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30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到了三十岁,此时经过了人生的磨练,从此而“立”.“立”的意思就是不动,做人处世的道理不变,确定了.也就是开始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大局观.也就是说,这十五年都在学习,到此终于开始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做人处世的道理,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而不是说开创了事业,这完全是两回事情.但是,虽然这个时候“立”了,还是会有怀疑,有摇摆的现象.
“四十而不惑”:再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没有摇摆的现象了,也就是碰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处世原理,不再会有犹豫不定了,然而,这还只是对形而下的人生学问而言.
“五十而知天命”:又过了十年,经历许多磨难,有些可为,有些不可为之,有些可成,有些再怎么努力也不成,方知是命中注定要这样了.
第2个回答  2017-11-15
这里的四十,五十只是比喻。不是真实的年龄。要结合当前社会大背景去理解。四十没有无法理解的道理,五十知道天命所归,不那么叛逆了。其实你可以一下子把所有的观点基于一起 做衡量标准,不一定要到那个阶段才知道。你可以学得快一些,做的多一些。所以不要死读书。
第3个回答  2014-04-24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由于以前的生活经历基本成熟阅历已足够,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通过现有的知识体系都能推导个大概所以不想知道了,没有什么疑或了,对新鲜事物已经没有好奇心了。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对各种自然的社会的规率基本了解清楚,对自身的情况也十分了解,自已大概还能活多久,老天啥时候来收自已心里基本有数,该开始为余下的时光作准备了,是为知天命。
第4个回答  2012-04-20
人过了四十岁生活方式比较固定了,见识也比较广了,即使再变化也是有一定的规律了,对世事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了能被世间的纷乱扰乱的机会不大,视为不惑。五十知天命是指生活的变数已经不大了,是为天数已定对自己的将来生活的理解大致定型了。视为知天命。
第5个回答  2013-01-11
四十不惑是指圣人(孔子)到四十才有了自己确信正确的世界观,任何现实问题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寻找到答案。五十岁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才理解到底人是什么,自己为什么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