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以前的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28
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因此而称它为绥芬河。绥芬河是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当它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接近边境时,突然舒展开了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就是东宁平原。中东铁路在设计中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忽然发现了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向北移动50公里。于是,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而来到这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现在的绥芬河市。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绥芬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唐代,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到明代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绥芬河地区成为边界地区。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隶属绥芬河厅。1913年设东宁县治后,隶属东宁县。 1921年,东北当局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行政权,原铁路附属地划归东省特别区,属第三区。 1926年正式设绥芬河市。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成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 绥芬河,人均GDP全省第一,全口径财政收入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人均小轿车全省第一,人均住房、工资、存款……9个全省第一,令人瞩目。去年,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绥芬河当之无愧地步入了全国百强县(市)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县(市)之列。

绥芬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绥芬河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繁衍生息。近年来,我市建新、大砬子、大岭下、保府沟等地陆续发掘出多处古代文化遗址。经有关专家对出土石器的鉴定,证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伴随着中华民族对黑龙江流域的开发,我们的先人们已开始在绥芬河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和生息繁衍。经考证,这些先人正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黑龙江流域的古代先民——肃慎人(满族祖先)。清朝建立后,为保护祖先发祥地,将东北大部划为禁区,现绥芬河市区域就在其内。

1858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1860年,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吞并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使绥芬河地区开始与俄国接壤,原居住在双城子、海参崴一带的中国居民,不堪忍受俄国当局的欺凌,陆续迁回国内,其中一部分人在今绥芬河市建华村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一个屯落,成为绥芬河地区近代首批居民。

为了更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俄国修筑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大铁路的最东端是位于日本海沿岸的海港城市—海参崴。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成功,俄国继续向中国境内延伸势力。1896年,清政府与俄国签署《中俄名办东省铁路章程》,决定由俄国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归俄国。这条横穿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开始于海参崴,那里被称为第一站,到绥芬河是第五站,因此绥芬河又被称为五站。

中东铁路在最初设计时是沿着绥芬河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建在河岸的东宁县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叫作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由于地质结构复杂而向北移动到50公里外一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现在的绥芬河市。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以这条铁路为纽带,绥芬河曾与海参崴、哈尔滨得到过同步的发展。当时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十七、八个国家的旗帜,五颜六色,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并一度以“国境商业都市”、“东亚之窗”的美誉而闻名遐尔。因绥芬河在东北最先开通火车、汽车,最先有电灯、电话,被冠之“文明中心”,载入《吉林通志》。

1933年日本关东军占领绥芬河后,中苏间铁路被堵塞中断,绥芬河经济日益萧条,人口巨减。1945年绥芬河光复。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余年间,绥芬河口岸始终承担着运输中苏战略物资和进出口货物的重任,最高年份过货量近200万吨。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由于中苏政治关系的恶化,两国处于冷战时期,两国的贸易往来因此处于停滞状态。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中苏两国政治关系的逐步改善,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1984年和1985年,中苏两国签订“经济和科技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1986——1990年)”,1988年绥芬河市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两国的经济贸易环境显露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1992年绥芬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城市后,实现了由省级通贸兴边试验区向国家级沿边开放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成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贸易综合体)。

2004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努力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做大做强绥芬河”。在中国沿边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建设全面启动。

2007年提出创建国际商贸旅游名城,全力打造“北方深圳”发展战略。

以上信息来自百度和百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