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历代建置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3-25
先秦时期:
周初,属皖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
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代,以郡统县,郡直属于国君。但战国时各国领土只有一部分是郡县的辖境,另一部分则是封君的封邑。秦朝废除封邑制,才将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

1、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九江郡。辖境约相当于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境,为九江郡历来最大区域。治寿春(今安徽寿春城关镇),因此地水泽多而得名。
2、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县(今湖北黄冈市北)。郡以今潜山县境内天柱山秦时名衡山为名,汉改天柱山,又曰万岁山。境域约鄂豫皖交界大别山脉周围一带。
一般认为秦初置三十六郡,至秦末扩至四十八郡。九江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衡山郡为九江郡割置。庐江郡为同时割置,置郡时间待考。《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辛德勇)》:秦末分九江郡西为衡山郡,分九江郡江南部分为庐江郡。
秦朝宿松地先属九江郡,后归衡山郡。皖县

西汉
3、前206年秦亡,汉立。衡山经过多次郡国的更替,至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0年)废衡山郡,新置庐江郡,领松滋县(治今宿松柳溪乡,古名仙田)等12县。
参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项羽于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以秦衡山郡地封楚将、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黄冈县境)。项羽败,楚义帝(刘邦)仍置衡山王国。吴芮仍为衡山王。封英布为九江王。
汉高祖四年(前203),废衡山国为郡,改九江国为淮南国,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今安徽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会稽四郡。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英布反,获罪伏诛。改封汉高祖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相当于从今河南上蔡、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区域。
文帝六年(前174年)刘长阴谋叛乱,撤消淮南国,其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直属汉廷。
文帝前元十一年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领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
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复置城阳国”,刘喜“徙城阳”。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阜陵侯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仍治邾县(今湖北黄冈市北)。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以庐江、豫章置庐江国。均直属汉庭。
景帝四年(前153年),吴楚反,败。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王江北。撤消庐江国,其庐江、豫章二郡直属汉廷。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为九江郡。刘赐谋反自尽,又废衡山王国为衡山郡。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0年)废衡山郡,同时撤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西部置六安国,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置新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分衡山郡南郡地置江夏郡。庐江郡领松滋县(治今宿松柳溪乡,古名仙田)等12县。
《晋书志第五地理下》六年,分淮南置豫章郡。
至此扬州衡山地名不再存立。今南岳衡山是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废除江北南岳称号之后改封的。后各朝因衡山位于湖南,以衡山为地名均指今湖南地。
4、高后四年(前184年),立松滋侯国,徐厉为侯,历三世,50年,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被废为县。《史记·右孝惠时三》。《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属淮南国衡山郡。
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复建松滋侯国,属庐江郡。
武帝元鼎五年,松滋国除为县,仍属庐江郡。
元封二年(前109)改淮南复为九江。《晋书志第五地理下》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为十三个州刺史部,州刺史部是监察区,无治所,非行政区。庐江郡属扬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分巡安徽境内有关的丹阳、九江、庐江郡和六安王国。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六月辛丑封六安共王刘庆子刘霸松兹侯,侯国都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20公里。传三世。
惠帝元康元年(前65年)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晋书志第五地理下》
平帝元始五年(5年),为松滋侯国,复为县。《太平寰宇记》:“本汉皖县地,元始中为松兹县,属庐江”。
汉平帝始元年五年(5年)降松兹侯国为县,中散大夫张何丹“以忤莽谪松兹令”。张何丹将县治从仙田迁于鲤鱼山南麓(现址),18年死在求雨坛上,葬于现新兴徐岭村庙垅屋旁。百姓为其立大王庙。
有说古松滋不在今宿松。张何丹的记载是松滋为今宿松地域的历史证据之一。其它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王莽时期
王莽(8年)篡位,侯国除为县。改松滋为诵善。《汉书》
王莽时(8-23年),庐江属令李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自称淮南王。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自立为天子,建都于舒县(今安徽庐江县城池埂),置公卿百官,拥九城,众十余万。光武六年(公元30年),东汉大军攻占舒县,李宪被杀。淮南国亡。

