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播种,开启新时期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的生命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2021年的春天,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教育的天地里,思政课是最红的一科,武清区62名初高中思政课骨干教师开始新一轮的培训学习。区教育局领导做培训前动员,提出四点要求勉励骨干教师珍惜培训平台,在专家引领下有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次邀请的专家是来自大连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张雪梅老师带来精彩的分享。

      上午是关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师观》。老师的开场白即是一场精彩的演讲,看似温柔可亲的一位年轻专家,每一句都是从全新的高度为老师们打开一个视角,如何做有质量的陪伴,提升自身素养,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教育的动机启发教师认识端正教育动机——感受爱、培养爱、付出爱的重要性。专家以生命为话题,以能量场为核心,引领大家做一次自我觉察。随后创设一个问卷调查的环节,并铺设一个问题情境,主旨围绕自己在生命里有哪些“重要的其他人”,依次划掉最后留下的是谁?学生是否在自己生命里是“重要的其他人”,透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张老师用大家熟悉的话题感受生命中爱的重要意义,人心是能量场的互动,对待每一个人都以善和爱,包括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自己与学生之间等等,有质量的陪伴前提是付出,想要得到的才会纷至沓来。

      于此共鸣,这一个开场从生命能量场的感知,关于生命的能量场以及自我觉察等内容,曾阅读过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和恒子奶奶的《人间值得》等基本关于心灵成长的书籍中感知一些,对专家引领过程中提到这些内容颇感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梳理自己,不能平和的对待周围,如何去走进课堂做好学生的人生引领者,如何为人师去指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教育需要更多的心理体验和自我觉察,更好的平衡自我,才能平和对待他人。这里老师推荐一本书《爱是一切都源泉》可以列为4月的阅读书目。

(一)家国天下使命担当的需要,这个环节张老师引用大量的史实与时政热点唤起我们由衷的责任担当。谁来告诉孩子们当下国家所处的大环境,唯有思政课教师,从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受到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和平年代发生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些新时期的现实问题已经在疫情后时代显现出来。适时要大张旗鼓的讲清历史与现实了,让青少年一代认识、了解并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不仅是他们需要,更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听着老师充满深情的讲述,眼里饱含泪水,也正是我们熟悉的那句“为何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此又一次共情。

(二)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从青春期孩子们的情绪、生理和心理以及成长需要,剖析青春期孩子们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值得关注的几个点。特别讲到安全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到与自己相处舒服,师者,传道作为第一重要,如何做人便是道,即道德,一个有师爱的教师,发自内心的教子使做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可见一位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

(三)思政课教师生命丰盈的需要。

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维度阐述思政课教师素养

自然生命遵照能量守恒定律,有爱有付出有担当,自己想要得到的才会得到。

社会生命以有做——有为——有位——有威角度,让我领会到社会生命对于一个社会化的人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做对的事,潜心积累,成为对的人才能体验到优越感、存在感。在某种意义上看,社会生命更具有现实骨感。

精神生命——主要提示老师们要读好书、要交好人,思想上会得到认知与实践的指导,减少走弯路与远路,精神生命更是一种自我提升。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功力

入心的教育即发挥心的力量

共情的前提即对学生深入的了解

关注思政课程中的“教育生态情感场”建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者体验,教师本人的生命热情和生命信念,教师本身的善良与爱是最根本的凸显,比知识更重要。

    三、教育成功的路径是遵循道德养成的规律。

以道德的方式遵循道德养成的规律是做道德教育的关键。屏幕上的同心圆与关系轴的图示直观形象,从入心——共情——基于思维的焦点,一堂好课绝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课,教师不以告诉学生“你要怎样做。”要设计问题,教会学生表达和梳理的能力,这样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需要,设置关键的几步,引导学生一二三四五六的步骤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形成。

 

  四、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的成长。

从学生成长的需求角度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①价值观引导的力量②学科思维养成的路径③学科知识建构的方法。

这三个方面张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介绍她的成功范例。

心路历程观待化,即每个环节让学生明白是什么

思维训练恒常化,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日常教学中训练。

思维过程可视化,不给学生设置障碍,把思维亮给学生看。

张雪梅老师以生动的事例,动情的讲解,层层深入的引导,阐述不同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师观,从教育动机、教学功力、道德养成、成就感来源四个方面关注教师发展,总之这节培训课收获着、感动着、思考着。

下午的培训以《深度课堂提升研习工作坊研修》为题,开展实战式培训。张雪梅老师从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角度启发老师们思考课堂上如何表达。以小组形式开展同伴交流,各组代表发言也是各有千秋,思维的碰撞,大家对问题有了深层的理解,加之专家引导更是明确教学过程中关注五个方面:教育动机、无条件的爱、相对舒服的状态、打开心的状态,提高关注度等,各组结合某一课题创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大家各抒己见,合作探究也在小组内开展起来。

在各组的交流中,我们彼此也在学习,活动形式不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而是结合教学实际还原教学情境。

第三版块张雪梅老师介绍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的策略方法》

什么是红色基因?

为什么传承红色基因?

怎样传承红色基因?

从创设项目活动、结合教材感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校本课程学习红色基因文化。以自己课题组的课件留作一份教学礼物,大家正值渴盼党史内容进课堂之际,正如雪中送碳的情谊,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感谢之情。

培训的最后环节就是作业,项目组负责老师发布作业,并做解释说明,大家返回工作岗位将带着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融入本次教学作业中。

由衷感谢张雪梅老师精彩的分享,这样接地气且有高度与不同视域的解析,新时期思政课教师的专家引领,都是干货满满,碍于记忆减退,无法更好的还原,加之困倦已是深夜,竟然不知所云的编辑了两千多字的随笔记录。感谢自己!

2021.3.31