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作品的导演分析,镜头特点是什么?艺术特性所占比率?

艺术特性(视听语言和特点等)在《一个都不能少》电影中所占比率? 有好的意见希望能够帮忙,谢谢了!!!帮住一下

第1个回答  2007-12-28
  《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用的全是非职业演员,在片子里小学生就是小学生,村长就是村长,广播员就是广播员,连人物的名字都是生活里演员自己的名字。这样的题材、风格都让人想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影片更像纪录电影,更有公益广告的味道。我非常钦佩张艺谋对这些非职业演员、尤其是对小演员们的调教,也钦佩张艺谋在片子里十分智慧的、幽默的导演意识。但是看过了还是有不知足的感觉,这是因为片子还是在述说一个简单的事件,没有鲜明的人物,没有立得住的银幕形象。究其原因,还是剧本结构的问题。具体说,这个戏的前半部分发展比较自然,一个被临时找来代课的只有13岁的小老师怀着最为简单的概念:只要那些上学的一个都不少,她就可以交差并拿到50块钱。这里面有着丰富的戏剧性,一个大孩子和一群小孩子之间的故事不乏幽默。但是到了后半截,小老师去找进城打工的孩子,这个过程就显得太快,也太富偶然性,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洗尽铅华、重归乡土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渗透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与他以往影片所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表现了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人关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选用的都是非职业演员,他们从未经过表演训练,但是他们却以其质朴真挚的表演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一是真实、二是真情。张艺谋的电影要做到视听真实、质感突出,是由他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保证的。写农村小学,情真意切到这种程度,不是一般的技巧手段高低所在,而是导演长期积累,对农民、对教师、对小学生的巨大的爱,真心的关注,才能洞幽烛微地写出他们灵魂的本真。
  声音的处理:《一个都不能少》开头同期声音的处理,接近一个村庄的体验与经历。
  《一个都不能少》A盘,开头,通过剪辑现实时间创造银幕时间
  特写:视距最近的镜头,拍摄人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细部的景别画面。它的特点是,取景范围小,内容单一、集中、突出。它能够强调细节,揭示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心灵世界,给观众在时间、视觉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应。
  近景: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景别画面。(有时把腰部以上称为中近景)它的特点是比特写稍远,两者有相似之处,近景中,人物的上半身活动和面部表情占据画面显著地位,能得以清楚交代。
  全景: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景别画面。它的特点是有较广阔的空间,能使观众既看清人物的全身动作又能看见人物周围的部分环境。使得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相互的关系得到展现,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场面。

  风格是构成精英话语文本的重要美学元素。风格是写作者的内在情思、品行人格及语言特色共同创造的文章的一种外显形式,它是个体创造的产物,具有他人不可取代的特性。以书画为例,在千万幅画“竹子”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辨认出郑板桥的作品。因为他的“细竹”(常常是“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不仅具有清癯雅脱之美,而且富有傲视浊世的内在人格美(他常以叶少而突出其竹的“劲节”)。对于传统经典作品,风格是彰显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衡量其审美价值的重要尺度。现代主义作品也追求风格,甚至把有无风格作为其艺术等级的标准,正如著名现代派服装设计师圣.洛朗所说的“比时尚更重要的是风格,风格是不变的。” ⑤ 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先锋派曾以颠覆、反叛的姿态标榜其不与主流同谋的风格(如表情的“酷”和极端化的探索形式等),但它们在市场和金钱的诱惑面前却显得十分脆弱。
  如张艺某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虽然观影时笑声不断,但笑声中有沉重的感动:当银幕出现那破陋不堪的教室,三条腿的教桌,每天只能用一根粉笔,仍然靠看日影来判断时间并随时面临辍学孩子们艰辛的生存环境时,不论是笑还是哭出的眼泪都不是“他们比我低”(亚里士多德语)的心理反映,而是欲说无语的一种沉重——为艰难求学的孩子们,更为了祖国的明天。最为感人的自然是小魏老师本真的人性和执著于“一个都不能少”的举动。从她身上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迷失,看到了一种日益远离我们的品质——对一种追求的执著。
  通过平凡的人物、平实的语言、平淡的现实状况,揭示、烘托人性的本质——人性的闪光点或是人性的丑陋。“喻大于小”是他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神话般的人物、夸张的历史和半文半白的语言,那充塞大脑的影音讯息和显得有点勉强、难以自圆其说的主题内涵,反而使人物的本质——人性的表达被空前削弱。这种风格的突变,对于一位有着20年从影经历、有着丰富经验和相对固定艺术风格的导演来说,是要冒一定危险的。且不说观众能不能在短时间适应这种变化,就是这种“转型”也很容易成为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的跟风之作。
  《一个都不能少》纪录片式的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贫困的山村小学,这里面追求一种真实感。

  ① 陈墨《电影商业化与国民文化心态》,载《当代电影理论文选》第41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② 《鲁迅全集》第一卷2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 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主义》第45页,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④ 转引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第212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⑤ 转引张柠《“现代性”与文学时尚》,见《文艺报》2002年9月3日。

  ⑥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7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8
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