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依恋的四种类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探究出了幼儿四种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回避型、矛盾性、混乱型。

陌生情景实验遵循的是下列八个步骤:

1.母亲带幼儿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2.母亲坐下来,幼儿自由探索;

3.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幼儿说话;

4.母亲离开房间,留陌生人与幼儿共处;

5.母亲回来,和幼儿打招呼并安慰幼儿,陌生人离开;

6.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幼儿一个人;

7.陌生人回来;

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幼儿将母亲视为探索的安全基地,即以母亲为中心去探索环境,不时的通过靠近或是眼神接触的方式同母亲交流,获得安全感。

当母亲身处探索环境时,幼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房间时,幼儿表现出不安和焦虑,并通过各种行为(例如哭闹)进行抗议。当母亲回归时,幼儿直奔母亲去寻求安慰和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此类幼儿易于被母亲安抚,并且随后能迅速回到游戏当中去。

以北美国家和地区的大样本测验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二的幼儿都属于这一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其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对其的教养方式应当是敏感而且有回应的。成人能在大多数时间,对幼儿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这部分幼儿并没有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当母亲开始离开房间时,幼儿可能会爬向母亲的方向,但是大多情况下不会,并且幼儿几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难过。当母亲回来时,幼儿的行为就仿佛母亲不在那里一般,继续玩耍。

回避型幼儿的父母,在家庭环境中采用的教养方式是缺乏感知能力,没有情感和行为上的回应,甚至是拒绝的方式。有些父母可能会对一些非情感性的行为作出回应,但是对于幼儿情感的需要,沮丧、生气等情绪确是拒绝性质的,甚至没有回应的。

这种类型的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暴力的行为,在家中可能也会相比于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表现的更为粘人和予取予求。

但幼儿内部的心理过程可能是,“妈妈不会回应我情绪的,特别是当我有需要或是生气时,所以我会关闭我的需求并试图变得独立。”所以,在陌生情境中,幼儿会通过回避和隔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这种困难局面的影响。这些幼儿的反应是依恋系统的“去激活化”的使用。有20%左右的幼儿属于这一种类型。

这种类型幼儿在新的环境玩耍时要么与母亲紧紧挨着,不去探索新环境;要么在玩耍时就会很警惕母亲的下落。当母亲离开房间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沮丧而焦虑的情绪,母亲回来之后会立即去接近她,表现的很黏人。往往还伴随着对母亲的踢打和号哭。即使母亲表现出关切和情感的回应,幼儿的情绪也难以被安抚。

在这些幼儿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幼儿的教养方式是不一致的。这种类型的幼儿是最焦虑、最黏人,也是最为予取予求的。

幼儿内部的心理过程可能是“即使妈妈现在有空,她也不太可能安抚我。”所以这些幼儿的反应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激活”使用。有5-15%的幼儿属于这一类型。

这种类型原始的分类。但后来的研究显示,陌生情境实验中,有些幼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情绪混乱,并在母亲返回时表现出无组织的行为模式(向母亲移动,然后离开,保持不动,进入角落)。即使是来自于母亲接触,他们也不会得到安慰。

这些幼儿在原生家庭中经常有身体或性虐待史,而父母多有心理障碍和滥用药物史。有20-40%的幼儿属于这种类型,其中超过80%的幼儿有遭受身体和心理虐待的情况。

这种依恋关系下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来源“对没有解决办法的恐惧感”,因而幼儿的思想状态和行为也表现得非常混乱。

(参考资料:The Developing Mind, by Daniel J. Sie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