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注点幻觉”和“P=p-i”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最近看书没有以前勤快,分享得也少。因为有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007的班训营。

班训营里的教练技术里有提到一个公式,P(Performance)=p(potential)-i(interfere),即 表现=潜力-干扰。

都说如果在某一段时间里你大部分注意力都在一件事/一个人身上时,与这个人/这个事的相关的东西就会不期得跟我们“偶遇”。

在我知道这个公式后的两个星期,我看了一本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里面提到一个概念——“专注点幻觉”,在看完关于“专注点幻觉”的相关描述后,我发现,“专注点幻觉”跟“P=p-i”是有关联的,而且关联还很强。

P=p-i ,就是说 当一个人的表现或者状态很好的时候,他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把干扰尽可能的减少 ; 而当一个人表现或者状态很差的时候,说明他的潜能被他忽视了,他把干扰过分放大了。

专注点幻觉 ,是指 我们越是专注于生活的某个特定方面,这个方面对于整个生活的影响在我们眼中就会越发重要。

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就很清晰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小事,比如下雨天的早上被溅了一身脏水,有的人当时会很生气,但不会因此而闷闷不乐一整天,因为他知道把注意力放在这样的事情上对他不仅无用,反而会让他变得没有能量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而有的人就会在一天之内反复跟人提起他被溅了一身水这件事,甚至第二天、第三天还在重复这件事,仿佛全世界都应该知道他被溅了一身脏水。

很明显,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点,就是这个“潜能”/“干扰”完全是我们自己人为放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当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可以控制。

当我们 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有的东西上,也就是我们的优点,我们的潜力就能得到发挥,我们的表现就会变得很好;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我们不可改变的已经发生的事情上,也就是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的潜力就会被压制,干扰会被无限放大,我们的表现自然就会变得很差。

我们回到自己身上来,想一想,身边是不是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是不是习惯性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没有的东西上呢?反而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要是你问问身边的朋友,他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可以想象得到的答案是一只手绰绰有余。

他的优点就是他的潜力。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关注点,当一个人看不到他自己身上的优点时,那么他的关注点自然更多的在自己缺点或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

他越是关注自己的优点,他越是能做到更多;他越是关注他的缺点,他越是什么都做不了。

马太福音又来了,多的我们要给他更多,少的我们越是要剥夺。

什么样的人会把潜力放大呢?成长型思维的人。

什么样的人会把干扰放大呢?固定型思维的人。

想一想,你现在的表现或者状态是什么样的,是你把潜力放大了呢?还是把干扰放大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别忘了,这些都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