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故事启示作文怎么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Ⅰ 写西游记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启示的作文 1000字

给你一篇我写的日志
从小就看西游记,也喜欢看,今早无聊翻开,从目录开始就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西游记从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到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章节明明白白,可是在最后却有一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我也知道唐玄奘幼时名叫江流儿,替父报仇最终皈依佛门的故事。可是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回单独拿出来当成附录呢?难道是为了整齐凑够一百回?显然不是的,这样做非但不能使小说章回整齐,反而很突兀。
于是我就好奇得翻开这一回,果然有所发现。我将疑点具体一一列出。
1.到了长安,正值大开选场,光蕊就进场。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2.不期游到丞相殷开山门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未曾婚配,正高结彩楼,抛打绣球卜婿。
3.拜了天地,夫妻交拜毕,又拜了岳丈、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二人同携素手,共入兰房。次日五更三点,太宗驾坐金銮宝殿,文武众臣趋朝。太宗问道:“新科状元陈光蕊应授何官?”魏征丞相奏道:“臣查所属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职。”太宗就命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光蕊谢恩出朝,回到相府,与妻商议,拜辞岳丈、岳母,同妻前赴江州之任。离了长安登途。
4.光蕊便道回家,同妻交拜母亲张氏。
5.在路数日,前至万花店刘小二家安下,张氏身体忽然染病,与光蕊道:“我身上不安,且在店中调养两日再去。”
6.光蕊道:“此店已住三日了,钦限紧急,孩儿意欲明日起身,不知母亲身体好否?”
7.途路艰苦,晓行夜宿,不觉已到洪江渡口。
8.那小姐寻思无计,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
9.那贼把船渡到南岸,将船付与李彪自管,他就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10.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转盼之间,不觉已到江州。
11.晕闷在地,不觉生下一子。耳边有人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谨记吾言。快醒,快醒!”
12.玄奘哭回寺中,告过师父,即时拜别,径往洪州。来到万花店,问那店主刘小二
13.玄奘就领婆婆出了窑门,还到刘小二店内,将些房钱赁屋一间与婆婆栖身,又将盘缠与婆婆道:“我此去只月余就回。”
14.随即辞了婆婆,径往京城。寻到皇城东街殷丞相府上,与门上人道:“小僧是亲戚,来探相公。”
15.小姐欲待要出,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闻知,急急将母解救,双膝跪下,对母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母亲若死,孩儿岂能存乎?”
16.那婆婆当夜得了一梦,梦见枯木开花,屋后喜鹊频频喧噪,想道:“莫不是我孙儿来也?”说犹未了,只见店门外,光蕊父子齐到。
17.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
18.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玄奘自到金山寺中报答法明长老。
好了,问题来了。为何殷小姐要自尽?她事贼将近20年最终和儿子相认,为夫报仇了却自尽?被玄奘解救下来,全家团圆(此时陈光蕊已经复活),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
自尽了最少2次。很难令人理解。她和刘洪相处了大概20年,和陈光蕊相处了多久呢?从以上内容首先可以确定从长安道江州的具体路线:长安-陈光蕊家-万花店-洪江渡口-江州。
陈光蕊从被绣球打中,就立马拜天地,共入兰房,次日五更三点就接旨赴任江州。结果到洪江渡口就遭遇不幸。那么从长安到洪江渡口要多久的时间呢?唐玄奘给了我们答案:又将盘缠与婆婆道:“我此去只月余就回。” 他从万花店-长安(找外公搬救兵,外公再找唐王要兵)-万花店(这次直奔江州,未见婆婆)-洪江渡口-江州(替父报仇)-洪江渡口-万花店,仅仅用了1个月左右,那么陈光蕊和殷小姐相处最多不过十来天左右。而且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洪江渡口作者写下这么一句: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仅仅过了10天,殷小姐竟然知道自己有孕在身!?再结合前面堂堂丞相之女多少人追求她,竟然选择抛绣球?!答案不言而喻了,唐僧姓什么也不可能姓陈!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唐僧替父报仇,全家团圆应该是见大喜事吧,可是在最后唐僧九九八十一难里明明白白写着:寻亲报冤第四难!这竟然和后面唐僧命悬一线并列为一难,而且大家都知道,九九八十一难均为如来观音安排考验唐僧的,当然这一难也不例外,可以说这都是观音一手策划的。再结合前面,唐僧到底是谁的儿子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借腹怀胎,很多神仙都是这样下饭历练,殊不知这在千道里正是跟光,黑吃黑的惯用手法!
鲁迅说仁义道德后面写的全是吃人,此言诚不欺我。
终于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鲜血淋漓的吃人场面,我非常庆幸,万分感激,据说港珠澳大桥边即将建“和谐女神像”。无数遗世独立的才子,在水一方的佳人都在眺望远方,他们在期待着什么呢?

