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5-14
【幸福】
学生啊,挺有想法。给你推荐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对此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篇不错小文《生命力和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可当简介读读。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人们在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地位、财富以及荣誉等等,对此,我们不禁会问,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么?亚里士多德——这位公认为是西方哲学鼻祖之一的伟大哲学家——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对于何者才是人类最终的目的,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只有幸福符合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的所有条件。亚氏认为,我们之所以选择地位、财富以及荣誉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并且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将会达至自身的幸福所在。据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才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幸福不可能作为其他目的的手段。而其他,如快乐、财富以及荣誉等等,都是我们达至幸福所要采取的手段。

《生命力和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池田大作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再也没有对这一命题的解答更多分歧的了。而且 也许再也没有比这一问题更难做出明快的回答和难以做出根本性的回答的了。不过,从根本上说,可以说它的目的在于幸福。

在佛法中,信仰的目的是“一生成佛”,这和意味着永不毁灭的“幸福”是一脉相通的。对于这点,我的老师户田先生认为:幸福也有“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 并说:

“人生的目的就是确立绝对的幸福。”也就是确立不为情况或环境所左右的、坚定 不移而且丰饶的境界。我在前些日子,以担负着下一代使命的高中生为对象,给他们写了一册小说《亚历山大的决断》,在其中提到了亚历山大大王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他的幸福观是很有意思的,我觉得很有些地方与户田先生的教诲有一脉相通之处。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优秀的学生,是精通逻辑学、政治学、诗学等 各种学问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讲义、由其子尼古玛古斯编纂起来的《尼古玛古斯伦理学》,被认为是世界上伦理学学科中第一部系统的著作。其中关于“幸福的实象”一节,含有许多发人深思的丰富内容。

亚里士多德在本书中一方面指出:学问或行为的目的是最高善,即“人的善”(包 括其他各种目的在内的终极的善),而这不外是幸福的实现;同时又详细论述了人的 aretē(卓越性、美德)和“正义”的问题。

现在根据《尼古玛古斯伦理学》(高田三郎译,岩波文库版),用我个人的体会加 以表现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表达了如下的意见,他说:

——所谓幸福,可以这样认为,它是长期性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也不会轻易改 变。但是,虽是同一个人也会有走运的时候和不走运的时候,而世上则把它有时认为是 幸福的,有时认为是不幸的。这未免太奇怪了。如果我根据走运不走运来判断同一个人 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话,那么显然是要把幸福的人当成“一种变色龙,一种无法捉摸的 东西”。

走运与不走运,的确是相对的。而真正的幸福,按道理说则只能是绝对的。佛法教 导的真正“幸福”,也决不是根据走运与不走运而可以任意变动的、那种低层次的东西。

纵然遇上这样那样的苦难,仍能在自己的内部建立起悠然不为所动的超越境界,才是真 正的幸福。也就是说,在各自的生命中建立起一种称得起“大丈夫的境界”的强韧的 “我”,就会去追求根本的幸福,确立起幸福。所以,我想,决不可为表面的幸与不幸 所迷惑,万万不可看不到绝对的幸福的“实象”。

亚里士多德还接着说:——应该说,这种根据走运与不走运来改变看事物的方法本 身,原本就是错误的。决不应该根据走运不走运来决定我们的幸与不幸。在人的生活当 中,之所以将“运”视为必要,只是附加的看法。对此,对幸福具有决定性力量,只能 是按照aretē(卓越性、美德)而进行的活动。反过来说,决定是否不幸,也只能是根 据这一准则。

亚里士多德在走运、不走运或表面的幸、不幸这类“附加的”现象的深层,向我们 提示出aretē(卓越性、美德)这一根本性的中心命题。

而且,他认为“所谓幸福就是按照终极的卓越性的心灵的某种活动”,并解释说: “然而,我们所理解的卓越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心灵的卓越性,关于幸福,我们也 是把它作为心灵的活动来理解的。”既然幸福是绝对性的幸福,当然会有支撑它的东西, 于是亚里士多德主张它应当是心灵的卓越性,这难道不是可以说他在追求佛法中所说的 “佛界”的境地吗?

