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家长会学生演讲稿,关于家长怎样教育自己,自己怎样学习,班主任的教导(成绩第一)

初一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2
各位家长:在我演讲之前,我先说三点我对这次家长会的感触:
1、有幸在712班,跟大家一起探讨你小孩子的教育问题,开过很多次家长会,总有一些家长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缺席家长会,这一次,是我碰到的到的最全一次家长会,真为你的小孩子高兴。
2、说起怎么开这个家长会,在很早以前就有我的构思,因此对这次家长会,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份家长会演讲稿全长8千余字,从星期一放学回家开始写,写到凌晨2点多,迷迷糊糊睡了会,5点多又醒来,继续写,6点多到了学校后,继续写,就这样断断续续终于写完了。
3、这篇演讲稿真的很长,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先跟大家讲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首先声明,一、你觉得可能这一切,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不要紧,你现在就可以回家;二、想听好话、客套话,听不得真话的家长,请离开,因为我这里讲的都是真话,真话伤人,古语有:忠言逆耳。
给大家30秒钟的时间思考。好,既然留下来了,每一个家长都要有心理准备,如果你的孩子受到我的表扬,请不要沾沾自喜;如果你的孩子受到我的批评,更不要沮丧和愤慨,不要为你孩子教育的失败去找诸多借口,多为成功找方法。
记得你小孩子第一天来我们学校报到,我给他们写的一封信上有这么一段文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特别的欣赏苏东坡的这句词。或许真是这个社会变得太快,或许是我这么年轻便已经成为老古董了。今天重读,感慨依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也依然会披着蓑衣,屹立风雨中……”
还记得当年写下的这一段文字,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对理想充满着坚定。而现在的我却再也没有了理想,剩下的只有,每一个学期,如果能顺利完成了全科竞赛每个班3个人的获奖指标而感到欣喜若狂啊;为了每个学期的期末考核,拼命压榨学生的精力和自己的生命,年复一年的轮回着。
难道教师这份职业真的只是一份职业?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教育?我们到底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
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我们现在的教育或许都及不上我们老祖宗时代的传统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时的小孩子自小接受儒教教育,也很小就知道“克己复礼”,懂得克制自己的怀习气和缺点,长大后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传统与现代,古代和现代,其实我们真的可以让它们相得益彰。我们真的可以做得很好,但我们说的多,做的却太少了。
这是我几年前曾经写的一段文字,知道为什么要把这段文字与你们分享吗?因为我心中始终有一个梦,它已经纠缠我很久了,看完这段文字,我想你们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会拒绝学校的一切接班任务,而义无反顾的站在初一的讲台上,我想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会在怎样去书写你们的未来。
“感受爱、感受智力、感受体力、感受价值、感受独立、感受责任、感受交往、感受劳动、感受美、感受生命”,这一切,我同大家一起去书写的。
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这段文字,与各位家长分享吗?因为你们会知道,不管这个班学生一开始在学习上跟别的班有多大的差距,这群小孩子现在有多么的调皮,不管他们将透支我多少的生命,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去陪他们书写完初中的三年的时光。
前天,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了,我们的成绩好不好,各位家长都看到了,不好,至少我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这个与我付出的根本不成正比,我每天早上5多一点起床,6点多一点到学校,每天不停的在学生耳边唠叨,要学生做这个、要做那个、不要忘了这个、不要忘了那个,可是结果这样。
接下来,我想给各位家长看一组数据(出具科学711、712班的成绩对比),明白什么意思吗?我是班主任,在712班,我有班主任效应,结果考出来的成绩还不如711班,我们班的数学、语文,有多差,我想不用多说的,看了数据,每个都知道,但我不会去怪我的任课老师,我觉得他们做的非常不错,特别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是初一数学备课组长,也交了很多年的初三的老师,与711班这样的落差,我非常能理解,不知你们能理解吗?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数据到底说明什么?
记得星期天,跟一个老师聊起我们班的成绩,(当时我还不知道成绩)我说,按照我的经验,我们班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学校前十的实力,结果,不幸被我言中。
接下来,我再给你们一组数据,进校成绩与这一次月考的比较(出具成绩对比),你们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是不是跟我的观点一样,我们班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学校前十的绝对实力。
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应该是这样的:稳重、感情细腻、做事情尽善尽美,绝不拖拉、能体会大人的感受。
每个家长扣心自问一下自己,你的孩子是这样一个人吗?
好,再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我觉得从数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但我们的家长都不会看(看前100位分数的差距)。看完后,各位家长有什么感受?
