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广府人、客家人,这三类人该怎么区分,从历史的什么年间开始区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2
1. 广府民系,即广府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地区的华人社区。他们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认同自己是珠玑巷同迁的汉人的后代,拥有独特的文化、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广府民系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唐代,其历史根基可追溯到秦代迁入的50万人。
2. 闽南人通常指的是福建南部沿海、台湾地区、香港与南洋以及世界各地的闽南移民。广义的闽南人则包括潮汕人、浙南闽语、雷州话、海南话、中山闽语的使用者。闽南民系的形成始于秦汉时期,随着汉人人口的涌入,泉州在唐宋元明初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北方汉人商家和贵族移居的中心城市。闽南人在商业、学术、航海和殖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3. 客家人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或族群,并非指普通的旅居他乡的客人。客家人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台湾等地都有分布,以广东省内最多,人口总数约2500万,占广东本地族群的近三分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和岭南,最终形成于岭南大地。客家人的银伍第一次开始形成于秦代,有说法认为他们因战乱南迁或因修建阿房宫而留在赣南一代生活,被称为“客”。
广东的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民百越诸族而形成的。在外貌上,他们可能相似,难以区分,但主要还是通过文化来区分。例如,广府人喜欢喝老火汤拉家常、闽南人喜欢喝茶谈生意、客家人喜欢读书想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