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记录】我们“毕业”了!分离是为了下一次的见面--19年花都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编者按】城市支教是千禾社区基金会针对城市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而发起的公益项目。通过培养珠三角地区的妈妈,在城市社区中开展以亲子家庭为主的,儿童成长,亲子沟通、社区探索等为内容的社区活动。此外,依托社区妈妈的力量,盘活社区资源,建立和营造固定开放、安全友好的儿童社区空间——“小禾的家”,让儿童在社区中成长为有行动力、有责任心、有幸福感的人。

从2018年11月以来,城市支教项目已经培养了261位城市支教老师,20个小禾的家。

我们“毕业”了!分离是为了下一次的见面

——记“小禾的家”花都班城市支教最后一次培训

12月28日,冬日暖阳,继2天专业课及1天绘本课的培训后,“小禾的家”花都班所有学员在东风日产大学迎来了“毕业课”——最后一次绘本培训课,这也意味着,花都班的所有学员接受完培训后,就可以在花都自行组织针对流动儿童机构、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公益单位的儿童开展亲子绘本阅读分享故事会,旨在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促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花都居民们聚在一起,共同去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请和大家讲述,你今天要推荐的故事绘本书”

当天授课的是温柔甜美的小真老师,她用不徐不疾的声音让在场学员讲述学员自己带来的绘本故事。大家像家人围坐在一起,逐个轮流介绍自己的“心水书”,有孩子喜欢的,有身为父母喜欢的,有美丽涤荡心灵的画风,也有简单随笔勾勒故事的画风。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20来名学员每个人还要介绍2-3本书,众人对一本书的理解都是各有缤纷,所以,这种绘本分享的环节,既是让学员获得了新的灵感,也是观点的碰撞。在场也有热心的学员拿着笔,记录着他人介绍的绘本书,便于日后购买分享给孩子。

在此环节中,最引发思考的,莫过于一个人类永恒探讨的话题——离别与死亡。有妈妈疑惑,在孩子面前不敢说此话题,一是很沉重,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是一本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描写了生与死、以及爱,读了一百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或许,这种离别和死亡的话题也是现在社会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生代面临的问题——怎么讲,如何讲。

但在小真老师看来,与其避而不谈,倒不如平常心面对,只有作为家长去平常、淡定的对待,孩子才不会觉得此话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因为,生老病死为人之常情,世间繁衍生息,源远流长,是亘古不变的事实,接纳它,宽慰它,我们才能用更好的心态对待生活。

准备一次故事会,需要的流程

千禾社区基金会是一家立足于珠三角地区的非公募基金会,已有10年的创办历史,花都班的4次培训均由基金会的专业老师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组织故事会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巧、书单的推荐、绘本赏析等。

“一个故事会的筹备,需要地点、招募、教案及活动内容。”小真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活动的总流程。提及到地点,热心的花都班学员已经早早地摸排了地点,有居民社区,也有商场内的亲子餐厅,组织绘本故事的心已经呼之欲出了。有学员妈妈说,其实不需要准备什么,有时候就是因为顾虑太多,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当妈妈的,从来没有准备。

的确,花都班内容大部分都是女性学员,均是妈妈,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与时俱进,我们都相聚在一起,从陌生人变成了同班同学,讨论绘本筹备,演习绘本讲解,扮演“捣乱儿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绘本即是能量,它自带不一样能量,给予阅读者,或温暖,或感恩。

学员演习讲绘本,绘声绘色。

所有学员轻轻哼唱歌曲儿,为一天的课打开心窗。

小真老师为大家讲述一场活动的准备,细心而又详细。

相聚即是缘分,虽然“小禾的家”花都班学员结课“毕业”了,但是,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还在后面,学员需要在实践中将4次所学运用出去,是“真枪实干”的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了。不管怎样,我们相信,花都班学员都是棒棒的,即使结业,但他们的身影会以活动组织者的身份相聚,出现在各大社区,传递着绘本的温暖力量,分享可爱的绘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