这样,在《尼古玛古斯伦理学》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了aretē(卓越性、美德)的 内容,阐释了“伦理的卓越性和理智的卓越性”,同时还论及了与佛法中的中道的一部 分相通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卓越性(即美德)里边蕴涵着勇敢、节制、真实、亲爱等多种的内容。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义,它认为只有正义才是最重要的美德、最完美无缺的 美德。其理由是,因为正义不只局限在自己的行为上,而且它也能波及到别人身上。也 就是说,他指出:给集体或同胞带来幸福或创造出带来幸福条件的行为,就是正义;因 为虽在自己身上能发挥出美德,但在对待他人的事情上不能按美德行事的人是很多的。

就这样,亚里士多德把作用于旁人的“正义”作为“完美的美德”,举了出来并在 这点上认为人是“社会性的(有组织的)动物”。我认为在这点上显示了他的哲学的精髓。

“社会的动物”——当然社会不会是只有一个人的社会,人与人的结合和协同行动 才是社会。对社会,还有对群体的“最高善”的行为,当然成为最高“美德”的表露— —这一主张,可以说是和大乘佛教中实践方轨的“自行”与“化他”的逻辑,是一脉相 通的。

如果从修行的观点来说,所谓“自行”是指自己为了接受法的利益进行的修行。而 “化他”是指为了使他人受到利益来传教佛法,也可称为“他”。

人,从与生存有关的、属于本能的欲望,到实现自我的欲望,这中间有种种不同层 次的欲望。这种能量,在成为追求自身幸福的力量的同时,又会变为束缚自己生命的 “我执”。——为了摆脱这个“人”的生命的宿命式相互矛盾的枷锁,使生命获得无限 解放,究竟应该抓住什么呢?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利他”的实践。大乘佛教的睿智给 我们指出了这点。

我的恩师,关于“生命力与幸福”的问题,经常做过如下的教导:

“能够感到幸福,过着幸福人生的源泉,是我们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和外界的关系的力量比,称为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幸福的内容。……如果,生命力只是解决家庭事件的一种生命力,那固然不会在家庭中遭到阻碍;但对于解决街道上或全市的事件,则会立刻受到阻碍。”

在许多场合下,不管建成了什么样的家庭内部的幸福,但一遇上社会的惊涛骇浪, 幸福就会立即崩溃。而且现实的社会生活,表面上看去虽似幸福,但从高层次来看,也 许一种无法忍受的不幸在等待着你。如果获得了超越这一切的、为了具有阔大的境界及 强韧的生命力所必须的原动力,那就有了构筑绝对幸福的基础。在自己的胸中建立一个能泰然超越一切事象的、形成为生命力的“中核”的实践。只有这种实践,才是将苦难 变成飞跃和成长的动力的关键,它会使航行在人生大海中的船只,把苦难变为一阵强风 来推动船帆前进。

所谓幸福。并不是受每天现实所左右、所播弄的东西,也不是与之相隔绝的、超然 的境界。我想,幸福只存在于:将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来,作为前进的动力,充分加以玩味;同时,为他人,为社会,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的生活当中。
第2个回答  2019-09-21

任何牵扯到“人生”的事情都算是大问题,而“意义”直指本源,直接影响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意义”就像是果树扎根的土壤,土壤紧密,果树旺盛生长,土质稀松果树就经不起风雨。

以上只为明确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自古至今,东方或西方,哲学家或市井小民,这个问题都在他们那里留下过痕迹,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对封建时期读书人使命的典型写照,但使命却不是意义,私以为使命是受自我道德标准要求而认为的人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或者是特殊情况下必须要承担起的责任,既然使命不是意义,那意义是什么?

"意义一指人或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二指内容,三指美名、声誉;四指作用,价值;五指价值。事物存在的原因、作用及其价值。"--摘自百度

可以看到,意义这个词汇有着多维的解释,我们通常认为的“意义”,大都是第四个维度的解释,即“价值”,人生里的绝大多数事情如果追问其意义,其实问的都是价值,我们试着将“意义”替换为“价值”,就会发现逻辑依旧通畅,仍符合你问问题时的初心。

既然“价值”等一些词汇可以替代“意义”,将问题简化缩小,那我们为何不直接用“价值”?