党湾中学的前100名的竞争,是非常惨烈的,我这里用了一个惨烈这个词,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从第10名开始到100名,90个名次,只相差20分,基本上平均1分4个位次。
各位家长,我知道你们很着急,这非常的好,这说明你对孩子的期望与重视;很多家长,都希望我能想点东西出来改变这个面貌,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也很着急,但是这一切的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你们家长的配合。
这里我想用曾经我的一份《班主任竞选演讲》作为我的想法: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令哈姆雷特寝食难安的问题。
做,还是不做?!——这是我竞选班主任令我头痛的问题?
做,有很多理由,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心中的理想、与学生交流的快乐——
不做,似乎有更多的理由,劳累、操心、冤屈、所劳与所得不成正比——
理想与梦想能在学生身上得到展现是老师的最大愿望!
最悲哀的班主任是:与你曾是朝夕相处曾寄予厚望的学生,忽然成了别人的学生成了自己的对手的班主任。
今天,我来竞选054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我己经带了两年了,两年时间花了我全部可用的时间,尝试了各种办法,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现将成绩汇编如下:
全科竞赛—年比一年好,初—时我们得了—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初二上学期:我们得了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下半学期:我们得了三个一等奖;记得月考成绩,初一时我们月考成绩,第一次月考没有人进入全校前10的,初一的月考大考,我们最好位次也只有一个学生进入全校第八,初二开始每次月考我们全校前20一般的5——6名,每次前10名可以保证3个,前五位可以保证2人,初一期末成绩我们是比较靠后,也因为我们的成绩靠后,也失去了那一学期的全面先进班,今年我们期末成绩位居第一。我对我们学生说,初二是我们扬眉吐气的一年,是我们艰辛的一年。也是班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正气得到了宣扬,邪气无法抬头的一年。
学习成绩、纪律、卫生一年比一年好,
我们班四学期三次全面先进。
我们从一个曾经被人看不起的丑小鸭,今天变成样子还过得去,经过的历程是艰辛而坎坷的,现在我用我们班学习委员的一篇周记来感受一下我们的艰辛的历程。
两年时间,给了学生三个理念,三个理念造就了一个班级。
记得初一理念是“学习是一种习惯和学习是一种态度”,全面打造学生的对学习的好习惯,对人、对事、对学习的好态度。
在初一快结束一个星期前启动第二个理念“超前学习的理念”,经过一个暑假和初二一年的打造,成效显著。在初二结束前三个星期启动第三个理念“有效利用时间”并进行了三个星期的集训,至于结果如何,初三时才清楚。
在学生思想方面,只要看一下我们054班精神风貌就知道一二了。
我们班有这样的成绩,其实最重要的是有一帮能教他们的好老师,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李军老师在初一时免费为我们班的大批学生补习数学,使我们原先平均分最低的变成现在的第二,特别感谢王都丽和倪钊根老师,为我们的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现在的语文成绩位居第一,特别感谢韩芬老师的英语教导,特别感谢滕老师在初二对我班主任工作的帮助,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的时时提醒,使我能正确处理学生关系、师生关系,使那些逆反心理极强的学生被我收复的服服帖帖,最后感谢的是我曾经教过我给我深远影响的班主任鲍老师。
今天,当我经历了所以有的一切之后,我变得释然了,我知道,现在我们班问题很多,我也知道我的学生态度、习惯不是很好,我更加知道,我今后的路会走的很辛苦,但是我知道怎么利用我手中的仅有的这份资源去打造一个班级。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看一篇文章。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幅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各位家长,看完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感动,除了感动,或许还是感动,好伟大的母亲啊,告诉你,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我第一届学生的家长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想的。后来,我发现,我错了,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感动;是一篇文章的一句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教育的真正的道理,各位家长,你觉得是哪一句话?
“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是这句话,如果没有这句话,我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它会是真实的。
大家在细心看一边,明白了吗?
