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桂林两江四湖(漓江 桃花江 杉湖 榕湖 桂湖 木龙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桂林,简称“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于世,且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因同学结婚去桂林,在那将近一周的时间里除了与同学相聚,便是游走在桂林的山水之间。

两江四湖,是桂林的风景名片,也是桂林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带。两江,是指漓江和桃花江流经市区中心的河段;四湖,即位于市区内的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四湖”在唐代本是桂林的护城河。明朝时,城池南扩到桃花江,其环城水系全长7.33公里,后因河段淤塞或填没,遂散落成湖。1998年起,经4年的拆迁开挖恢复建设,终使两江四湖贯通,再现了南宋著名诗词家刘克庄咏叹桂林“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旖旎风光。

桂林两江四湖旅游示意图

漓江,位于广西东北部,为西江支流的桂江上游河段,自兴安至平乐河段为漓江,全长164公里,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漓江,自灵川县进入桂林市区,由北向南穿过城区,汇桃花江后至斗鸡山折向南流,在草坪乡冠岩处入阳朔境,流经市区49.3公里。

游漓江,不论水路还是陆路,多是从象鼻山开始。

象鼻山,又称象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桂林旅游的标志,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面积约150㎡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

自漓江中可见象山公园中的群象雕塑

远眺穿山、塔山。

穿山,坐落于漓江东岸,其西峰上有一南北贯通的圆洞,高9米,宽13.3米,长31米,如当空皓月,因称之月岩。穿山月岩与象鼻山的水月洞遥遥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山对面的訾洲,自古就是观赏象鼻山的最佳地点。

解放桥,位于桂林市解放东路东端,自由路西端,始建于1939年,由中正桥更名而来,经历了多次改建。

解放桥江边的六匹铜马雕塑。

伏波山,位于市区中心漓江西岸,它半拥漓江,半枕陆地,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曾经过此地,又因唐代在山上修建有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得名。伏波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叠彩山鼎足而立,均为观赏桂林城区风光的游览胜地。

逍遥楼,位于漓江西岸,解放桥边,2015年在其遗址附近重建。历史上的逍遥楼,始建于唐代,曾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中国三大名楼”齐名。

杉湖,向东通漓江,西接榕湖,以湖边多种植杉树而得名。

杉湖日月双塔。 日塔高41米,为九层铜塔,是中国最高的铜塔;月塔高35米,为七层琉璃塔,两塔之间以湖底以18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

桃花江,古名阳江,是漓江的主要支流,全长约25公里,清幽恬静,河道弯曲迂回,有九曲十八弯之说。

桃花江上风雨桥

桃花江畔还是广西第一位状元唐人赵观文的故里

桃花江边石船

江边四角亭

木龙湖,东起漓江,南靠叠彩山。此处本无湖,是为沟通漓江与内湖之水,挖掘45万余土石方而成的人工湖。

叠彩山上观赏木龙洲

修复的宋代古城

木龙塔,以上海宋代的龙华塔为蓝本建造,高45米。

桂湖,原为宋代桂林城的一段护城河,现湖边建有棕榈园、木兰园、榕树园、银杏园、水杉园等。

银杏林中叶正黄

众人拍黄叶

观漪桥,位于桂湖,桥身饰欧式风格的浮雕。

六岁的小摄影家,她说是自学的。

桂湖水杉

丽泽桥,位于桂湖,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锚式柔性悬索桥。

西清桥,位于桂湖,为双拱人行桥。桥长48.8米,宽4.5米, 桥身装修全部采用名贵红松木。

榕湖,东西长860米,平均宽110米,在阳桥处与杉湖相通,东为杉湖,西为榕湖。

迎宾桥,是仿西方凯旋门与中国古代城门吊桥建筑样式的结合。桥头之内是榕湖饭店,桂林的国宾馆。

榕溪桥

榕湖玻璃桥

古南门,又名榕树门,位于榕湖北岸。据记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 在桂林筑城防时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 距今已1300多年。门楼“古南门”三字为郭沫若所书。

古南门前,树龄达800余年的大榕树与榕荫亭。,与古南门构成“榕城古荫”,为清代八景之一。

古榕双桥,正对古南门,为人行并列双桥,汉白玉石材质,桥宽4米,桥长30米。

北斗七星桥,位于榕湖,东连湖心岛,西接古南门,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布,故名北斗七星桥。

湖心亭,位于榕湖湖心岛上,原建于40年代,1979年两次重建,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

湖心亭连廊入口。横额:虚碧;廊联;一泓碧水留明月,七星玉栏系晚风。

湖心岛上的圆门,取壮族铜鼓和壮族图腾青蛙造型相结合的抽象设计,极具民族特色。

汉白玉龙船舫

桂林山水甲天下,两江四湖尽入画。舟行水中人在岸,环城处处风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