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是有问题的人,我们是想贪心的一竿子打到底,既不逃也不骗的那种,于是,忧愁作了思考的影子。

上面提到,意义是一个大问题,这里的意义是无法被别的词语替代的意义,我相信这也是你所追寻的那个意义。

经过一个时期的思考,我认为它就在那里,不会因我们没思索而消失,也不会因我们思索了而存在,它不需要任何意志的承认,也不会被湮没,它的存在没有原因,它的不存在也没有由来,这就是它------意义。

让我们回到通俗理解的意义上,我的一些朋友认为,人生就是结婚生子,另一些以为人生是吃喝玩乐,也有一些认为是过程,当然,也有跟你我观点相同的,人生无意义论者。

不好意思,我说漏嘴了,但其实也没什么,人生的确没意义,这不是一件值得你我高兴的事,也不是让人伤心欲绝的事,它只是平常的告诉我们它那里没有我们要的答案。

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千姿百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如果按照外在表现来判定的话,是否人生意义就是有很多种呢?此时,你可以用价值来替换意义,也可以用欲望来替换意义,真正的意义仿若白月,人是群星。(此处的意思是“意义独一无二,人的意义却无穷无尽。”)

如果继续追问,我认为我必须要找到一个意义,一个可以解决我所有问题给我无尽动力的意义,那该怎么办呢?

我会不自量力的告诉你,不要做梦了,洗洗睡吧,如果人是神所创造,那么我们可以问他为何创造我们,但很不巧,我们至今还没确定神的存在,因此除了你自己再无人能给你答案。

有些人在宗教里寻找灵魂的安居所,有些人建立理想的巴别塔,寄情于诗词歌赋,有些人沉醉于物质欲望,这些都没错,只是追求的有所不同,他们过得快乐吗?

那是相当快乐,你能说他们的生活没有意义吗?不能,相反他们是过得最有意义的人,重要的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是什么,当一个人认清自己的人格以及欲望,这时的人我觉得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他知道自己从哪来,自己要到哪去,以及为何要去,他已经圆满。

人生没有意义,但你做的每一个选择,吃的每一口饭,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我们追寻的是应该自己人生的的意义,而不是全人类人生的意义,后者太大,有史以来没人能想出来,没史以后也不一定有人能想出来,故此,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即便生活挖了你的左肾,你不还有右肾呢嘛。

生物学上,人是动物,由各个器官构成自洽的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人有人性,动物有动物性,自己查,累了。

