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传统的开采模式技术设备不够完善、开采水平低、安全管理不足等因素造成矿难的发生,导致产生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及设备损坏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国采矿工程的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现有采矿技术中存在一些弊端,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产生浪费,对采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也造成了威胁。与国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矿产资源储备量大,但开发利用效率却并不理想,受人员管理及开采技术的局限性影响,采矿工程没有得到预期进步。由此可见煤炭资源开采使用环节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为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需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采矿工程发展计划,并对现有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改制,以安全为前提逐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明确工作的核心部分,针对现有安全问题探讨应对措施。对矿区做出全面调查,在问题发生前制定防范对策,可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是中国采矿工程发展的正确选择。煤炭行业薪资水平与劳动量不成比例,造成技术型人才的流逝,生产设备使用年限久远且得不到及时更换,均为采矿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中国采矿工程应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高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将原有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作为研究对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出具有长远发展价值的安全制度,推动采矿工程发展壮大。

   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2.1采矿工程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水平低下是采矿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矿工程规模各不相同,一些小矿井为节省生产成本仍使用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但效率低,对于开采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也缺少防治对策。虽然在理论中完全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生产,但实际开展时所执行标准却得不到统一。技术问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a)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达标。现有从业人员多数没有接受过采矿知识培训,作业只能依靠经验来判断设备故障原因,对矿井情况了解不足便盲目开展任务[1];b)设备使用检修问题。电气设备与机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检修,采矿工程现场并没有将这一制度落实,设备严重磨损,很难保障生产环节安全性。对矿产地质勘探不足导致部分资源被浪费,受技术水平影响,对已存在的采矿场也不能做到深入开采,当资源剩余量小时便被遗弃。

  2.2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采矿工程由众多环节组成,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生产效率与经济收益。地下矿产资源开采需修筑矿井,工作过程中人员全部井下作业。在进行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a)电气设备使用安全。采矿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此外井下照明系统也需用供配电,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忽略了用电系统的总功率,只优化局部系统。多个设备共同运转便会超出线路荷载,导线温度升高后引发系统短路,严重者还会发生火灾事故。工作人员在导通与断开设备时没有遵从安全守则,缺少静电防护措施,也是引发电气事故的原因之一[1];

  b)开采方案的确定。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其相应的生产技术也不同,在制定规划时还应参照矿质层深度来进行。随着开采深度增加,需对松软地质层进行加固处理,避免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虽然国家明确规定采矿工程中的安全标准,但事故仍有发生,均由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

  c)地下采矿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瓦斯会在开采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涌出,若井下通风情况不达标,工作人员吸入瓦斯后会发生中毒反应,严重者还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当瓦斯聚集量增大没有及时排出,同样会引发爆炸事故。地下水渗透、岩石掉落等问题在采矿工程中时有发生,引发的安全问题会使工程终止。

   3采矿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解决以上几点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3.1提高采矿工程技术

  采矿工程首先要提升的是人员技能水平。可通过培训、考核等途径来实现,帮助工作人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采矿环节安全性单纯依靠人员技能水平很难保障,还要注重先进设备的引用,对使用中的设备定期检修,发现磨损严重的零件要及时修理,修理得不到改善可将其更换,保障使用阶段安全性。开采前要严格区分设备作业与人力作业,做好配合衔接,涉及到电气设备使用时要做好防火处理,对供电情况进行检测,设备同时运转时不可超出供电系统荷载能力。可指派技术人员到国外矿产开采企业培训学习,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可帮助管理人员发现生产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方便及时做出整改。此外还要合理调动人力资源,对员工档案进行保存,并做出适当沟通,理解员工所擅长的技术工作,可避免造成人才浪费。设备选择要结合开采实际需求,在作业之前要对矿产区域做出详细调查,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免发生浪费现象。此外采矿工程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达到使用标准,包括运输公路的修筑情况等,可为矿产输送提供安全保障。在培养技术人员的同时不要忘记采矿理论的'创新与吸取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地指导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培养一批采矿工程的专业性人才。

  3.2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a)在采矿工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这不仅要求所有采矿作业人员自身具有安全意识,同时与采矿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设备,生产等方面都要优先满足安全需求,否则就限制生产;

  b)采矿工程中主要领导要对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与负责。无论是采矿工程的主要管理者还是作业人员负责人,都要积极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与规定,并以这些安全文件为指导来加强采矿区安全建设;c)积极预防安全问题。要做到预防首先要熟悉造成矿井发生事故的相关因素,并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和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预先制定安全计划和防止措施。此外,还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创造一个卫生、舒适的生产环境,并制定相关采矿工程生产规定和安全细则,以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提高采矿效率;

  d)最重要的是要对发生安全事故矿井的管理者给以严厉惩罚,并对已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为以后的采矿作业提供安全数据和信息。

  3.3生态保护是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采矿工程进展过程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开采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程,资源形成周期十分漫长,因此要合理利用并采取保护措施。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可避免现存资源被破坏,工程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面植被问题,开采需在地表钻井,植物种类也因此而减少,土壤得不到保护会逐渐荒漠化,不利于地区平衡发展。采矿后矿区处理问题也应得到重视,对地下空洞进行回填,否则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很容易坍塌。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应加快科学发展策略的研究,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反思,制定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推动地方经济进步,也能使资源开采技术得到提升。

   4结语

  解决矿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决定技术,人才决定理论,要想推动采矿工程摆脱现有桎梏,就需要每位采矿工程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创新采矿工程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提高采矿技术,更好地发展采矿业。同时配合相关的国家规章制度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矿业工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然会得到妥善处理,采矿业也会随之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