东汉
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撤六安国,并入庐江郡,撤松滋、湖陵邑二县,并入皖县。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改庐江郡为六安国,皖县属之。
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复撤销六安国,并入庐江郡(治舒)。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自舒县迁治于皖县。
建安五年(200年),皖县入于吴,庐江郡又迁治后皖(今怀宁县)。同年,李术叛孙权,据皖城,皖城遂荒芜。西晋初废。
汉顺帝(115年—144年)扬州统会稽、丹杨、吴、豫章、九江、庐江六郡。《晋书志第五地理下》
《后汉书》庐江郡 文帝分淮南置。建武十三年省六安国,以其县属。
舒 有桐乡。雩娄 侯国。 寻阳 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潜临湖 侯国。龙舒 侯国。襄安。晥有铁。居巢 侯国。 六安 国。 蓼 侯国。 安丰 有大别山。阳泉 侯国。 安风 侯国。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州为一级行政区域。扬州辖郡国六——九江郡、丹阳郡、豫章郡、吴郡、会稽郡、庐江郡,县九十二。治所历阳,汉末移治寿春。

三国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蒲月,吴攻皖城,新置庐江郡,复建松兹县,并改名为“松滋”,属扬州庐江郡。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治阳泉(今霍邱临水镇)。魏复置松兹县,改治今霍邱县城东湖东岸徐郢(小圩子)一带。属扬州庐江郡。
《三国志》吴书二:(建安)十八年(213年)。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分庐江郡西北5县(安丰,松滋,蓼,安风,云楼)置安丰郡,治安风县,在今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许集村。
古松滋就是因三国时期有魏松滋和吴松滋才有后来的松滋不在宿松之疑。

西晋
西晋仍魏旧制,安丰郡仍领松滋县。
西晋永兴元年(105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属江州。《晋书志第五地理下》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三月,晋灭吴,合二扬州、庐江郡为一,撤吴置松滋县,并入皖县,仍属扬州庐江郡皖县。

东晋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因避战乱,于寻阳侨置松滋郡。德化县东。遥隶扬州。《晋书志第五地理下》;
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孱陵(今公安县)乐乡,侨置松滋县。
东晋安帝(412年)省松滋郡为松滋县,属寻阳郡。《晋书志第五地理下》。南朝齐废。
398年广州刺史桓玄进攻建康,控制了长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与东晋的朝廷对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至元兴元年(402年),孙恩自称征东将军,率领起义群众,与东晋王朝展开了斗争,最后为晋军所败。元兴二年,孙恩妹夫卢循卢循自称平南将军,分为两路:一路由卢循率领,从番禺出发,沿湘江北上,进攻长沙;一路由徐道覆率领,从始兴出发,沿赣江北上,直取豫章。至长江,两路大军会师东下,大败东晋卫将军、北府名将刘毅于桑落洲,乘胜顺流而下,直抵建康城外。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后共有数十万人参加,战斗了十二年之久,几乎扫荡了东晋的全境。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年),又在西汉松滋侯国故地置高唐郡,
东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复建松滋县,改治鲟镇(今复兴镇),改属江州浔阳郡。
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分庐江郡南部置晋熙郡,怀宁县代皖县,由怀宁等县分领今宿松县部分地区,属豫州。

