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麻黄草,能用除草剂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麻黄草,也被称为草麻黄、华麻黄等,属于麻黄科麻黄属的草本植物,通常有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三种。它们可以生长到20-40厘米高,木质茎短或呈匍匐状,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以及陕西等地,具有较高的种植和使用价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麻黄的种植技术。
麻黄的习性
麻黄通常生长在小山坡、平原、干燥荒山、河道和大草原等地,主要分布在湿度低、水分少的地带,常形成大规模的纯性生态系统。它能在-31.6℃至42.6℃的极端温度下生存,具有耐高温和耐寒的特点,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很高的存活率。麻黄适合在沙质土性土壤中生长,土壤与麻黄的分布和生长密切相关,特别是底土0-20公分的土壤层对麻黄的水平根的分布和生长尤为关键,pH值在8左右时生长最佳。
麻黄的繁殖技术
1. 种子繁殖:麻黄多采用平畦播种育苗,选择成熟圆润的种子,春季4月开始播种。开5公分深的沟,行间距30-40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中,细土覆盖,轻压后,小水灌溉。每穴播种20粒左右,填土3-5公分,轻压和小水灌溉。种子出苗率一般为60-80%,7-15天发芽。
2. 插条繁殖:麻黄也可通过插条繁殖,一般在秋天或春天解冻后将成熟主茎挖出,根据株丛大小分为5-10个单株,按行株间距各30公分旋耕、种植、填土至根芽,周边土夯实后浇灌,需精心管理,促进正常生长。
麻黄的栽培技术
1. 选择优良品种:我国药用麻黄有11种,河套平原主要种类有中麻黄、木贼麻黄、草麻黄和膜果麻黄,其中中麻黄分布面积大、品质高、性价比高,是伪麻黄制造厂的主要回收目标,也是种植的主要品种。
2. 翻耕施肥:麻黄种植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有营养的中性砂质土壤最佳。播种前要深松翻耕,深松以40厘米为宜,达到深、细、平、实、匀。同时要结合翻耕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标准基肥40-45公斤,磷酸二氢钾45公斤。
3. 细致播种:麻黄播种前用30℃温水浸泡种子4小时,进行催芽,播种可选择穴播或条播,播种深度1.5-2公分,播后覆盖2公分厚的河沙,一般播种后10-15天即可发芽,亩播种量为300克,株行间距为20公分×20公分。如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效果更佳。
4. 培土除草:麻黄草是多年生植物,常共生多种杂草与麻黄争水争肥,这对麻黄的产量和碱含量影响很大,因此要结合培土及时除草,每年翻土3-5次,结合翻土清除杂草3-5次。
5. 适度采收:麻黄一般5-6月为生长旺盛期,9-10月为麻黄碱积累低值期,采收不宜在低值期进行。种子直播麻黄在第三年10月底或11月初为宜,收获后萌发的再生株每2年轮采一次最佳,采收时要保留3公分的根头,以便再生。
麻黄害虫防治
1. 青枯病:麻黄播种前土壤用硫酸铝1亩15公斤浇灌消毒,幼苗出齐后,立即喷施或灌施放线菌酮异菌脲、代森锰锌2787、苯菌灵、抗枯宁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两周后再喷施一次,是否再使用,视幼苗病情况而定。同时,易感病区域需要控制灌水量和灌水频率,避免在地下水高或低回潮湿地种植幼苗。
2. 黄萎病:麻黄黄萎病喷施百维灵、氨丙灵、地茂散等均有效,病情初发期喷施一次,两周后再喷施一次。如病情蔓延面积较大,每5天喷施一次。
3. 蚜虫:麻黄芽虫发生期立即用杀虫剂交替使用预防,可喷施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了乳油4000-5000倍液,或灭蚜松、抗蚜威等杀虫剂,喷药后一周再连续喷施一两次,可解决蚜害扩散。
4. 菟丝子:麻黄是强阳性植物,因此要严格防止杂草的生长,对仅有零星块状菟丝子寄生的麻黄地可以将寄附有菟丝子的宿株用镰刀割掉或连根拔起除去,如果有大面积菟丝子发生危害时可以用除草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