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楼层钢筋混泥土打多厚及相应的配比?以及钢筋长宽方向分布距离及钢筋的直径?柱子用的钢筋大小及直径

二楼楼层钢筋混泥土打多厚及相应的配比?以及钢筋长宽方向分布距离及钢筋的直径?柱子用的钢筋大小及直径
农村建房;总共三层楼,底楼长12米宽7米;共9根大柱子;二三楼长12米宽9米;宽度方向各扩1米出去;请问柱子应做多大?

第1个回答  2007-12-20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严谨!
2) 板的构造要求
(1) 板的支承长度。
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应大于等于120 mm,并大于板厚h。
(2) 板的厚度。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厚度h除应满足建筑功能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跨度小于1500 mm的屋面板,h≥50 mm。
② 跨度大于等于1500 mm的屋面板,h≥60 mm。
③ 民用建筑楼板,h≥60 mm。
④ 工业建筑楼板,h≥70 mm。
⑤ 行车道下的楼板,h≥80 mm。
此外,为了保证刚度,单向板的厚度应不小于跨度的1/40(连续板)、1/35(简支板)以及
1/12(悬臂板)。因为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以上,因此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
板厚应尽量薄些。板的配筋率一般为0.3%~0.8%。
(3) 板中受力钢筋。
① 板中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的受力钢筋分为承受负弯矩板面负筋和承受正弯矩板面
正筋两种。常用的钢筋直径为Φ6~ Φ12。正钢筋采用HPB235 级钢筋时,端部采用半圆
弯钩,负钢筋端部应做成直钩支撑在底模上。为了施工中不易被踩下,负筋一般不小于Φ8。
② 钢筋的间距:对于绑扎钢筋,当板厚h≤150 mm 时,间距不应大于240 mm;板厚
h >150 mm 时,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300 mm。伸入支座的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
400 mm,且截面积不得小于受力钢筋的1/3。钢筋间距也不宜小于70 mm。在简支梁支座
处或连续板端支座及中间支座外,下部正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5d。
为了施工方便,选择板中正、负钢筋时,一般宜使它们的间距相同,直径不宜多于
两种。
③ 受力钢筋的形式:有分离式配筋和弯起式配筋两种,如图1.16 所示,分离式配筋
对于设计时选择钢筋和施工备料都较简便,但其锚固稍差,耗钢量略高,适用于不受震动
的楼板;而弯起式配筋形式较复杂,但其整体性能好,适用于受振动的楼板。弯起式配筋一般采用隔一弯一的形式,弯起角度一般为30°,当板厚h≥120 mm 时,可采用45°。
弯起式配筋的钢筋锚固较好,可节省材料,但施工较复杂。
3) 板中构造钢筋
(1) 分布钢筋: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
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如图1.17 所示。它的作用是:与
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承受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
所产生的内力;承受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对四边支承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未
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分布钢筋宜采用HPB235 (I 级)和HRB335 (II 级)的钢筋,常用直径是6 mm 和8 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 mm,直径不宜小于6 mm;对集中荷载较大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
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50 mm。
(2) 嵌入墙体的板面附加钢筋:嵌入承重墙内的板,在确定计算简图时,将承重墙作
为板的不动铰支座。实际上,承重墙对板的转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板的上部产生拉应
力,有时会引起板沿墙边缘的裂缝或板角的斜向裂缝。因此,应沿墙边和墙角处设置板面
附加钢筋,如图1.17 所示,钢筋的直径不小于6 mm,间距不大于200 mm。
(3)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单向板设计中,认为主梁不直接承受板上传来的荷
载,但实际上在主梁附近的板上荷载将直接传递给主梁,使主梁边缘处板面产生支座负弯
矩,导致板面产生裂缝。因此,必须在主梁上部的板面配置附加短钢筋,其数量不小于5 Φ6/m
的附加短负筋,且沿主梁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的1/3,伸入板中的长度从主梁梁肋边算起不小于板计算跨度的1/4,
(4) 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钢筋:嵌入承重砌体墙内的单向板,计算时按简支考虑,
但实际上有部分嵌固作用,将产生局部负弯矩。为此,应沿承重砌体墙每米配置不小于5 Φ6
的附加短负筋,伸出墙边长度大于等于l0 /7,如图1.17 所示。
(5) 板角附加短钢筋:两边嵌入砌体墙内的板内的板角部分,应在板面双向配置附加
的短负钢筋。其中,沿受力方向配置的负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
积的1/3~1/2,并一般不小于5 Φ6;另一方向的负钢筋一般不少于5 Φ6。每一方向伸出墙
边长度大于等于l0 /4,。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构造手册

第2个回答  2007-12-19
这个是要设计的。二楼楼板平面尺寸多少?做什么用的?平面梁的布置等等,都是影响板厚和配筋的关键因素。另外柱子钢筋和建筑物总高、楼层高度以及柱间距等都有关系。
如果需要确切答案,请把条件写清楚。
结构的东西人命关天,必须慎重啊!
第3个回答  2007-12-19
一般农村的二层民房砖混结构即可,100MM厚的楼板可以了,远远能满足使用要求,一般来说,人工搅拌砼的质量达到C25标号以上的比较难,除非水泥多加,板内圆钢8@150即可,适当时可设几根暗梁!并设圈梁!
第4个回答  2007-12-19
一般的房子打120毫米厚就可以了,配比用C25足够了。用八号钢筋,分布距离都用150吧。记住四周要有压筋,伸向内部1米长足够。也用八号钢筋。柱子如果是框架柱用25的或者22的,25的8根;22的则用10根。
如果是构造柱就用4根12的就可以 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