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 跟踪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21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是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据《文汇报》报道,调查的数据显示,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青年学生自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影响力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与此同时,只有3.7%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而选择“教师”的仅为1%。 而在不同时期,几个方面的影响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家庭与父母亲的影响较大。学龄期,学校的影响相对稳定,同辈群体的影响逐渐增大。整个成长发育期,大众传媒的影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它的影响力更是巨大的。
大众传媒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现代社会,主要的媒介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互联网等。毫无疑问,大众传媒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它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
1、大众传媒渲染的不良信息容易造成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错位。
大众传媒在宣传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总难以避免一些不良信息,使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模仿,广大中学生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直接经验太少,往往靠大众传媒提供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参考框架”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加上中学生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东西多信少疑,就更增加了它的信度和效度,使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或改变了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信念。
如,(1)流行歌曲《心雨》在前段时间广为传唱,其中有这样的歌词:“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让我最后一次想你。”明天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今天还在想着别人,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
(2)许多电视台甚至省级卫星电视台经常做大量类似广告:想知道你的姻缘吗?想知道你的星运吗?想知道你的名字包含的意义吗?请发送短信到某某某。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电视台的这种宣传无疑会弱化甚至抵消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效果。
(3)电视节目“非常6+1”、“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速成类的娱乐节目,我个人认为,这类节目呈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甚至带有妄想企图的价值观,即“只需要几天培训,你就能够成功”。从参加人员的众多数目和年龄趋向低龄化可知,这种节目又会使多少学生放弃学习的努力而痴迷于走捷径?
(4)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仁化县两名未满18岁的少年,凌晨从游戏机室出来为寻刺激取乐,竟联手拳打脚踢、火烧路边一名乞丐,导致乞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据他们交待是“找点刺激的东西玩一下”,于是就拿路边的乞丐“解闷”。
2、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和主观色彩,容易给敏感的中学生造成认知偏差,同时,低品位的传播内容也容易麻醉青少年的精神,影响其身心健康。
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许多中学生产生盲目的崇拜和模仿。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偶像崇拜和模仿是中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历程。但中学生过度偶像崇拜,造成宝贵的岁月虚掷在幻境中,对成长是种阻碍,缺乏正面的意义。
面对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与学习将影响人生许多方面,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情绪上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强、信息处理能力差,对生活充满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外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甚至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倘若不加疏导,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都拉所说,人的学习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本人行为后果所引起的学习,一类是通过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媒介影响就属于后一类。
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对自杀的报道不断增多,但在报道时往往主观色彩很浓,容易给敏感的青少年造成认知偏差。自杀具有传染性和模仿性。例如2003年7月7日,大连一名16岁少女因崇拜香港影星张国荣而自杀。另据有关报道,在张国荣自杀之后的9个小时内,香港有6人相继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比起往年香港平均每天2.7人自杀的数字,高出了许多。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偶像模仿效应。
3、大众传媒中传播的社会、科学某些不正确的知识,不够准确的或“加工”
的信息,也会使中学生产生迷茫,将使他们适应社会更加困难。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还表现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人生的发展方向,笔者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态度是崇尚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职业,如专家、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年龄越小的学生,崇拜影视人物的比例越高。而现在,许多学生的理想就是做厂长、经理、大款等,认为“吃美味、穿高档、用名牌、住洋房、工作好、收入高”,有“车子、房子、票子、女子”才是最大的幸福。这与媒介推崇的人物形象和价值标准不无关系。
同时,大众传媒中还经常出现一些另类“知识”,尤其是网络语言和手机短信等类似内容(现在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报纸上、电视节目中等),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往往沉迷其中,笔者也曾经看过一些短信,很有才气,但是明显路子不对,能够引人上进的地方太少。
4、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学生在扩展世界的同时,也容易影响正常人际交往。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尤其是电声媒介的发展,学生的世界变大了,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可实际上又使青少年的活动世界变小了。青少年迷恋于看电视、上网,而很少出去与人交流。有的可持续几小时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产生了“僵尸观众”;而有的则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电子游戏,沉迷于电脑的虚拟空间里,对真实的世界漠不关心,一下线就不适应,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现实的满足,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综合症”患者便是明证,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整日沉迷于网上,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暴躁易怒,行为异常,整个人逐渐地电脑化、网络化、非人性化了。甚至有的人把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混淆,完全不知所以。
对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传媒当然有一定的责任,作为传媒的制作者和管理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从严要求,严格管理。那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又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如何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呢?
二、德育课对于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应对策略
1、主动释疑,将其贯穿于德育课堂教学之中,发挥德育课的显性课程作用。
显性课程是教学计划内的与学科相联系并由教师经过组织而教授的一系列学科。它有规定的教学计划、指定的教科书等。德育课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当主动出击,结合现实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在讲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对于大众传媒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予以批判,充分发挥德育课显性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课的内容丰富多样,如初中的《公民》、《历史和社会》、《法律常识》等,高中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等,都可以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引用大量的媒体事例予以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例如,笔者在讲授宗教时,结合大量的现实情况和传媒观点,引经据典,揭露宗教的实质,并批判其不管披着怎样的外衣,都不能够改变其虚伪的本质,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很好。再如,在讲授“爱情和婚姻”时,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兴致很高,谈论了各种问题和认识,我再结合学生的问题以及媒体、电视中所表现的各种情况,批判了各种不正确的爱情和婚姻观,使学生受到了正确的教育。
德育课在消除媒体的不良影响方面一定要走在最前面,并且立场鲜明、肯定,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组织热点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使学生在争辩中明白事理。
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据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所以,要想使学生真正明白事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学生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己说服自己,许多工作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我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曾经组织过许多次讨论会,会议的主题都是学生困惑的或者有争议的和感兴趣的,例如“爱情和婚姻”、“有神还是无神”、“人生的理想”、“怎样与人相处”、“命运之神”、“个人崇拜与偶像”、“金钱的力量”、“富裕与贫穷”、“人生的价值”、 “成功的本钱”、“网络的利与弊”等等。每一次讨论学生都准备的非常充分,争论的面红耳赤,但是结果都朝向我预期的目标迈进。 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事理,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成熟了人生。
3、设立德育隐性课程,寓教育于无声之中。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文化或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并非与某学科直接关联、亦非由教师直接教授。它包括校园环境、学习风气、师生关系、学校的第二课堂和文化渗透、媒体传播、流行时尚等多方面。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须有机融合,不容分割。
大众传媒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仅仅只靠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必须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氛围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此,德育工作要求必须设立大量的隐性课程,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开辟学习园地,专门用以“挑刺”。鼓励学生时时留心各种媒体的报道,把学生自己认为有问题的报道以书面的方式张贴到学习园地中,可以附带自己的观点,供其他学生讨论和参考。
(2)开设影视鉴赏课,并要求学生在每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要写出观后感,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组织征文比赛,可以发掘学生心灵中最真实的和最美好的东西。
(4)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鼓励学生从事正当的和有益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体合作意识。
(5)专题报告可以就某些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从正面进行引导与教育。
(6)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利用班会课等时间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当然,大众传媒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影响非常深远,只靠德育课显然无以对抗,但是,德育课绝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要的引领作用,德育教师应当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