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200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67759人,受伤275125人,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其中,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24起,比去年同期减少5起。全国每万辆车死亡率为3.6,同比下降0.7。

2009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有以下特点:一是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分别下降10.1%、13%和15.2%。自8月15日开展严厉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我国酒后驾驶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9.6%。二是省级道路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8%,高速公路百公里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三是恶劣天气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特别是下半年,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从全国各地区情况来看,西北地区因恶劣天气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长最多,增长22.9%,东北、华东、华北地区分别增长8.9%、8.2%、3.1%。四是摩托车事故导致死亡人数波动上升。3月以来,摩托车事故死亡人数呈波动趋势,逐月上升。无证驾驶、未按规定避让、超速行驶是造成摩托车事故的主要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分别占摩托车事故死亡人数的25.1%、11.7%和8.1%。5.营运车辆引发的事故导致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比例上升。共发生事故19起,占同类事故总数的79.2%,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在因车辆事故造成一次作业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因驾驶人超速行驶造成的有8起,占42.1%;国省道14条,占比73.7%,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8起事故中,事故涉及的客运车辆营运距离小于400公里,占42.1%,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车辆事故比例高,主要是因为个别运输企业没有严格控制聘用从业司机;少数运输企业违规经营,对明显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营运车辆出具二级维修证明;一些运输企业不履行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职责;一些地方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隐患整改不力不追究企业责任。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带动作用明显。机动车、驾驶人、公路里程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国也将迎来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客货运量、周转量将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任务艰巨繁重。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继续围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推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强营运车辆源头管理, 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深化平安畅通县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超速、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力度,全力保障道路交通。

  据中国气象局预报,近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较强,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并伴有强降温过程,路面易在雨雪后迅速结冰,摩擦系数降低,运行中的车辆极易侧滑、侧翻、旋转等情况,如果车辆同时有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其安全性能将极度下降,遇有特殊情况往往转向困难、制动距离加长,极易引发重道路交通事故。部分柴油货车还有可能因低温冻结油路,无法正常行驶。在此提醒大家尽量避免雨雪天气驾车出行,如确需驾车出行,请要注意行车安全:一是降低行车速度,保持行进中车速平稳。二是行车中一般情况下应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空档滑行,避免猛踩刹车。三是尽量不要在冰雪路面上超车、并线。四是驾车拐弯须提前减速,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