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先生与其精神 读书报告会开场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4-10
光荣与悲剧——论作家的思想矛盾与作家之死

引 言
“三十岁之前,几乎每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但三十岁之后,如果这个人依然是理想主义者,并以整个生命为理想而奋斗,那么无论成败,这个人都是英雄。”
这段话是一位知名评论家对已故古巴传奇英雄切?格瓦拉的评价。纵观世界文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很多伟大的文学家,他们或者为了拯救国民的灵魂而奋斗终生,或者为了捍卫梦想与力量而勤奋写作,或者为了心中的宗教信仰和国家的利益而大声疾呼……时光荏苒,虽然已经是许多年过去,虽然这些坚毅的灵魂已身在天堂,但留给后人的,依然是无尽的思索与仰望。
一 鲁迅,绝望与希望斗争中的孤独者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鲁迅先生都是一个只可仰望不可企及的存在。他生前如此,身后亦是如此,所以先生生前身后,都是寂寞。
伴随着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过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不断的以此为镜,剖析自我的存在。
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觉得先生幽默,真诚。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叫天子、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至今都在脑海中时时回荡。然而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在文末的一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的感慨中结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现实的路上,在回望与现实的比较中反而更凸显了生命存在的悲哀。先生以他特有的笔调勾勒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而他自己却于怀旧中隐藏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剖析。
细读先生的作品,不难发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诚。人说先生嬉笑怒骂皆文章,实则先生嬉笑怒骂皆血泪。先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也了解中国的现实,更了解中国的人民,正因为如此,才会爱之深,痛之切,正因为如此,先生才会有在“无物之阵”中“荷戟独彷徨”的悲凉,也正因为如此,先生的文章才会有那么多的绝望——对人的绝望,对社会的绝望,最终是对存在的绝望。先生于五四初兴之时便以笔为枪投入对黑暗的战斗。然而苦苦斗争了这么久,还是无法看到光明在何方。人谁不爱先生?可是先生自己明白,“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
作于五四落潮时期的《伤逝》,是先生少有的关于爱情的作品,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更有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轻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句无畏的叹息。这之中,有先生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和希望中先生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事业,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斗争的缝隙,只是留给先生又一次的孤独。《伤逝》也体现了先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人生百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先驱者们在寂寞中选择了不同的命运——无论是林语堂还是梁实秋,又或是先生的弟弟周作人,我们都没有立场去评判对错与否,因为先驱者毕竟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先生明白,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先生是爱憎分明的,也只能用爱憎分明来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尊严。先生正是在绝望与希望中间,始终在进行对个人和社会的启蒙。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的矛盾与破碎,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慨,都可以看作先生自己的感情,作为陷入孤独境地的先驱者,面对这种辨不清真正方向的痛苦,或在绝望中沉沦,或在希望中死亡。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以博大的胸襟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中和,先生没有妥协,而是选择孤独的走下去,于绝望和希望的煎熬中继续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先生看到了绝望,并且毫不避讳地在文章中将之表现出来,然而先生的伟大在于,即使在这样的绝望中,他依然在文章里为我们留下“末尾的曙光”——先生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先生说,“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生的后期,先生生活优裕,爱情得意,家庭和睦,受人尊敬。然而先生无法让自己满足于小我的完满,所以先生选择了在患有严重肺病的情况下不遵医嘱,猛烈吸烟。先生又怎会不明白,这会给他的生命带来什么?只是先生孤独了太久,先生是累了,所以先生选择了令所有爱他的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默默离开。
生,无愧于天地;死,有憾于人间。一面“民族魂”的大旗覆在了先生身上,一座丰碑树立在世人面前。先生的苦痛无人能懂,即使能懂也无人能解。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在成长中渐渐改变和成熟。少时读先生,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而今读先生,是一幕幕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孤独瞬间,痛苦是绵延不绝的哲理与追寻。先生已逝,70多年已经过去,不知先生是否依旧孤独。
二 歌德,古典梦的苦苦寻觅者
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从事法律事务,曾买得宫廷顾问的职务。1765年,歌德按照父亲的意愿来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是,他的兴趣在文学和自然科学上,在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他开始学习写诗和剧本。
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大学上学。这里地处德法边境,较多接受法国革命思想的影响,这里也是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策源地,歌德在这里接受了卢梭和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影响并结识了“狂飙突进”的领袖赫尔德和一批青年作家。赫尔德引导他学习荷马和莎士比亚,他收集和学习民歌,从而让他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歌德写出了一批感情真挚,旋律优美的抒情诗,如《五月之歌》,《野玫瑰》等。
1773年,他完成了一部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在剧中,歌德以生动的戏剧场面,再现了16世纪复杂的社会图景。剧中描写的那个分崩离析,充满暴力压迫和阴谋诡计的社会,正影射出青年歌德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谴责。这部作品使歌德一举成名并成为“狂飙突进”的主将。
青年时期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他根据自己1772年在魏次拉实习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又综合了其他一些见闻而写成的作品,小说通过维持这个叛逆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当时德国丑恶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的挑战。
一直到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狂飙突进派,火一样的热情和挑战一切的决心在他的心中激荡,然而这种情况在1775年发生了改变。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歌德接受卡尔?奥古斯都公爵的邀请,来到魏玛并在此定居。不久,歌德在魏玛的朝廷中做官,先任枢密顾问,后升任内阁大臣,主持魏玛公国的政务。整整10年间,歌德很少进行文学创作而忙于行政事务,他热心地实行社会改良,如整顿财务,精简军队,发展文化教育等,有时还要侍奉公爵出游狩猎,写应制作品。文人歌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廷臣歌德。有一个很著名的传说:伟大的贝多芬来到魏玛,这位音乐大师和同样是大师的歌德进行了亲切的会谈。两个高贵的灵魂开始了伟大的碰撞,却在其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日,迎面走来了魏玛公爵和夫人,于是歌德弯下腰向他们致敬,而与此同时,公爵夫妇弯下腰,向高昂着头的贝多芬致敬。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廷臣歌德低下了头,文人歌德会怎么想?
