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不是要求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文/夏叶籽儿

恋爱中的女孩们常有一些说辞,“我要你只喜欢我”,“我要你永远不离开我”,“我要你每天跟我说“早安”、“晚安””,“我要你删了她微信”……

乍一听,这些并无不妥,毕竟周围人都是这样说,并这样做的。

但,爱,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如若“我要”说的太多,只会演变成要求对方爱自己。

01

格格长相甜美清纯,性格活泼开朗,从小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宝,朋友圈里的小公举,身边也从不缺追求者。

我们一直猜,她会被怎样的男孩勾走。

她没看上富二代,没瞧上花美男,而是谈了一个家境、长相一般,但对她千依百顺的男朋友。

格格常说,那男孩对她很好。男孩会说,“我只喜欢你”,“我永远不离开你”。每天醒来先说“早安”再起床,晚上说了“晚安”才睡觉。他还删了前女友的扣扣、微信和微博,也几乎断绝了与其他女性朋友的联系……

没想到,不到半年,就得知两人分手的消息。

男孩最后对她说的是:“你是“格格”,我是“奴才”,你的话我听着,也做着,但我已经很累,不想再继续听你提要求了。”

是的,爱,抓的越紧,溜走的越不经意;要求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快。

02

我常想,女孩是不是天生不具备安全感,否则怎会在爱情中那般警戒小心。

确实有朋友跟我说过,找一个人爱,无非找一种安全感,让自己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哪怕其他所有人都背弃你,但那个人永远不会离开你。

所以,女孩们用一些方法保证对方的爱不变,不离开自己,不可以吗?

可在我看来,那对安全感的解释是一个玩笑话。

我不相信,能被所有人放弃的,会是一个好女孩。一个杀人放火的女孩,如果因为被伤害在先,如果还知道后悔,就会有人能理解和包容。假如一个人,连这种理解都得不到,那一定是无故杀人还不知悔改的,请问又怎会有人去爱她们?

何况,没有谁能保证永远不离开谁的。爱与不爱,从没有清晰的界限。爱的多与少,也没有精确的量器。你却要求一个人永远不跨过不爱的线,不减少爱的容积,又怎么能做到呢?

03

或许有人质疑,爱情,不该需要仪式感的事件吗?例如甜言蜜语,例如制造浪漫。

爱情的确需要仪式感。有位朋友前几天和男友领证了。她说,工作人员将公章深深印在结婚证上时,她的心狠狠咯噔了一下。那是一种仪式,那刻,他们结为了夫妻。

但,爱情是琐碎的,由平凡的日子组成。深夜回家,对方不放心冒雨去接。为了减肥不吃米饭,男友每天早起做低热量早餐。过马路时,他会紧紧拉着你的手不放。

爱情中的仪式,是一种与责任有关的事件,而非几句“我爱你”,或满足你的要求和条件就能做对的证明题。

04

不知怎地,我突然很想念爸爸妈妈。

我曾是个想法特变扭的小孩。认为爸妈不是真心爱我,他们不问我学习累不累,不关心我有没有喜欢的男生,也不会带我去游乐园,他们只是喜欢我学习好,能给他们争面子。

直到十九岁那年高考失利,爸妈没说过任何一句责备的话,没逼迫我复读,也不谈考了清华、北大的那些同学,他们只是鼓励我自己选择。

那年夏天,我突然长大了。

我第一次那样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无声无息,却宽广到足以包容一切。

无论我们是否明白父母对自己关怀的方式,但从不对他们提出爱的要求,反而会努力表现出自己值得被爱。因为你心里很清楚,父母一定是爱自己的。

爱情里,当我们拼命给对方提要求时,往往是因为得不到对方的爱。

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为什么还要去提爱的要求?那和乞求爱又有何区别?

何况,爱,不是靠命令能得到的。

他若爱你,自会买玫瑰哄你开心,自会与其他女孩保持距离,自会在晚回时给你电话……若不爱,就像格格一样,所有的浪漫即使属于你,要求来的幸福也并不真实和长久。

05

我佩服一种女孩,她们没事从不给男人发短信、打电话,不追着问“你爱不爱我”,不要求男人给买包包或鞋子,不逼着立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的誓言……

她们,让我想起《菜根谭》中的一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有些人无需要求,就有人来爱。她们自有一种气质,让人迷恋。

我以前不知怎样在恋爱中自处,让自己一个人在爱情里兵荒马乱,搅的两人心力交瘁。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爱情里,最重要的就是淡然。

别要求太多,更别要求别人爱你。因为,爱,从不是要求来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