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析——我看王守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弘治十二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十一月,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同时王守仁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书塾。十三岁,母亲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在他十七岁时,他便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

        王守仁刚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做圣贤的时候,他认为应该去读朱熹朱圣人的书,而朱熹认为悟道就应该“格物穷理”王守仁知道了自己应该“格物穷理”后,大量的阅读朱熹的书,使劲的“格”自己家的竹子,他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这就是有名的“守仁格竹”最后却什么都没有“格”出来,王守仁却生了病,他心里产生了疑问:朱熹的话到底对不对?

        “格”竹失败后,他听从了父亲的话,入朝为官,却因为六部九卿上书事件,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了个小小的驿丞。之后便是大家所熟悉的“龙场悟道”在这里他明白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在这里顿悟,知道了“知行合一”。

        之后他又平定了朱宸濠之乱,永垂千古,永垂不朽,创立了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

        之后他的父亲去世,他生了场大病,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一心一意搞他的哲学,他四处游历讲学,无论是贫是富,只要前来听讲,他就以诚相待,即使这些人是另有目的的,王守仁门下弟子众多,他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贱贵,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所学倾囊传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心学四诀,流传千古,至今不衰。就像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腰牌所写:一生伏首拜阳明

        嘉靖七年王守仁病逝,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他的心学流传千古,“知行合一”的思想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中受益。他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圣贤。

                                                      ——侯博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