从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作家变成一个封建小朝廷的官吏,歌德的内心自始至终都是矛盾和痛苦的,终于,在1786年,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煎熬,改名换姓,独自一人乘车逃离魏玛,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意大利。
在意大利的两年里,宏伟的大自然,丰富的文化遗产,淳朴的民间生活,都令他心旷神怡。他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重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人。从此,歌德开始用新的观点批判地回顾了自己的过去,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转入古典主义,与此同时,恢复了创作热情的歌德完成了一些早已动手的作品,如《埃格蒙特》,《托夸多?塔索》以及《浮士德》的部分场景。此时的歌德相信,通过人的个性的改善,便可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
歌德的晚年是在隐居生活中度过的,他以惊人的毅力埋头写作,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自传《诗与真》,以及《意大利游记》《出征法国记》等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是完成了毕生的主要事业——诗剧《浮士德》。
这部创作时间长达60年的史诗巨著,贯穿了歌德的全部写作生涯。与其说《诗与真》是歌德用语言为自己立传,倒不如说《浮士德》才是他一生思想的写照。《浮士德》以主人公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了他追求真理的生活历程,其间主要经过五个阶段: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并写出了这五个阶段的幻灭。
整部《浮士德》的基本主题就是争论人生的理想以及如何实现理想。歌德同启蒙时期的许多思想家一样,把自己看作全体人民的代表,他在浮士德形象中所概括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是启蒙者思想探索的进程,包含着歌德本人和许多启蒙者的经验和体会。
歌德的一生充满矛盾,他生活在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欣欣向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但是,作为一个德国贵族的代表,他又无法摆脱这个阶层与生俱来的鄙俗气和妥协性。恩格斯的一段评价大概是合适歌德的: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魏玛官员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1832年3月12日,歌德病逝。值得庆幸的是,最终,他还是以一位文学家的身份骄傲地离开了人世。
三 弥尔顿,乐园的守卫者与叛逆者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思想家和政论家,他把人文主义向前推进,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间的桥梁。
这位号称以一部《圣经》为基础写出所有伟大作品的诗人,和众多的大师一样经历了坎坷的一生,并在作品中将之表现出来。1642年至1644年英国经历了血腥的国内战争。1649年一月国王查理一世被斩首,清教徒实行共和统治十年,1660年查理二世君主政体复辟,英国革命宣告结束。这些事件对弥尔顿的一生而言,并不仅仅是背景,正是它们组成了他的生命,他的作品,他的生活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名激进的个人主义基督徒,弥尔顿反对一切有组织的宗教,认为这在上帝与人类之间设置了障碍。弥尔顿是一个叛逆者。因为他把自己和革命事业视为一体,他的传世之作《失乐园》,讲述的就是关于反抗及其后果的故事。
《失乐园》的故事分为两条线索,表明两个主题。一条线索是亚当夏娃犯禁令偷尝禁果而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另一条线索是撒旦反抗天神,经过一场激烈的大战,失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两条线索的交叉点是撒旦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情节。
《失乐园》最鲜明的形象是撒旦。他有勇有谋,又有不屈不挠的毅力,虽被打入地狱深渊之下,仍然桀骜不驯。撒旦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既是恶魔,又是光明之子,既有破坏的一面,又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他的魄力与庄严值得尊敬,他的狡猾阴险又令人厌恶。撒旦反叛的线索来自《新约?启示录》,同时也是诗人所生活的英国17世纪时代的折射反映。即使作者不是有意在作品中描写1648年的革命,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特别是在骄傲而阴沉的撒旦的形象中,写出了敢于与权威抗争的崇高精神境界。他反抗斗争失败后的愁绪,正流露出诗人自己在革命失败后的苦闷。
读《失乐园》的一种方式是把它看作弥尔顿对自己的描述。诗人自己创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神仆亚必逊。身为撒旦的手下大将,却不赞成谋反的言行,独对千万之众,威武不屈,坚贞不移,这个形象明显是反对撒旦的谋反,实际上象征诗人对抗王党的反革命复辟。
《失乐园》也有它的局限性,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思想矛盾所在。诗人利用圣经题材和清教教义来鼓励革命热情,这就不能不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在他的革命热情和信念中得到了勉强的统一,火热的爱国热情掩盖了他心中的矛盾。
由于1665年的欧洲瘟疫和1666年的一场大火,弥尔顿的晚年的生活相当悲惨,1674年,诗人在完成失乐园后不久,离开了他战斗一生的人世。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已经逝去的大师们的身影,心中不免有些许怅然。在一个思想缺失的时期,大师们的存在应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纵观大师们的一生,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美的不屑追求,即使是自身的思想尚有矛盾之处,但依然不放弃心中的理想之火。逝者已去,生者犹存,面对现实,面对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