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法律中的易错易混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6

法律常识是历年事业单位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说重点,是因为考察的比重比较大,仅次于时政;说难点,是因为法律的知识点比较专业和复杂,尤其是会有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我们除了在理论层面把易混易错点要做好区分之外,也应该在做题时对此要给予重视,否则极易失分。现笔者将每个法律专项的易错易混题各举例如下:


【易错点1】法理学:法制与法治



1.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


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


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


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


1.【答案】C。解析: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法治是指在某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故本题答案选C。


【易错点2】宪法: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批准权



2.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答案】A。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二)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易错点3】刑法: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3.张某趁夜深入室盗窃,在偷盗财物的过程中将户主李某惊醒,李某大声呼救并欲阻其逃跑,张某遂用携带的榔头将李某打昏后逃跑,张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诈骗罪


3.【答案】A。解析:张某行为本来是盗窃,但是在被发现后将户主用榔头打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故本题选答案选A。


【易错点4】行政法: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4.某市工商局在市场检查中检测出某品牌的红心咸鸭蛋含有“苏丹红”,立即对该品牌的红心咸鸭蛋实施封存。该封存行为属于: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执行


C.行政征收 D.行政强制措施


4.【答案】D。解析:《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故本题答案为D。


【易错点5】民法:自然人与法人


5.________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接民事义务的组织。


A.自然人 B.法人


C.企业 D.非政府组织


5.【答案】B。解析: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B正确。企业是法人的一种,排除C项。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指的是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具有公共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社会价值导向。不包括企业组织,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