以上都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时候看得近一点,短一点也是一件好事情。

第3个回答  2019-09-20
人生的意义就是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通俗的说就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当然这跟个人的人生态度有关,人生态度分TWO类:1.积极型的:就是那些不气馁,不妥协,勇往直前,积极争取的....2.消极无为:就是那种些什么看破红尘拉,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人是与非....如果不树立正确的太度人生在世就没多大意义了. 人的本质小生认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要在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寻找自我的位置,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及所能及的帮一下别人. 在人的一生中想要得到的东东很多,但是不是你都可以得到(不然你早就成了总统,主席...哈哈).所以那只要做你认为该做的事就行了(不要是蠢事).有句哲言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在一生中不断追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觉得很没有勇气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人都会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有意义的,快乐与否、在于“心”…六祖惠能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普通人不能做到佛一样的大彻大悟,常人有常人的人生、有常人的衡量人生的那颗心佛曰:人生是苦的,生老病死无不是苦的没有人希望自己一生凄苦,如果一生凄苦,心中只会有无尽哀痛哀用另一种说法就是伤心,伤心到了极点就是伤心欲绝欲绝了就会想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该是什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喜、是怒、是哀、是乐?欲绝了,感情或者会愈加浓烈、或者会变得麻木、或者会趋于平静。那么是什么会让人有这样的不同呢?在人生结束的时候,即是最平淡的人生也会有结束前一刹那的回忆,那是什么?是什么会让人对那件事、那种感情有一种不泯的回忆?人生的意义所在、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是在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那么这三种感情如何交织的?人生的意义就在这无形的、心中的一种体验上?我不觉得是!想一下过去,时光荏苒、转瞬间正常的人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除去后面的三分之一的老朽衰弱人生中间的三分之一意味着什么、对男人、对女人?是否一种动物的使命、或者说宿命感促使人就是这样那样地活下去?如果人生定格在前两个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的老朽你是否会感到可惜、遗憾?如果人生定格在现在,你的人生是否已经无悔,或者完整,或者永不瞑目?!如果你失去了99%的感情,那么你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即使你所剩的1%的感情也足以感天动地?你会是强烈的悲哀痛苦地忍受、还是麻木地生活下去、还是平静地选择结束呢?
第4个回答  2009-12-03
人生的意义,要是你向往和探寻着人生的某种意义,这说明现在的你,或者在你的潜意识里,你的人生已经不够有意义,或缺乏意义,或没什么意义。你不能接受这种状态,你正为此迷惑苦恼!不用说,你肯定在现实中遇见难题了:比如你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比如你所爱的人离你而去了,比如你高级没评上工资没得加,比如你没钱买套间没钱娶老婆,比如你想着当校长可这个职位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等等。看看生活中的很多人都难以随心所愿,于是多数人都会说:人生苦短,凡间,就是“烦恼”的人间!于是基督教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佛教说每个人都是痛苦的——正因为你在追求的途中尝到了痛苦,你才会去思考人生的本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一言以蔽之,所谓人生的意义,也就是“理想”,也就是欲望。假使你既要保持欲望,又不会痛苦,那就得承认并接纳因欲望带来的痛苦。是啊,你想着成功,你也得迎接失败;你想着前进,你也得迎接摔倒;你想着人生的种种收获,你也得迎接人生的种种失去;你想着人生的意义,你也得迎接人生的没意义!假如你做不到这些,那你就只能走进宗教的精神世界,以求减少或解脱自己的不如意了。在那些教义教理中你才能暂时放弃再去穷思竭虑地挖掘“我为什么活着”了,因为基督教的“赎罪”和佛教的”因果轮回”等已为你回答了这个问题,你才能心安理得地面对自己所有的现实问题,从而继续“活”下去——但是我又想说,即便你对这些信仰深信不疑,只要你依旧深深地陷在自己环环相扣的“欲望”之中,你也是脱离不了痛苦的,所以你必须经常到教堂忏悔到佛堂念经!然而,一旦你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欲望,你同样也能步入“真理”的世界。当你理解了感悟了上帝和魔鬼、天堂和地狱都存在一个人的心里时,你就能明白“欲望”和“痛苦”是不能分割的存在于你的生命之中。你更要知道”真理”和”欲望”永远冲突地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你要象感谢“真理”带给你快乐那样感谢“欲望”带给你的“痛苦”!上帝是真理,释加牟尼是真理,老子是真理,我们或许不可能也成为真理,但我们可以接近真理。人的什么靠真理最近?那就是我文章开头所讲的“自然”……自然地活着,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的本身,就在于活着的“过程”!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悲欢离合;无论是象一根小草那样“弱不禁风”地活着,还是象太阳那样“灿烂辉煌”地活着,只要悦纳自己是自己,真诚地神圣地经历自己活着的生命,那就是自然的“真理”,就是人生的“意义”!即便你由衷地感叹:太阳要是因为自身的“黑子”而痛苦,并抗拒这种痛苦,那么太阳早该熄灭自己了,而小草呢,却可以因为自己的“顽强坚韧”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你不要忘了,这只是你“人为”的想法,太阳和小草不会去想这些,他们对自己不作“苦乐、好坏”的评价,有的只是“自然“地,假如可以用文字表达的那就是“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所有的朝朝暮暮与点点滴滴,他们活着就是活着!

活着就活着,象一朵花静静地开,象一滴雨悄悄地落,花开和雨落的过程就是“意义”的本身!当然,你也可以想,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是啊,这样也是没什么意义的!整个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整个宇宙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你能坦然地接纳“没意义”地活着,你将活得自在自得而又“自然”!要是你把自己看作有别于“自然”,自然必将抛弃你,原本就是“来自于自然,而又必将回归于自然”的你怎么能对抗自然的规律呢?即便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看似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但最终也将是“顺”自然者昌,“逆”自然者亡,看看现在的地球,环境污染,疾病丛生,传染病猖獗,绿地沙漠化,战争此起彼伏……文明和科学已走在了自我毁灭的边缘,等着吧,“自然”将会证明一切!要知道,“自然”看似“软弱可欺”,但它总是“以柔可刚”!

还好,当前已有很多人认识到了“自然”的无尽力量——人类只有在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健康发展”,而一个人,一个人人生的回归自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生存的态度,更是一种生命自我探索的需要与必然!

好了,眼前的你,是“自然”地活着,还是一直“不自然”地追逐着没意义的所谓“人生意义”呢?你可要多看看花开的姿态,多听听雨落的声音啊!……
第5个回答  2019-12-12
人生的根本意义是美好的爱情。美好和爱是先后关系:爱情源于吸引力,女孩的外在相貌美和内在情感美共同形成吸引力。所以没有美好,就没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爱情。
现实世界难有美好的爱情:现实世界里,很多女孩追求男孩是为了钱,以及男孩的帮助和守护。找这样的女孩过一生,没有意义,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到小说世界里,体验真正的爱情。只要带着强烈的爱,充分融入到小说世界里,就能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就像是睁着眼睛做梦。