南北朝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并松滋。《宋书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松滋伯相,前汉属庐江,后汉无,《晋太康地志》属安丰。安丰县名,前汉无,后汉属庐江,晋武帝立为安丰郡。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安丰、松滋二郡,遥隶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寻阳又有弘农县流寓。(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并松滋。《宋书志第二十六州郡二》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改国号宋,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宋,又称刘宋。辖淮河以南。
南朝宋武帝九年,割扬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属豫州,豫基址因此而立。《宋书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北魏 安丰郡领县二 安丰有阙城。松兹有阙城、阙城。《魏书》
南朝宋设有南豫州,治所在姑熟(今安徽当涂),南朝齐除南豫州外,还另设有豫州,治所在寿春(安徽寿县)。而北朝的北魏设豫州和东豫州,治所分别在汝南(河南汝南)和南新息(河南息县)。
南齐 豫州领安丰郡,安丰郡领松滋 《南齐书》
升明三年(479年),宋顺帝逊位,萧道成自立,改国号为“齐”,南齐政权建立,仅有二十三年。史称南齐或南朝齐或萧齐。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在故松滋县境内鲤鱼山南麓(今安徽宿松县城区)置高塘郡和郡治高塘县,属江州(治湓城,今江西九江市)。北齐、南陈、北周因之。
南朝梁大同八年(542年)三月,于江州新蔡、高塘立颂平屯,垦作蛮田。《南史》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正月,高塘郡改属西江州(仍治湓城)。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四月丁卯,地入北齐,仍为高塘郡(仍治高塘县)县属江州(改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南梁在今安徽来安县半塔镇西高塘地区侨置高塘郡(治高塘),领高塘、盘塘、石城、平阿、兰陵5个侨县(均位今来安县境及其附近)。陈因之。北周废高塘郡,五县并为高塘县。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
南陈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八月戊午复入陈,改江州为晋州(仍治怀宁),高塘郡属晋州。六年,高塘郡及所领高塘1个县改属江州(治湓城)。太建八年十一月丁酉,高塘郡复属晋州(仍治怀宁)。  
南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十二月乙丑,地入北周,高塘郡仍属晋州(仍治怀宁)。废高塘郡,高塘县改属新昌郡(均治顿丘,今滁州市区)。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塘县,并入顿丘县。
南陈即南朝陈代(557年-589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武帝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仅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式十分危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式有所好转。亡国之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的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557~589)。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朝代替北周,改元开皇,高塘县仍属晋州高塘郡。
隋开皇三年,废高塘、晋熙等郡为县,改晋州为熙州,高塘县改属熙州(仍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塘县为宿松县(仍治今城关镇),枞阳县改为同安县,太湖左县改名为太湖县,新治县改名为望江县,仍属熙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熙州为同安郡(仍治怀宁),属扬州刺史部,辖怀宁、同安、太湖、宿松、望江5县。
隋朝,废郡为州,以州辖县,改晋熙郡为熙州,熙州与怀宁县同在一地,又将高唐郡改为宿松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杨坚废除郡一级行政区划,改为州县两级体制,而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恢复秦朝的郡县两级体制,豫州的名称消失。
《隋书 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同安郡梁置豫州,后改曰晋州,后齐改曰江州,陈又曰晋州,开皇初曰熙州。统县五。宿松梁置高塘郡。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名焉。有雷水。
《安徽建置沿革志》:隋:高塘县:梁置高塘郡。开皇初,废郡,改县为高塘县。十八年,改名宿松县,改属熙州。宿松县:梁置高塘郡、县,治今宿松县城关镇。隋开皇三年,废郡,留县,改属寿州,不久因远距州城,改属熙州。十八年,改高塘县为宿松县,仍治今宿松县城关镇。
《随书》志二十六地理下:宿松梁置高塘郡。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名焉。有雷水。
《太平寰宇记》:“本汉皖县地,元始中为松兹县,属庐江。晋武平吴,以荆州有松兹县,逐改为宿松县。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置严州(治宿松),领宿松1个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松滋县于今霍邱县治西40里沣河西岸高家埠。武德七年(624年)废县。
武德六年,置舒州总管府(治怀宁),领舒、严、智3个州。
武德七年,废智州。八年,废严州,宿松县直属舒州(仍治怀宁,舒州总管府已改为都督府)。
贞观元年(627年),废舒州都督府,仍留舒州,仍治怀宁,宿松县改属淮南道地舆区舒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式属淮南道(政区,治扬州,今为市区)。
天宝元年(742年),改舒州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二月,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十二月,改盛唐郡为舒州(均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属淮南节度使(仍驻扬州)领辖区。
唐末,属吴王杨行密辖区,仍为舒州宿松县。
《安徽建置沿革志》:唐:宿松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唐武德四年,置严州,治宿松,领宿松1个县。七年,增辖望江县,领2个县。八年,废严州,2个县改隶舒州,仍治今宿松县城关镇。霍丘县:隋开皇十九年置,仍治今霍邱县城关镇。唐武德四年,置蓼州,治霍丘,领松滋、霍丘2个县。七年,撤销蓼州及松滋县,并入霍丘县,改属寿州。
《旧唐书》志二十地理三:宿松 汉皖县地,梁置高塘郡。隋罢郡,置宿松县。武德四年,置严州,领宿松一县。七年,废智州,以望江来属。八年,废严州,二县来属舒州
《新唐书》志三十一地理五:宿松,上。武德四年以县置严州,七年以望江隶之,八年州废,县皆来属。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吴国:
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亡,地属吴国,仍唐制。
武义二年(920),舒州改属德胜军,又称庐州节度使(治合肥,今为市区),宿松县属之。
五代十国·南唐:
仍吴旧制,后升舒州为永泰军节度(仍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宿松县仍属之。
五代·后周:
显德三年(958年)三月,复舒州(仍治怀宁),宿松县属之。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舒州属淮南道。
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仍之,淮南路仍治扬州(今为市区)。
熙宁五年(1072年),舒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
宣和七年(1125年),舒州赐额德庆军(仍治怀宁),仍领宿松县。