Ⅱ 西游记的小故事读后感

主角唐僧是“最不起眼”也“最没用”的。从师徒四人开始走上征程,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有“三藏被唬得跌下马来”,面对妖怪没有辨别能力,被妖怪捉了又无力反抗,经常还要错怪孙悟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没有这唐僧也就没有西天取经的《西游记》了吧。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保护唐僧一路闯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孙悟空在书里是最神通广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从大闹天空,到降妖除魔;从顽皮好动,到循规蹈矩;从爱作弄人,到懂得保护人;从山野顽猴,到得道高人……在这场神秘冒险中慢慢从一个顽劣的猴子化身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整个故事因为有孙悟空的存在看的异常轻松愉快。
西游记的作者用超凡的想象力,用细腻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天宫、龙宫、花果山等神奇的场面,把师徒四人、妖魔鬼怪和各路神仙刻画的活灵活现。西游记是一个有丰富艺术形象的艺术宫殿

Ⅲ 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不平的,需要团结一致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逢山开路 遇水填桥!

《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大致分为四大类:一类是表现自然力和象征自然力的难,一类是象征社会种种邪恶势力的难,一类是直接来自最高统治者的难,一类是取经人主观错误造成的难。既要扫除自然灾害,又要战胜社会邪恶。

既要抵抗外来的磨难,又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小说构成的这种自然与社会、外在与内在的多重象征体系,共同指向人生进取与文明探求这一潜在的哲理寓意。

(3)西游记小故事启示作文怎么写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 *** 。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

《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Ⅳ 《西游记》中经典故事情节介绍与给我们的启示,500字左右.急!!!

灭法国难行
杀一万个和尚
取经四众经过灭法国时,那国王发誓要杀一万个和尚,已杀了9,996个,加上唐僧师徒四人,正好凑成一万。因此,形势从一开始就很严峻。
情节诙谐轻松
为了躲过这一劫,他们化装成贩马商客,并睡在客店的一个大柜子中,没想到这个柜子被盗,又为官兵所获,抬到官府。孙悟空使出奇招,拔毫毛变作瞌睡虫,布散皇宫五府六部各衙门大小官员宅内,使有品职的官员都昏睡过去,又用分身法,把他们的头发也都剃光,也成了和尚模样。
第二天早上,国王、皇后、大小官员发现自己都成了光头,幡然醒悟,从此再也不敢杀戮和尚,灭法国就变成了钦法国,一场杀身大祸也神奇地化险为夷了。
这个故事在《西游记》中很有代表性。它以诙谐轻松的笔调展现了一场残酷的宗教迫害。这种宗教迫害是以历史上屡见的灭佛为背景的。