是理解,一种对母爱的理解,才是这场教育真正胜利的原因。否则,我们对小孩子最多的赏识教育都属徒劳的。
现在,赏识教育很流行,但是我们都没有体会到教育的真谛,而一味的胡学乱套,在我们的所谓的赏识下,出了一批不能批评、不能受到委屈、不能体会别人、只顾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小皇帝。我想告诉各位家长,人与人是不同,不同的人,教育手段,就应该不同,而赏识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棍棒教育也是一种手段,看好不好,看疗效,因为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你的孩子能理解、能感受到,感受爱、感受智力、感受体力、感受价值、感受独立、感受责任、感受交往、感受劳动、感受美、感受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完这段话,各位家长,知道你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吗?有的小孩子,需要赏识教育;有点小孩子,需要的是挫折教育;更有的小孩子,需要的是棍棒教育。
接下来,我想用我的一个学生的一句话结束我的第一个主题:
曾经我的学生跟我说,说做我的学生是一种幸福;我说幸好我没有让你们失望。
我说我有一个朴素的愿望,这个愿望一直记在我的一个工作本子上,让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这个班上的日子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是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句话,同样送给你们,我的学生和我的家长们。
第一个月,我给学生写了4封信,8月31日的《书写未来》、9月7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9月14日的《感受爱》、9月21日的《责任》。其中的9月14日的《感受爱》,这封信,我一直没有给学生看,我说,我要把这封信留到家长会再给你们,跟你们的父母一起看。
有一个家长在看了我的这封信后,在我qq空间上给了我这样一份留言,他说:“感受爱,现在的孩子确实存在的问题,不要说中学生,就是好多大学生还是如此,只有向父母要生活费的时候才向家里打电话,平时根本想不到家里的父母。 小孩要有感恩的心,要从小做起。作为父母也缺乏这样的教育,平时自己也应该教育,你可以跟家长提议。”
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她留言说:“老师,是您让我渐渐明白母亲的伟大,是您渐渐让我看见母亲的辛苦,是您让我开始懂得珍惜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您让我明白,母亲是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名词,是您让我感受到有一天如果“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老师,谢谢您....”
“母爱是伟大的、等到一定年龄时才发现过去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是否还可以重新弥补?”
知道为什么,我选择在今天,把我写的这篇文章跟你们共享。
同学们:
还记得上个星期五吗,我把周记本发下去,建议大家在这个周末,写一篇关于母爱或者父爱的文章,当时我听到了你们的嘘声,那一刻,你们的这个表现深深的触动了我,我真的无法想象你们当时会是那样的表情。
就在这个事情的前一天,一个母亲的电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她是为了她的儿子周末去社区中心补课的事而打电话给我的,她真的很希望她的孩子能参加。我告诉她:“你知道你孩子是多么的调皮吗,座位上一刻都坐不住,你说这样的情况,就是去补课,你觉得会有效果吗?”,她说她知道,但是她还是想让她的孩子参加,她告诉我,在暑假里,她也花了45元一天的代价给她的孩子补课,要知道她一天才赚了40元,最后的结果是,她的孩子,老师给的作业一点没做,还经常的逃课。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无效的,但是她坚持的做着,她说她不想给她的孩子留下任何遗憾。说道深情处,那个母亲哽咽了,电话这头的我能深深的体会到当时她内心深处有多么的痛苦。
同学们,一定看过《长江七号》,这部电影吧,那一幕幕的场景,总让我无法释怀。
当你看到一个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忙碌着,当父亲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个电扇的时候,当小迪硬要买那个玩具父亲没有钱而打他的时候,如果这时,你还看不到心酸, 那我要告诉你,有时间多想想自己的父母,因为你遗忘他们已经很久了, 或者你从来就没明白过他们;如果你看到父子俩在家里打蟑螂的时候,你没有感觉的话, 我要告诉你,回去谢谢你们的父母吧,因为他们的劳动,让你生活的太幸福了, 所以让你看不到人世间的辛酸; 如果你看到小迪拼命的将老师推出门外,说:睡一觉,父亲就会醒来的时候,你还没有感觉到爱, 请你好好的爱你身边的人吧,因为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应该知道为什么这个星期,老师一定要你们去写这篇文章吗!
记得是03年我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我曾经给学生看过的一篇文章《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的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的心里总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买零布,父亲的工资也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情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同学唯一一点时髦这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水递过去。“喂,你这瓶不像是纯净水呀。”同桌喝了一口说。“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给买的。”
  几个同学围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瞧!生产日期都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别扭。”
  一个同学拿过来尝了一口:“咦!怎么像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她突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情上大方呢。
  她立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
  她不作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出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就六块钱了。要是给你买纯水,一个星期两节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样省下去,一年就能省下一百多块钱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吧?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身体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她还是感到一种慕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里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和富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可怜。凭她怎么有钱,从根儿查,哪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穷人也要看得起自己,要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人就真的穷了。”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破旧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幅宽大的布料,那么它就可以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看做成魔术师手中那块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彩的未来和梦想。
就像《长江七号》里,小迪的父亲的那句名言:“只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架,就算是穷,到哪儿都会受尊敬”。
不同的父母,同样用着这么最简单朴实的方式教育着他们的孩子,要做一个真正的人,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尊敬嘛!