南宋:
绍兴三年(1133年),舒州改听江南西路安抚司节制。
绍兴十七年,改舒州(一说为德庆军)为安庆军(仍治怀宁,今潜山县城梅城镇),仍领宿松县,改属沿江制置司。
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为安庆府(仍治怀宁),改属淮南西路(改治合肥)。
嘉定十年(1217年),为避金兵,安庆府及怀宁县治改驻皖口(今怀宁县垭口镇)。
端平三年(1236年),为避蒙古军,前后将安庆府及怀宁县治迁治罗刹洲(今属贵池市)、杨槎洲(今贵池市杨叶洲)。
景定元年(1260年),安庆府及附郭怀宁县治迁宜城渡(今安庆市区),宿松县隶属关系不变。

元朝:
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入元,仍之。自后改安庆路,宿松县属安庆路。
至元十三年(1276年),宿松县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淮西道(治庐州,今合肥)安庆安抚司。
至元十四年,升安庆府为安庆路,属蕲黄宣慰司,余仍之。
至元二十三年,罢蕲黄宣慰司,安庆路改属江淮行省淮西道。
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安庆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淮西道。
至正十二年(1352年),安庆路改属淮南江北行省(治扬州路,今为市)左丞相驻地。
至正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红巾军陈友谅部控制这一地区。十九年,为红巾军朱元璋部控制区。
至正二十年蒲月,为红巾军徐寿辉部控制区。
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部再次控制这一地区,改安庆路为宁江府,仍治怀宁(今安庆市区),宿松县人石良献户籍,开新沟、菡小隘岭,陈汉聚众扎营,吴士杰筑白崖寨抗元,以迎朱元璋部进驻宿松。
壬寅年(1362年),宁江府复名安庆府,属大宋(实为吴王朱元璋)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余仍之。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宿松县仍属江南行省安庆府。后改宁江府。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安庆府直属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直隶六部。
洪武六年1373年改安庆府。
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南京。后改南直隶,余仍之。
《明史》松滋废县:在德化县东,晋侨置。宋因之。齐省。宋书州郡志。晋成帝时。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安丰松滋二郡。遥绿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寻阳又有宏丰县流寓。文帝元嘉十八年。省并松滋。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安庆府为明宗室福王控制区,宿松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南明弘光政权仍之。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初入清,宿松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
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改江南省,安庆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区)。
顺治十八年设左右江南布政使,左布政使领安庆,驻江宁。
康熙元年(1662年)折置安徽省,称江南安徽省,置巡抚,驻安庆。后又改安徽布政使司。
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
康熙六年,还治芜湖县)。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安庆市区)安池太道(治芜湖)。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安池太道,改隶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治歙县,今徽城镇)。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安庆府改属安徽省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
雍正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安徽宁池太广道还治芜湖。
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安庆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
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安庆府改属安庐滁以及道(治安庆府)。
光绪三十四年蒲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安庆府改属安徽省皖南道(治芜湖)。
清代的江南省、安徽省前后属两江总督(初名江南江西河南、江南总督,后定名两江总督,一直驻江宁,也曾驻安庆等地)。