通天河落水
取经四众过通天河,事见第47至49回。通天河里有一个妖怪灵感大王作祟,专吃童男童女,孙悟空答应陈家庄民之请,为他们降妖。
鱼篮观音
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起,变作童男童女,在妖怪来吃人时,突然袭击。妖怪逃入河中,封冻河水,在唐僧师徒踏冰过河之际,妖怪迸裂冰冻,致使唐僧落水被擒。孙悟空无奈,只得到南海去请观音,观音携竹篮前往营救,并用篮子从水中捞起一条金鱼,原来这妖怪是观音莲花池里的金鱼成精。
在观音传说中,鱼篮观音在民间有多种说法,小说戏曲中也多有表现,如在著名的「马郎妇故事」中,观音幻化为提篮卖鱼的美女,忽然暴死,尸体糜烂,以此警示世人,不可贪色。《西游记》却没有突出这种劝化世人的寓意,而是着重表现观音收妖除害的功绩。而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更为她点染了亲切感人的品格。因此,《西游记》的描写是极富独创性的。
猪八戒形象突出
在这个故事中,猪八戒的形象表现得很突出,作者具体描写了他丰富的生活常识与劳动经验,如用稻草包裹马足以防冰滑等,这是猪八戒平时不为人知的长处。
首尾呼应
在这一段故事的结尾,作者又描写一个老鼋自告奋勇负载唐僧师徒渡河,并请唐僧到西天后帮他问寿,但在取经完成时,唐僧却忘了询问此事,老鼋怒将取经归来的唐僧再次沉入水中,因而凑足了八十一难。由于作者前有铺垫,后有照应,相互映衬,使结构显得十分完整。

比丘国救婴
小儿心肝为药引
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见到每户人家门前都放一个鹅笼,笼里藏着小男孩,非常奇怪。一打听才知,此处的国王贪爱一位道士所献美女,以致身体衰弱,又听道士之言,欲以1,111个小儿的心肝为药引。
降伏妖怪
孙悟空识得那道士是妖怪,令土地、社令等诸神先将小儿藏起。而道士对国王说唐僧的心肝强过丢失的小儿,孙悟空又化作唐僧,自己将胸腹剖开,滚出一堆心来,但并无道士所言的黑心,接着孙悟空现出原形,与妖道苦战20馀回合,妖道不敌化作一道寒光投东而走,却被寿星在空中罩住,现出寿星坐骑白鹿的本相。孙悟空又将化为美女的狐狸精打死,回城令诸神送归小儿。

Ⅳ <西游记>中几个故事及此故事启示.......急~~~谢谢

《西游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 每个人都有其生存的价值
要想完成任务就需要大家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
一个领导者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就像唐僧
一个干将 不论你能力有多大 业绩有多好 你也要领会领导意见
否则不论多大的功劳也没用 就像孙悟空
一个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人,只会插科打诨的人 在关键时刻 也是能力挽狂澜的 像猪八戒
一个团队中同样不能没有 实干者 也许他没什么能力 不会讨领导欢心
但是如果一个团队没了实干家默默无闻的工作 同样是出不了成绩的 像沙僧 和小白龙
相对的没有妖怪的百般阻挠也体现不出真经的珍贵……等等

发现一:《西游记》是一部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历史,学习这部发展史,有利于我们正确给自己的角色定位,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孙悟空最初来自一块仰承天地之灵气的石头,在天地之气交合之时破裂开来,跳出一个小仙猴。这个顽皮的小仙猴不久就走上了拜师学道之路。书中描写了他如何学穿人衣,学走人路,学习本领。之后,孙悟空有一段在花果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法无天、无拘无束、任意玩闹、充满叛逆的生活。他领导群猴建立猴的乐园,自封为“齐天大圣”,一会儿袭击人国,一会儿翻腾龙宫,一会儿直捣地狱,一直到后来的大闹天宫。他把蟠桃盛会这样一个神圣的活动搅得乱七八糟,不成体统,闯下了弥天大祸,然后逃之夭夭。接下来是天兵天将大规模地围剿花果山,是孙悟空被放到八卦炉中煅烧,是他从八卦炉中奇迹般地逃生之后,更加疯狂地、肆无忌惮地对抗天兵天将。就在他的破坏性行为势如破竹、似乎天下无敌的时候,佛祖出现了。佛法无边——在和佛祖的对抗中,孙悟空失败了,他被镇服在佛祖巨手化做的五行山下。

启示一:自由是有限度的。对于学生无法无天的行为,适当的管教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发现二:西天佛祖在《西游记》里是典型的父亲的象征。父亲对儿子是威严的,俯瞰的,沉稳的,含威不露的。在管教孙悟空的时候,他的表情,他的语调,他的态度完全是父亲式的。他并不是怒不可遏,也并非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然而,他又绝对威严的——当他晓之以理仍不能够说服儿子时,也有足够的力量将其压服。