很多女孩以爱情的名义,实际上是为男孩的钱,很多朋友以友情的名义,其实是巴结利用。别人对我的态度,取决于他们能从我身上获取多少利益。真正的美好早就不在现实世界里,而在以美好、痴情、单纯、真诚和信任、淡泊名利为中心思想的小说世界中。我完全融入在小说中,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获得了情感的满足。
很多人认为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现实环境那么不美好,为什么要去适应?文学世界那么美好,为什么不去?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事情,就成了正常的生活标准,谁违背这种标准,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不正常。然而真理只属于少数人,所以《道德经》讲:“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说:践行有些真理,就会被大家嘲笑。这些真理,如果不被世俗的人们嘲笑,就不足以构成真理。
现实世界的不美好和小说世界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世界的不美好是推力(排斥力),小说世界的美好是拉力(吸引力),这一推一拉,使我坚定的踏入了小说世界。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现实世界就是地狱,文学世界就是天堂。魔鬼去不了天堂,是因为魔鬼看不见天堂。魔鬼去不了天堂,是因为黑暗到了光明中,就会消散,无立足之地。凡是有美好心灵的人,都不可能适应这个不美好的现实世界,也不可能看不到美好的文学世界。

误区1:美好与不美好是相反的、对立的,所以很多人觉得是不美好损害了美好。
其实不美好激发出了美好,反而有些美好却消减了美好。强烈的美好是激发出来的,因为美好的人被不美好伤害,有了痛恨和对比,就会更加追求美好。反而吃好玩好这些安逸的美好,却使人没有心思去追求痴情。长期沉迷于安逸享受,爱情意志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所以《三十六计》第一计里就讲到:“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就是说:有些阴性的事物,在阳性事物里面包裹着,而不是在阳性事物的对立面上站着,所以使人不容易发现。伤害我的事物(不美好),未必是阻碍我前进的,而真正想要阻碍我前进的事物,必先伪装成美好的样子,让我失去防范,从而不知不觉的损害我。
怎么样把损害变成有利呢?方法是这样的:和所爱女孩吃好玩好时,关注的不是个人从中得到的享受,而是通过吃好玩好的过程(浪漫的聚会),怎样促进彼此的情感。也就是说:吃好玩好是为爱情服务的,而不是为个人享受服务的。
误区2:很多人觉得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对立的,苦难多了,幸福就少了。
其实苦难与幸福相伴而生,最大的幸福藏在最大的苦难中:我追求最大的幸福(美好、痴情、单纯、真诚和信任、淡泊名利的爱情),就只能去文学世界,从而舍弃现实世界的幸福。只有这种苦难的爱情追求,才能得到最好的爱情。而现实世界里的爱情,大多都是“男为女貌,女为男财”的互利关系,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美好是美好的人、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情感,这四方面共同组成的。美好不要抽象概括,而要具体到人、环境、生活、情感。
安全感和信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支撑。
安全感:身体健康、收入和住房、遵守法律、人际关系安全。
理解现实,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说话说清楚,可以减少误会。
美好与痴情(深爱和深情)、单纯、真诚和信任、淡泊名利相关联。
痴情:
很喜欢她,满脑子都是她,所以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行为,都体现对她的爱。
有了爱情以后,就会感觉失去了自己,因为两个人成为了一个整体,单独一个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关心的是两个人的爱情生活,而不再是个人生活。但也有人提出“七分爱她,三分爱自己。”给个人生活情感留下一点空间。
深爱一个女孩,就会依恋、珍惜她,关心、守护她。依恋:想在一起,不想分开。珍惜:生命短暂,能和所爱的女孩在一起的时光更短暂,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尽可能的在一起。关心和守护:人生是一趟危险的旅程,爱一个女孩,就会关心和守护她,不让她受到伤害。
单纯:
单纯就是简单纯粹。单纯不是思维匮乏,虽然思维简单,但是情感的数量多。
走不同的情感方向,思维能力上,加强和减弱的方面就不同。例如痴情的人和精于谋利的人,思维能力上各有优势,各有劣势。痴情的人在爱情的情感上,感受和思考的很多,而在谋取利益方面,显得比较单纯。
真诚和信任:
美好的人,通常不需要掩饰什么,所以真诚。
真诚不仅是自己真,还意味着容易信任别人,不爱怀疑别人,既相信别人也是真诚的。
淡泊名利:
爱情是精神财富,注重精神财富,自然就会看淡物质财富。注重个人享受的人,才会注重物质财富。
现实世界里,生存不容易,挣钱谋生不容易,所以谁淡泊名利,就无法被理解,并造成误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