去感谢你的父母吧,从你的嘘声中,老师听到了,也感受到了,你们把你们的父母遗忘的太久了。
最后附上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希望你们能有所感触:
写这篇文章,就是给那个给我留言说感谢我让她明白母亲两个字含义的女孩,记得那次那个女孩数学考试考了15分,当她的母亲跟她站在办公室里,她母亲哭得伤心的不能所以,任课老师、班主任都语重心长的跟她讲,而她依然感觉没事一样,那时,我一句话也没有讲,一个人静静地在我的座位上看着书,星期六的晚上,qq上(她是有我的qq号码的)说,“金老师,这么多老师都说我的不是,为什么你没有说,我想听听你对我的看法。”,我说,“我还需要发言吗,你母亲、你班主任说的,其实就是我的观点。”我说不管你是否还坚持你原来的意见,不管你是否明白我们家长、老师的观点,我想给你看一篇我写的文章。
记得读书的那段时光,一般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离家,母亲总是如往日般,在我耳边啰嗦:钱放在哪儿啦?带了几件衣服,饭要准时吃啊,胃不好,不要吃那么多零食!……
印象中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啰嗦的人。
“知道了,又开始烦了”,那时的我总是显得不耐烦,母亲总是很尴尬的对着我笑,总是低声下气地附和着我的话语。
也记得那时的我,最想的事,就是早日离开家,离开母亲,因为那时候便再也不用整日听母亲的罗嗦了。
“大家看到啦?这个家伙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苍蝇,嗡……对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嗡…嗡…嗡…嗡…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   
所以呢,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我再,手起刀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要杀他!”
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如此对观音说的。
现在,大家明白我为什么想早日离家,离开母亲了,但是母亲啰嗦还是无所不在,因为啰嗦还是可以通过电话的。
那时的我很叛逆,总认为我很聪明,母亲讲的我都懂,所以我很不满,不满母亲老是干涉我的生活,所以我要“打倒”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我的母亲,给她的罪名就是说话象苍蝇嗡嗡嗡!其实就是她说话不嗡嗡嗡,我还是要打倒她,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已经长大了,母亲是一个我看不起的领导,她给我讲的道理是多么的牵强而可笑。
“观音大士,我开始明白你说的话了,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的那么清楚……”
那一年,母亲出车祸去世了,于是我的世界真的清净了,再也没有母亲的唠叨了。
在那一段离开母亲日子里,我总是习惯把房间的窗子都关上,一个人静静呆坐着,想想母亲曾经的啰嗦,是多么的亲切啊。
想起寒冷来临的时候,母亲总是提前为我准备好后衣服,啰嗦着逼迫我早日穿上,而我总是不愿听她老人家的话,把倔强的身影留给无奈的她。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放在我面前,我竟然没有发觉,或许母爱实在是太过自然了,自然到没有任何特点,自然到它无处不在,我竟然没有发觉。
“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幻想当我有了第一笔工资的时候,我打算怎么花,记得那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可以敲背的木榔头,因为那时的你身体不是很好,干完活你会感到很累,还记得吧,每次从学校回来后,我的第一件事吧,就是给你敲背,还记得敲完背后,你总是高兴地眯着眼,然后向邻居们滔滔不绝地夸耀儿子敲背是如何的好。”
我突然发现,那时的你,要求总是这么低。吃饭时,偶尔的一次盛饭;不经意的一次问候,你都会开心的不知所以,我现在才真正知道,那是你全心全意的付出而把你自己给遗忘了,也知道是你的付出,让我生活的太幸福了。
用心去看,其实,啰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为什么会这么烦?
课堂上,我这样问我的学生,学生摇摇头,静静地听着我的答案。我说,是因为孙悟空还小,不懂事。我又问,为什么唐僧后来不烦了?他们还是静静的,我说,是因为悟空长大了,他会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了。你们知道吗?你们就是那个孙悟空,而我是那个唐僧。

在一首《妈妈,我想你》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次交流,每每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总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眼泪掉的时候,心里还有什么?谢谢你们又听了我这么多唠叨!
我第一次睁开眼睛 看见的是你 我第一次哭泣 为我擦干的是你 我第一次跌倒时 搀扶的是你 我第一次喊妈妈呀 最开心的是你 我第一次离开家 送我的是你 我第一次有成绩 最激动的是你 我第一次绝望时 呼唤的是你 我第一次懂事时 夸奖的是你
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没有你的夜里我好孤寂 去往天堂的路是否太拥挤 妈妈累了你就好好休息 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 带上你心爱的油脂伞 妈妈你要照顾自己 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是你让我鼓起了勇气 我们约好了吧 约好了吧 来生在这里团聚 我们约好了吗 约好了吗 妈妈我在这里 等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