当孙悟空被压在佛祖手掌化做的五行山下时,作为寻找东土取经人的使者——观音菩萨出现了。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是典型的母亲象征。即当孩子受到父亲正确的、严厉的管教和压服时,母亲常常像观音这样扮演着合适的角色。她是维护父亲权威的,是贯彻父亲意旨的,同时又是怜惜儿子的。一方面,她知道儿子所受的责罚是维护父亲权威所必要的,也是儿子未来人生所必要的;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父亲权威的前提下,在坚定不移地引导儿子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前提下,她又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温情。她的目的就是将儿子引上父亲规定的道路。

孙悟空终于在父亲的压服和强制性规范下,同时也在母亲的抚慰与劝说下,不得不地又似乎是心甘情愿、欢天喜地地接受了去西天取经的安排。

启示二:如来佛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做法先是晓之以理,实施说服教育,当说服教育无效时,他也使用了必要的严厉制裁,予以压服。他佯装对犯了大错的儿子弃之不理,让他在隔离中自省。当儿子领受了足够的教训之后,再给他指出取经的人生道路。观音菩萨表现出了一个母亲的适当态度。她在父亲的严厉制裁已经给了儿子足够的教训之后,适时地出现了。她配合着父亲的教育方针,以母亲的慈爱形象解放了受到惩罚的儿子,同时按照父亲的意旨,为儿子指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都说“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像妈妈”,对学生来说,老师应该将父亲与母亲的角色融合于一身,严慈兼备,爱又不溺爱,以堵截与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像一股奔腾的洪流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发现三:在取经过程中,我们看到孙悟空对整个客观环境斗志斗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命力,运用自己的金箍棒战胜群妖恶魔。在艰难的跋涉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以及能够控制它的紧箍咒,当孙悟空稍有偏离正确人生道路的倾向时,紧箍咒就发生作用。

启示三:虽然学生已经正式接受师长所指向的道路,然而,他依然可能随时偏离这条道路,越出合理的界限。我们既要给学生独立奋斗的宽广的自由空间,又不能让他完全脱离师长的规范。要让学生在必要的约束下,再在广阔的天地中独立奋斗。

发现四:当孙悟空走上去西天取经道路之后,我们看到了他在父母远距离的照看下独立奋斗的经历。总体上,是父亲的教导与榜样给予儿子基本的信念支持。虽然他绝非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他宽宏大量地让儿子在遥远的距离独自闯荡,似乎不管闲事,然而当儿子遇到了最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他会非常适时地给予帮助。

观音菩萨作为母亲,则给于儿子更多一些的具体帮助。每当儿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难题时,她总是在遥远的距离上先知先觉,又从不急于提前出现,以给儿子足够独立锻炼的时间与机会。当儿子实在难以解决某些困难时,她才或是主动或是在儿子的请求下出现。而当她帮助儿子收伏了一个又一个妖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之后,并不多领会儿子调皮的感谢,就手持玉净瓶飘然而去。

启示四:《西游记》在相当程度上是孙悟空远离父母独自奋斗的故事。父母在这里分担的责任与扮演的角色是十分恰当的。今天的老师无疑要从孙悟空的故事中体会到“望生成龙”的正确方法:导而勿牵,强而勿抑,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绝不出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主动、全面、生动、健康地发展。

发现五:孙悟空取经之路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意味着儿子取得父亲所代表的整个社会的认可,取得了社会地位,取得了成功,取得了道德形象的完美,取得了人生境界的圆满,是一个功德圆满的结局。然而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在看了这个结局之后产生一种普遍的、难以言喻的、不自觉的却又是非常深刻的失落感和虚无感。这种感觉长久的弥漫心头,余音袅袅。如果对这种失落感、虚无感进行分析,那么,我们看到:

