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草药十:半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4
半夏,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它有许多别名,如水玉、三叶老、三步跳等。半夏的味道辛辣,性质温而燥,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它是温化寒痰的重要药物,尤其擅长治疗脏腑湿痰。半夏还能降逆和胃,是治疗呕吐的重要药物。它的辛味能开散结,化痰消痞,因此也常用于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
关于半夏的抗癌作用,虽然研究历史较长,也比较系统,但其抗癌活性成分仍不明确。抗癌实验通常使用半夏的各种粗提物,但其疗效的可靠性仍有待验证,对其毒性的认识也存在不同观点,因此在临床上的使用常犹豫不决。然而,近年来随着小柴胡汤的大量使用治疗癌症,半夏在抗癌方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且不再仅限于小柴胡汤,而是与其他药物配伍广泛使用。临床上也屡次使用半夏治疗无名肿块和癌症,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尽管半夏的抗癌作用尚有些模糊,毒性存在争议,但也不容忽视。
半夏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蛋白质、生物碱、植物甾醇、多糖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3-乙酰氨基-5-甲基异恶唑、丁基乙烯基醚、13-甲基-二十烷等。半夏中的黄酮类成分包括黄芩苷及苷元等。此外,还含有麻黄碱、胆碱、鸟苷、胸苷等生物碱类成分。芳香族成分主要有尿黑酸、原儿茶醛、姜烯酚、姜酚、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等。甾醇类成分为β-谷甾醇胡萝卜苷,是非极性部分的主要成分。半夏的非极性部分还含有长链脂肪酸及酯类,已发现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β-亚麻酸等。
半夏中的脑苷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半夏中分离得到的一系列脑苷化合物是半夏脂溶性止吐物质。半夏的极性部分含有多种氨基酸,已分离得到的包括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色氨酸、β-氨基异丁酸等。半夏水提物还含有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等多种多糖。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肿瘤转移、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对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影响癌基因表达等抗癌药理作用。但半夏中起主要抗肿瘤作用的成分,至今尚不明确。一些研究显示,半夏抗肿瘤细胞的活性部位主要集中在总有机酸部位或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半夏醇提物可抑制人肝癌细胞进入S期,使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半夏对食道癌、胃癌、上颌癌、舌癌、皮癌、恶性淋巴癌有一定疗效。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实验也表明,半夏提取物对动物实验性肿瘤S180、宫颈癌-14、肝癌、Hela细胞、JTC-26细胞等体外实验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半夏蛋白是一种植物凝集素,能与甘露醇专一性结合,具有凝血、抗肿瘤、抗生育、杀虫等作用。研究认为半夏蛋白是半夏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一种半夏蛋白能明显抑制S180细胞DNA的合成起始并将大量细胞同步于G0/G1期,表明这种蛋白是半夏总蛋白中具有抑癌活性的成分之一。半夏中的β-谷甾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防治作用,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β-谷甾醇和葡萄糖苷以100:1比例混合,在体外可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
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已在临床得到应用,如长春碱、苦参碱、粉防己碱、龙葵碱、延胡索碱等。半夏总生物碱主要包括麻黄碱、胆碱、鸟苷、胸苷等,过去对半夏生物碱抗炎作用研究较多,对其抗肿瘤作用探讨相对较少。有研究显示半夏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半夏多糖是半夏的另一主要有效成分,有研究表明半夏多糖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能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半夏多糖对S180、H22、EAC有抑制作用;半夏多糖可以诱导SH-SY5Y、PC12细胞的凋亡,对PC12有抑制生长及增殖的作用。
有研究证实半夏中游离有机酸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于生半夏有毒的说法,药典和许多典籍及医案都记载半夏有毒,但也有不少医者认为半夏无毒。《伤寒论》记载,用半夏都是成升的用,从未见有中毒记载。观《伤寒论》用半夏,都注一洗字,因半夏含有大量粘液物质,其能刺激喉头水肿引起人窒息死亡,这就是半夏有毒之说的缘由。洗去粘液后,半夏就去除了对皮肤粘膜的刺激,经过长时间煎煮加热后,这种粘液质也被破坏,刺激性可忽略。有现代动物实验显示生半夏水煎液对骨髓细胞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对肝脏、肾脏有损伤,且生半夏引起中毒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肠和肾脏,但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尽管目前有一些关于半夏生殖毒性、致突变、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特殊毒性的文献报道,但经临床和药理实验证明,半夏的毒性还是主要表现在对舌、咽喉、眼、胃、肠等多种粘膜的刺激性,导致舌及咽喉刺痛肿胀、失音、眼结膜水肿、呕吐、水泻等副作用。生半夏入汤剂煎煮以后,上述刺激性作用消失。
因此,生半夏完全可用,但最好先煎,以破坏其粘液质。半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等,也常用于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并可用于缓解放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尤其是化道癌症伴有厌食、恶心呕吐、痰多,或腹部胀满,面色暗黄,胸闷,体乏昏沉欲睡,舌苔白腻等痰湿凝结的病症,半夏是理想的药物。
半夏可以燥湿化痰,与理气药橘红配合使用,即为二陈汤的配伍,再加上白术、茯苓等健脾药,尤其适用于“痰湿凝结证”的胃癌患者。半夏还常用于放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常用半夏与生姜、旋覆花、代赭石等配合使用,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喜欢喝热水,呕吐物多为清水,加用丁香、柿蒂等;如果患者胃部不适,泛酸烧心,加用橘皮、竹茹等。
有报道用于甲状腺肿瘤,生半夏为主水煎15分钟以上,随证加味,肝郁气滞痰结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等;肝郁气滞化热痰结者加山栀、川连、木通等;脾虚湿痰中阻加茯苓、白术、扁豆等。在临床应用中,不仅仅是单味半夏,以半夏为主药的方剂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出现了很多新的中药复方制剂。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半夏的有效成分必将更加明确,其抗肿瘤作用一定能够在临床得到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