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四种“救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浑身的羽毛都散发着自由的光辉。

豆瓣上最高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霸占榜首,毫无争议。人生必看,还要多看,我看了三遍,每次都有灵魂颤栗的感觉。

这几天看了第四遍,但这一次是看的小说,斯蒂芬·金文字版《肖申克的救赎》。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侧重于用震撼的声光影,带给人直观的刺激与感受,而文字则必须让读者带着自己的个人阅读经历与能力,去感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从而营造带有自身个性的画面,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一旦进入,往往更能身临其境、直抵人心。

我更喜欢与文字相遇,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比电影中更多的细节,更多的画面,更多的理解。

比如,在《肖申克的救赎》。读到希望,因希望而坚持,因希望而奋斗,因希望而专注与执着;读到坚忍,心中有梦,便奋力前行,披荆斩棘,勇者无惧;读到自由,对自由的向往,冲破一切藩篱,击碎一切阻碍,只因外面的那一丝光亮——

安迪几十年的坚守,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抗争,最终逃狱成功,战胜黑暗,获得自由,这是人类精神的胜利,这是永不放弃的成功。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肖申克的救赎》,救赎,意思是“赎回、偿还、补救”,因此“救赎”非常完美地解释了主题,一切救赎都来自“安迪”,这个全世界最强的男人。

第一、对肖申克监狱的救赎

因为安迪的到来,监狱里的那对恶霸“姐妹花”,被以恶制恶,从此没人敢再随便作恶。监狱里出现了音乐,舒缓的音乐,让人重燃希望的音乐。音乐有这样一种魔力,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让人开始觉得生活还有希望与美好。监狱里还出现了舒适的图书馆,有书的地方就有光明,就有文明,这是一种无声的渗透与改造。安迪的智慧安排,典狱长等人的丑恶脸面被揭下,监狱肖申克从人间地狱,变得干净了一些,有了一些温暖与光亮。

第二、对狱友的救赎

安迪,用自己的力量,给予狱友在监狱里前所未有的啤酒,音乐,舒适的图书馆;给予年轻的狱友汤米·威廉斯教育;给予他的好朋友瑞德心灵慰籍的口琴,对于人生的深深的思考——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这些给予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救赎,点燃一个人对生活的希望无疑是对他的救赎。对于狱友的“救赎”,并非从监狱出来重获自由,老布克50年里呆在监狱到出狱,出狱后因为不能适应社会,他上吊自杀了。但瑞德出狱后,虽然也经历了老布克的遭遇,感受到无所适从的压力,但他记得安迪给他的鼓励,给他的点醒:“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他重获力量与希望,走向新生与自由。

第三、对自己的救赎

从一开始不让自己沦陷于监狱生活,到对“姐妹花”的不懈奋力抗争,到为自己的信念而坚持写信,挖洞等,到最后在挖好隧道后一开始并不急于越狱,因为他对自己的救赎并非“越狱”而是一份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坚持自己的清白——“越狱代表了罪恶的一方,便永远没有人相信自己的清白”,所以最后的决然越狱其实是对自己的最终救赎——“我本无罪,我需要自由”。那些打不垮你的,必将使你更加强大。那些生命中的苦苦坚持,长期坚守,终将给你回报。你读的每一本书,都有用,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件“礼物”,将来终有一天,会以一种方式回馈。安迪用自己一种漫长的坚守,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第四、对读者的救赎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每个人都可能被“拯救”。你自由吗?你你满意你目前的状况吗?你被体制化了吗?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是否也如“肖申克”,有斗争,有险恶,有压迫,有阶级,有不公,有那么多看不见的苟且,你也身处这个环境之中,你会抱怨,你会恨它,但慢慢的你是不是就习惯了它,日子久了,你会发现你离不开它,那就是你被体制化了。但,你有没有自由的梦想,你想不想冲破藩篱,你是不是即使身在体制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安迪,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20年的时间,一把铁锤,坚韧的毅力,最后缔造出瑞德认为需要600年才能凿出的通往自由的道路。

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当你开始实施的时候,已经离梦想的实现,更近了一步。

面对安迪,看得见的永远是波澜不惊,看不见的一定是波涛汹涌。无数个夜晚,每当被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拿起铁锤,愚公开山,一点一滴,一石一土,第二天还需要不着痕迹地带走,细思极恐,这需要多大的耐性,这需要多大的磨砺? 在逃离的夜晚,安迪在排粪管道里足足爬行了500码,相当于四个足球场的长度,每挪一步这需要多大的韧性,这需要多强的坚忍?

所有的逆境重生,背后必然有太多太多的,别人看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枯燥、烦闷、苦痛、煎熬、颓丧、纠结—— 但坚持,永不言弃,让自由的光芒照亮生命的夜空!

时间是让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无论怎样,我们只能拥有这一生,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但其实还有一个中间地带,那就是活出自己,活出自己的态度,时时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

不要被体制化,不要被同质化,不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不要迎合,不要迁就,不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必须要坚守自己那颗不屈的灵魂,挺直自己那段坚硬的脊梁!

其实,每个人都要实现自我“救赎”,不仅仅活着,还要活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