而知新,旧知识。⑨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五 词语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③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④县官日癝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 ⑤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⑥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⑦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⑧录毕,走送之:走,动词作状语,跑着→赶快。 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的,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 省略句: ①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 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请教。 省略主语 :
①(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译:(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 省略介词: 寓(于)逆旅主人。 译: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倒装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③自谓少时用心于学其劳。译: 自己说少年时学习用心很劳苦。 翻译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小石潭记
一 重点字词
A 字音:清冽〔liè〕 卷〔quán〕石 坻〔chí〕 嵁〔kān〕 俶〔chù〕尔 翕〔xī〕乎 悄怆幽邃〔qiǎo chuàng yōu 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 二 通假字 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
三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四 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今常用义为“往”。 五 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例句: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例句: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澈:形容词作动词,直射,例句:日光下澈。 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以整块石头为底。) 省略句:①(余)以其境过清。(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 ②日光下澈(潭水)。 译:太阳光直射到潭底。 ③(溪泉)斗折蛇行。 译: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爬行。 ④ 坐(于)潭上。 译:坐在潭边。 重点句子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戏。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凹凸不平,互相交错,无法知道它的源头。

岳阳楼记

一 重点字词A 字音:浩浩汤汤〔shāng shang〕 芷〔zhǐ〕

二 通假字
“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

三 古今异义: ①微斯人 微:没有 今义细小。 ②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③增其旧制 古:规律 今:制度
④前人之述备矣 古:详尽 今:准备
⑤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 今:景物
四 一词多义: 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左右各四。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南极潇湘,尽,引申为直通;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淫雨霏霏,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感叹词。去:离开,去国还乡;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五 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 “在…之前”和“在…之后”,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信任国泰民安。 六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译: 这些就上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倒装句: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 ②多会于此(译:大多在这里聚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④吾谁与归?(译:我和谁一道呢?) 省略句:
①(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即洞庭湖。 译:(它)连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②(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译: (滕子京)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重点句子翻译: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是因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7 醉翁亭记

一 重点字词A 字音:琅琊〔láng yá〕 伛偻〔yú lǚ〕 觥〔gōng〕筹交错 阴翳〔yì〕 二 古今异义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古义:情趣,心愿 今义:意思,含义。
②苍颜白发 苍 古义:脸色苍老 今义:青颜色。
③鸣声上下 上下 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 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
④负者歌于途 负 古义:背着东西的人 今义:失败的一方。
⑤晦明变化者 晦 古义:昏暗 今义:隐蔽,不明确
⑥野芳发而幽香 芳 古义:花 今义:花草的香味
⑦佳木秀而繁阴 秀 古义:树木萌生滋长 今义:美丽
⑧山间之四时也 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⑨射者中,弈者胜 射 古义:投壶,一种游戏 今义:射击
⑩非丝非竹 丝 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
竹 古义:管乐器 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 词类活用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四 一词多义①而:表顺接的连词,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表修饰的连词,朝而往,暮而归。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语气助词,在乎山水之间也。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 ⑤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⑥乐:山水之乐:乐趣; 禽鸟乐也:欢乐.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
⑩归:聚拢,云归而岩穴暝;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穷:乐亦无穷也,尽;欲穷其林,走完。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译: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省略句: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重点句子翻译: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游人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④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28 满井游记
一 重点字词A 字音:廿〔niàn〕 靧〔huì〕 鬣〔liè〕 罍〔lěi〕 蹇〔jiǎn〕 浃〔jiā〕 曝〔pù〕 呷〔xiā〕 堕〔huī〕事 B 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 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堕事:耽误公事。 二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三 一词多义: ①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②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③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 ④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以,郊田之外。 ⑤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⑦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
⑧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
⑨而: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可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可是。四 词类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②鳞浪层层:鳞,名词作状语,像鱼鳞。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名词作动词,骑驴。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五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 )省略句: ①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译:(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 ②柔梢披风。 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判断句: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 翻译: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高高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追问

你这是复制的

追答

对的,网上一搜多的是,有的辅导资料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