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9-21
孔子为什么宣扬“仁”?

在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中,不论奴隶也好,土地也好,都属于同一个血统的氏族所有①,所以叫做族有的奴隶制国家。
在这种国家里面,奴隶大都是外族的战俘,从自由民到贵族都属于同一个氏族。
所以在用人方面,也就不论那个人好与坏,能力上行不行,也总是在使用自己氏族中的亲属。即使在奴隶制政权日趋没落的情况下,这种用人方针也没有多大改变。
就宋国来说:
宋国在宋共公死了以后,就是用了华元、牛喜和公孙师,前面两个是戴公的后裔(yì音义),后一个是庄公的后裔,都是贵族。①
偶然也有不用自己亲属的,如:
单献公曾用过外族人来参政,但结果被襄公的后裔杀了。②
可见当时不用自己的亲属是不行的。
不过,尽管是用自家人,要用自己的亲属来当政,仍旧有不少曾经当权的奴隶主贵族,敌不过时代的激流,终于没落下去了。
比如晋国:
曾经当权的贵族——栾、却等八氏,就沦落成了奴隶;③孔子本人也是宋国没落贵族的后代。
有的贵族沦落为奴隶,也有的奴乘从时代的中解放出来当了权的。 湾
如齐国的鲍文子,鲁国的婴齐,晋国的用能须,他们原来都是奴隶,后来都得意起来了!
孔子看到这种情形,认为这样下去不行。贵族们没落下去,奴隶们反而得意起来,这还成世界吗?这不对头,要赶快想办法,恢复旧秩序!
想什么办法呢?他认为最好还是这样:
从贵族到自由民,这同一血统的氏族要好好团结起来。
于是他提出一个“仁”的口号。
“仁”是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仁”这个字,按照古义,是说两个人彼此相通的意思。两个人以上就是多数,因此“仁”就是多数人相通、多数人相爱的意思。
所以说“仁”就是“人”呀②!大家以“人道”相待。这样说来,“仁”这个口号仿佛是很漂亮的,大家都能以人道相待,难道不好吗?可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从孔子来说,他是讲了许多“仁”,但是,他是把奴隶等被奴役的劳动人民排除在“仁”之外的。
比如他说:在奴隶主中间,可以有不仁的人(这是指改变了生产方式的季孙他们);而在奴隶和被奴役的劳动人民中间,就绝没有一个能够做到“仁”的。①
又说:奴隶们对于“仁”,虽然有时好象比水火更需要;但根据我亲眼所见,奴隶中只有为了水火而把命送掉了的,却从没有一个是为了“仁”而把命送掉的②,可见奴隶们是天生成的不仁的人。
可是那不仁的人是容易为非作歹的呀③!
这一点不是会威胁到奴隶主贵族们的统治吗?于是贵族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从上面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子”(奴隶主)“小人”(奴隶)的界线,从来是很严格的。他所讲的“仁”并不包括一切的人,只是包括了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士大夫。孔子说“仁者爱人”,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那么孔子为什么拚命鼓吹“仁”呢?他是想以“仁”来团结原来属于统治者氏族中的奴乘主和自由民,认为整个氏族团结好了,就可以对付奴隶们的造反。
所以,当他的学生——仲弓和子贡问怎样才能做到“仁”时,他一则回答说:
不论在国君那里做官,还是在卿大夫家里做官,其原则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叫别人做。这样,一邦一家能不会怨恨你,就可以把这一邦或这一家团结得很好。
他再则回答说:
住在一个国家里,首先要把那一个国家中仁爱的“君子”们好好团结起来。②
这就是孔子提出“仁”的口号来团结同一血统的“君子”们的方针。
他这样想:
氏族内部团结的功夫做好了,连流落在外边的亲戚故旧也毫无遗漏的团结起来了,这样,奴隶们就不敢防便起来造反;不但不敢做坏事,并且只要“君子”们团结得很紧,表现出特别仁爱的时候,他们还会被感化,还会安分守己。①
从奴隶主贵族到自由民,这同一血统的所谓“君子”们团结起来了,奴隶们也安分守己了,奴隶社会的旧秩序不就可以维持,天下不就可以太平了吗?
这就是孔子宣扬“仁”的反动目的。
第2个回答  2020-03-30
含义其实是秩序规范,一种优化了的人与人相处的秩序。指出了一个道路,这个道路更合乎“道”,是会让人类走得更远的一条大路。
第3个回答  2017-12-29

仁就是爱人,信就是诚信,智是心智

第4个回答  2019-09-26

仁智礼义信,分别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么

第5个回答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