附太平天国:
咸丰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安庆。9月25日,太平军在安庆设安徽省。
咸丰三年正月二十日,太平军进入宿松县境,宿松县一直属太平天国安徽省安庆郡。
咸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安庆保卫战失败,清廷将安徽省会迁往庐州府等地,安庆府改为安庆郡,也是太平天国安徽省会。
1858年12月10日太平军战于二郎河,败。
1851年—1864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至1864年长江中下游成为太平天国主战场。
清史稿 志三十四 地理六:宿松 冲,难。府西南百六十里。
《江防考》《读史舆纪要》:
宿松县「府西南二百七十里。东南至江西彭泽县二百五十里,西至湖广黄梅县九十里,东北至太湖县八十里。汉皖县地。晋末,侨置松兹县,属庐江郡。梁置高塘郡。陈大建二年,吴明彻等伐齐,高塘郡来降,是也。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为宿松县,属熙州。唐武德四年,置严州于此。八年,州废,县属舒州。宋因之。绍兴中,省入望江县,寻复置。县无城,今编户十六里」。
○松兹废县「县北五十里。晋以后,侨县治此。今其地曰仙田,有嘉禾无种自生。《志》云:县北三十五里又有旧县埠,其河亦曰旧河」。
《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载:九江部分
松滋废县在府东。沈约《志》:东晋成帝时,以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松滋郡,遥隶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属寻阳郡。齐废。时寻阳又有弘农县,亦晋成帝时侨立弘农郡。后改为县,属寻阳郡。宋元嘉十八年,并入松滋。又有安丰侨县,亦晋置,宋属寻阳郡,齐废。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宿松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6月2日,宿松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区,法定兼安徽省会)。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16日,北伐军第七军第一、二师光复宿松县。8月,宿松县改属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正式废道,宿松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4月2日,宿松县改属安徽省第一区(首县怀宁县,仍治怀宁,今安庆市区)。10月10日,改属安徽省第一专区(驻太湖县晋熙镇)。
民国二十五年,将江西省德化县(现九江县)、彭泽县、湖北省黄梅县与宿松县插花地全部划归宿松县。
民国二十七年1月13日,安徽省会迁出安庆。6月12日,安庆沦亡,日本侵略军把矛头指向这一地区。6月29日,今宿松县复兴洲区沦亡。7月27日,宿松县政府迁驻陈汉山区朱氏宗祠。8月4日,日军沦亡宿松县城关镇。28日,日军撤向安庆。宿松县政府回迁宿松县城,因惧日军卷土重来,下令拆毁城墙。11月10日,宿松县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临时省会及行署区均驻立煌县城金家寨。1954年,淹入梅山水库)第一专区。
民国二十九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宿松县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宿松县。

附日伪政权:
民国二十七年6月29日,日伪占领复兴洲沿江地区246平方公里的土地,向县城及腹地不断进犯。9月,汉奸社团宿松县“维持会”。
民国二十八年(1936年)7月,改称日伪“宿松县筹备处”,属日伪“南京维新政府”,又称“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安徽省维新政府”(驻蚌埠市)。后改属汪伪“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仍驻蚌埠市)。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汪伪“宿松县筹备处”由坦头迁驻复兴镇,改称“宿松县政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25日后,改属汪伪“安徽省第八专区”(“专区”驻安庆)。
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8月18日,第七军接管这些汉奸政权。

民主政权:
宿松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根据地边缘,解放前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期间均分别建有基层政权或县以上政权。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在今县境梅墩乡东塔村建有宿松县革命委员会,后迁驻县城。
民国十九年7月,宿松县苏维埃政府在今湖北省黄梅县古角北山寺成立。
民国二十年12月,在蕲春县芭茅街成立蕲宿边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一年2月,成立宿松特区苏维埃政府(驻凤凰铺)。还有
民国二十三年5月,在许岭地区成立苏维埃宿太特区等。
民国三十年初,在宿松县境内的下仓成立宿(松)望(江)湖区革命行政管理处。6月,该管理处更名为长宁行政公署,驻县境金塘护云庵。
民国三十六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雄师第六梯队十八旅第一次解放宿松县城。11月,在川军口筹建成立宿松县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月,宿松县民主政府正式成立。6月,宿松县民主政府迁驻今湖北省蕲春县张家榜。8月,移驻太湖县南凤集。
民国三十八年2月初,宿松县民主政府重返宿松县老区。3月28日,宿松县民主政府迁驻宿松县城。在此之前,宿松县民主政府属皖西行署(1947年11月15日至1949年4月15日)第一专区。4月15日,皖北民主行政公署公布第一号通告,改属皖北民主行政公署安庆专区(驻安庆市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宿松县仍属皖北行署安庆专区(驻安庆市)。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宿松县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56年4月,改宿松县人民政府为宿松县民主委员会。
1968年8月18日,成立宿松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宿松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宿松县人民政府。
1988年8月17日,宿松县改属安徽省安庆市,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