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职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1. 文言文中表示升职与降职的词有哪些

一、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③《史记·淮阴后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④《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如《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4.超迁:越级升迁。

如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②《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如①《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②《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6.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

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二,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如①《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③《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2.窜:放逐、贬官。

如韩愈《进学解》:暂为御使,遂窜南夷。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梁启超《谭嗣同传》:既而胡即放宁夏道。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如《新唐书·裴延龄传》: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 (张)滂等官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如①《晋书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②《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何间相。③《晋书卷二十八》: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 *** 受其殃。

9.黜、绌:废掉官职。如①《国语·晋语一》:(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②《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③高启《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10.免:罢免官职。如《史记·吕后本纪》:王陵遂病免归。

11.夺:削去,罢免。如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扩展资料;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

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

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

2. 判在文言文中有降职的意思吗

“判”在文言文中没有“降职”的意思。在官职升降一类词语中,“判”主要是作“署理;代理”和“ *** ”讲。其常用意思简列如下:

1、剖开。

2、分裂;分开。

3、区别。

4、谓对狱讼的审理和判决。

5、指审理狱讼的判决书。

6、决定;断定。

7、裁定;评判。

8、署理。

9、唐宋官制,以大兼小,即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也称判。

10、为古官名。如州判、通判等。

11、半,一分为两。

12、指婚配。

13、通“拼”,舍弃。

14、通“拼”,甘愿。

3. 【英语翻译《王珪》的文言文原文,翻译,加点字,最好还有启迪,】

《王珪》参考译文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时,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时,李纲推荐他暂任世子府谘议 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予王珪中舍人的官职,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予王珪中舍人的官职,不久升迁任 中允,礼遇很优厚.太子与秦王有隔阂,中允,礼遇很优厚.太子与秦王有隔阂,皇帝责备王珪不能辅 助教导,把他流放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助教导,把他流放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召见他担任谏议 大夫.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能够驾御奸邪的臣子,大夫.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能够驾御奸邪的臣子,不 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也不可以达 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德,那么海内安定.我虽然不英明,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德,那么海内安定.我虽然不英明,幸亏诸公屡次规劝纠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王珪进言说:幸亏诸公屡次规劝纠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王珪进言说:古时候,天子有谏诤的大臣七人,他们的谏言不被采用,“古时候,天子有谏诤的大臣七人,他们的谏言不被采用,就 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现在陛下开张圣德,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现在陛下开张圣德,收集采纳草野之人的 言论,我愿意竭尽愚妄无知,辅佐皇上万分之一.言论,我愿意竭尽愚妄无知,辅佐皇上万分之一.”皇帝认可 他的话,于是命令谏官跟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一起进入内阁.他的话,于是命令谏官跟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一起进入内阁.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皇帝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把乐律传授给宫中音家,皇帝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把乐律传授给宫中音家,乐伎不进献,祖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乐伎不进献,祖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王珪和温彦 博同时进谏说:孝孙是高尚严谨的士人,博同旍 1f66 进谏说:“孝孙是高尚严谨的士人,陛下让 他教学女乐,又责备他,他教学女乐,又责备他,天下的人恐怕要认为皇上 轻视士人!皇帝大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轻视士人!”皇帝大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竟然依附下人欺骗皇上,替人游说?竟然依附下人欺骗皇上,替人游说?”温彦博很害 就认错道歉,王珪不认错,怕,就认错道歉,王珪不认错,说:“我本来侍奉 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可怜我的性命,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可怜我的性命,任用 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 没有背弃陛下.皇帝默然惭愧,这件事就作罢了.没有背弃陛下.”皇帝默然惭愧,这件事就作罢了.第二天,皇帝告诉房玄龄说:第二天,皇帝告诉房玄龄说:“过去武王不任用伯 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夷、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我夙兴夜寐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我夙兴夜寐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昨天责备王珪等 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人,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后来王珪进封郡公.犯泄漏宫中机密话语的罪,后来王珪进封郡公.犯泄漏宫中机密话语的罪,降职担任同州刺史.皇帝思念名臣,不久就召见他,降职担任同州刺史.皇帝思念名臣,不久就召见他,请他担任礼部尚书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请他担任礼部尚书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魏王见到 向他先行礼,王珪也以老师自居.他,向他先行礼,王珪也以老师自居.魏王问王珪 用什么成就忠孝,王珪说:陛下是您的君主,用什么成就忠孝,王珪说:“陛下是您的君主,侍 奉时要考虑尽忠;陛下又是您的父亲,奉时要考虑尽忠;陛下又是您的父亲,侍奉时要考 虑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魏王说:虑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魏王说:忠孝的道理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忠孝的道理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希望听到实现 忠孝的途径.王珪说:汉代东平王刘苍说‘ 忠孝的途径.”王珪说:“汉代东平王刘苍说‘做 善事最快乐’ 希望大王记住这句话.善事最快乐',希望大王记住这句话.”皇帝听到 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可以没有过错了!了,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可以没有过错了!” 十三年,王珪生病.十三年,王珪生病.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 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减药膳.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减药膳.死时享年六 十九.十九.。

4. 古文中关于升迁、平调、降职的用词.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其他常用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除:即拜受官职。

拜:授予官职;任命。

陟(zhi,音治):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擢:由选拔而提升。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官职官衔或爵位。

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谪:降职,往往指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放:即放逐。

黜:贬斥,废除,降官的意思。

出:即“出任”可以由家居而出任官员,也可以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员。

徙、转:一般调职。

征、辟:征召贤士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