无法无天的儿童时代自从取经开始就丧失了,取经成功意味着更彻底的丧失。

儿子的成功终于被父亲承认并且接受了,然而潜在的反抗精神也被完全地压抑了,再也没有机会显示,再也不可能大闹天宫了。

儿子成功了,获得社会地位了,就很难再得到儿时的母爱。因为孙悟空也成佛了,和观音菩萨平等了,不能再嬉笑母亲了,当然也不能再得到深深渴望的观音的关照了。

人生成功了,奋斗的苦难经历了,似乎可以永享太平和圆满了。然而正因为没有了苦难,没有了奋斗,也就没有了这种种 *** ,既超脱了,也虚无了。

启示五: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奋斗,奋斗结束了,意义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老师在看到学生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的时候,要及时为他们树立新的榜样,提出新的目标,始终微笑着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精神百倍地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力争上伟大的老师善于运用伟大的奖赏。伟大的奖赏铸造出伟大的学生。

Ⅵ 读了西游记受到的启发作文500字

第1篇:读《西游 记》有感
读过《西游记》后 ,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 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 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 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 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们还要学习孙悟 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 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 *** 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 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读过《西游记》使 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 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 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 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500字

第2篇: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它栩栩如生的描写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爱抱打不平的孙悟空: 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生性豁达的沙僧:济世为怀的唐僧:行善济贫的观音: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
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孙悟空,它 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它敢作敢当,敢爱敢恨,又不失机灵可爱,我可喜欢他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 :第十八章,真假孙悟空。有几个强盗,想抢钱,可唐僧没有钱,悟空看见了就去打他们,可被 两个强盗挡住了,孙悟空把他们打死了,结果悟空被唐僧赶走了,过来一会悟空打晕了唐僧,回 到了花果山,发现居然出现了两个孙悟空,两个人打了几场,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便道了佛祖 哪里,想让佛祖分出真假,佛祖不服众望把假的那个孙悟空给收了。
这本书我看的非常入迷, 我吃饭前看,睡觉前看,有时妈妈叫我三四遍我才过去吃饭,有次走路时候看还不小心撞到了头 。
我家里有许许多多的书, 可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这本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西游记,它充满幻想、富有传奇色彩,给我 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百读不厌。
我一定会好好阅读的,我 要好好向唐僧师徒四人学习,不怕苦不怕累,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

Ⅶ [西游记]给我们了什么启示!

在取经过程中,我们看到孙悟空对整个客观环境斗志斗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命力,运用自己的回金箍棒答战胜群妖恶魔。在艰难的跋涉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以及能够控制它的紧箍咒,当孙悟空稍有偏离正确人生道路的倾向时,紧箍咒就发生作用

Ⅷ 看西游记有什么启示作文300个字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可以播成电影放映。放映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版的故事。
师权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为人老实,一心随师父去西天取经,他的决心实在让我赞叹不已。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坏习惯:好吃、好色、好睡觉,而且他非常贪婪,并且做事没有决心,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他取到真经的时侯,还求佛祖让他下凡来玩一玩看一看呢!
孙悟空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勇敢,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帮师傅降妖除魔,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他靠着自己、或者寻求外援,总之想方设法营救师傅。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唐僧虽然有时会很固执,但是他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善良,虽然有时会显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坚持目标、永不懈怠的心。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了:想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的。

Ⅸ 西游记的启示或感受,50字内

《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唐憎太善良了,那就是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出去采果子给唐憎吃,还画了个圈叫唐憎不要出去,这是白骨精就在山上听说吃了唐憎肉便可长身不老,于是就变成一个小姑娘,左手提着青砂罐,右手提绿瓷瓶。

八戒见了就动了心,拿起来就吃,这是孙悟空赶来,认出这是个妖怪就打了下去,白骨精先走了把假尸留在地上。唐憎就生气,但还是把悟空留下来了。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了打了下去,白骨精逃走了,唐憎不忍,但也把悟空留下了。

白骨精变成一个老爷爷,还是被悟空打死,所以说唐憎太善良了。虽然这是一篇讲述魔幻世界的故事,但是这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的一部现实小说,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人物的缩影,读完后,不由让我产生许多感想。

师徒四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令我震撼!我想了很久,认识到是师徒之间的亲情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总之,唐僧师徒四人有着现代人所没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

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他们,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在学习中勇于开拓,积极向上。我们应该明白:不经历风雨,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应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