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为什么写了30年童话大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6-21
他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童话大王”,是拥有成千万上亿读者的作家,也是热衷公益的慈善家,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在12月26日《南方周末》第六届中国梦盛典暨创刊三十周年庆上,作为1984年的有缘人,郑渊洁被邀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郑渊洁说过去的三十年是自己的《童话大王》与南周一起走过的,因为《童话大王》与1984年创刊的《南方周末》同庚。《童话大王》杂志是刊登郑渊洁童话作品的专刊,是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的家,靠其一人的作品支撑30年,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
钱庄和票号的结合
1984年,作家郑渊洁被媒体冠以“童话大王”的名称。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郑渊洁开始想弄一本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杂志。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自己想增加稿费。郑渊洁找到一家刊登他作品的杂志社主编,希望稿费能从1000字2块,涨到2块1毛,主编直接决绝了他的请求,因为给一位作者涨钱,即使不多,但其他作家也要水涨船高。什么情况下涨稿费才能自己说了算呢?“我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就可以和出版商讨价还价了”。
一个人写一本杂志,这种大胆的做法,让郑渊洁获封“自媒体鼻祖”的称号。只读到小学四年级的“童话大王”虽然无从接触什么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却开创了一个现在看起来仍比较超前的办刊模式。他幽默的解释说,这种商业的敏感要拜谢其父母,“爸爸是山西人,妈妈是浙江人 ,我就是钱庄和票号的结合”。
爸妈开心是最大的动力
一个人写就一整本杂志,而且坚持30年,这是很难完成的任务。郑渊洁为什么能将《童话大王》坚持下来呢?英国首相卡梅伦曾经对他提过相似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为了让我爸妈开心!
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曾是军校的教师,在他儿时的印象中,父亲每天都要不停地看书、写字或备课,这让其对读书和写作从小就产生了崇拜心理。父亲后来因为政治问题没了工作,变得很沮丧。但他惊奇地发现,《童话大王》创刊后,父亲竟变得开心起来。当时的写东西只能用钢笔写,一般一天就要灌水,很麻烦。但有一次他写了一周,钢笔里的墨水仍然不需补充。结果一次晚上起夜去洗手间,才发现原来是父亲在默默地帮忙。
后来父亲直接问他:“你准备一个人写童话大王多少年呢?” 被父亲感动到的他直接回答道:“只要你们健在,我就一直写下去”。“那只要你写下去,我们就一直健在”,老父亲调皮地和他开起了玩笑。
郑渊洁对父母十分感恩,因而非常希望借《童话大王》的创作让二老开心下去。郑爸爸从没有大打骂过儿子,哪怕是在他被学校开除的时候。在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毫不迟疑地写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不听话的换题目让老师十分生气,于是惩罚他在全班高呼一百遍——我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郑渊洁“不堪其辱”,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愤怒的老师将他驱逐出学校。为了向父亲解释被开除的事,郑渊洁提前写了一篇有着丰富的人物、情节、铺垫和各种悬念的检讨,爸爸看过后被逗笑了,带着他去学校,给每个老师鞠三个躬,但老师们仍坚持开除的决定。爸爸安慰他:“没事,小子,我回家自己教你。”
多年后郑渊洁在火车上阅读《爱迪生传》,小学一年级的爱迪生也曾因“朽木不可雕”被劝退,爱迪生的妈妈安慰道:没关系孩子,我回家教你。看到这句似曾相识的话语时,他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郑渊洁的童话伙伴
毛躁率直的男孩子皮皮鲁和活泼好奇的女孩子鲁西西,他们是郑渊洁介绍给小朋友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似乎也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郑渊洁的影子。
皮皮鲁学习成绩不高,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正义勇敢,身上有故事。郑渊洁一直将皮皮鲁写到40多岁,还给他配了一个外国媳妇——燕妮。
鲁西西是皮皮鲁的孪生妹妹,比起她令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哥哥来,她是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优等生,乖巧懂事,认真学习,成绩也很好。鲁西西也有很多故事,她遇见过零食国王,罐头小人,曾有一瓶可以变成任何人的护肤霜,而且还发现了红沙发里的音乐城。
开飞机的舒克,开坦克的贝塔,成为无数80后心中最酷炫的两只小老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舒克和贝塔后来和皮皮鲁成了好朋友。它们也不再开飞机和坦克,而是由皮皮鲁发明的五角飞碟。五角飞碟能超越时空,这架飞行器的诞生甚至将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
罗克是一只善良的笨拙的大灰狼。他经常变换自己的职业,爱好,关于他的故事每一集都是独立的。
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不仅能做小孩子的好老师,其实成年人重读一下也会有新收获。郑渊洁曾说:“我的小说很现实,没有王子公主,严格来说更像荒诞小说。但既然这么叫了也无所谓,所有人看东西就是看故事”。现实还是童话?有时面对荒诞的生活,还真让人傻傻说不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